首页 仙侠版水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2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赵明诚觉得,他娶了李清照,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李清照,才华横溢,值得称赞,难能可贵。

李清照又出身名门,智商高得离谱,很有填词的天赋。即使她喝了酒,也能写出千古名句。

除了智商高,李清照的长相清新脱俗,美丽动人。

可以说,李清照是要才有才,要颜有颜,要背景有背景。

但这种女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虽然赵明诚又帅又有钱,还是文学圈的大咖,还曾是宰相之子,妥妥的顶级富二代加顶级官二代,还有一些才华。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明诚才敢娶李清照。

但是婚后没多久,赵明诚发现他自己的才华,根本不及李清照的十分之一,压力实在太大了!

赵明诚的心,如同被细雨轻拂过的湖面,涟漪层层,既是对自己选择的无奈叹息,也是对妻子无尽才华的深深敬畏。

他常于夜深人静之时,独坐书房,烛光摇曳中,翻阅着李清照留下的诗词手稿,每一行字都仿佛跳跃着灵动的音符,直击他灵魂的最深处。

他苦笑,这哪里是娶了一位妻子,分明是请来了一位才情横溢的仙子,降临于凡尘,与他共度烟火人生。

赵明诚试图以文会友,与李清照并肩于诗词的殿堂,共同探索文学的奥秘。

然而,每当他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完成一首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李清照总能以她那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轻易指出其中的不足,甚至即兴挥毫,留下一首首让他自愧不如的佳作。

这种感觉,既让他感到挫败,又激发了他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平庸的斗志。

赵明诚也曾尝试与李清照一同填词,却发现自己绞尽脑汁所想的词句,在她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平淡无奇。

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笨拙的学徒,试图跟上大师的步伐,却总是力不从心。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文采的差距,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自卑。

他深知,自己娶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更是一个文学天才。

他害怕自己无法与她相匹配,害怕在她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然而,李清照从未对他有过任何轻视或嘲笑。她总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待他,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挣扎。

但正是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反而让赵明诚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

赵明诚开始闭门苦读,试图通过努力来缩小与李清照之间的差距。

他研读古籍,锤炼词句,甚至向多位前辈请教。

然而,每当他觉得自己有所进步时,与李清照一比,又觉得自己相差甚远。

这种挣扎与追求,成为了赵明诚婚后生活的主旋律,让他感到痛苦无比,进而让他选择逃离李清照。

所以,赵明诚不敢碰李清照,经常外出,有时好几年都不回家一次。

后来,蔡京倒了,赵宋王朝保守派的官员得以重回朝堂之上。

赵明诚也因此成了莱州知州。

赵明诚毫不犹豫地将李清照扔在家,他带着几个小妾去走马上任。

没过多久,赵明诚就听说,他家让梁山好汉给掏了,李清照也让江鸿飞给抢走了。

对此,赵明诚在愤怒的同时,其实还有点解脱。

赵明诚觉得,这可能是他和李清照最好的结果。

赵明诚当时发誓,一定要剿灭水泊梁山,又逢人就表达了一下对李清照的思念。

慢慢的,赵明诚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就在赵明诚准备扶他心爱的小妾上位之际,江鸿飞起兵造反了,并一举就夺取了山东和河北。

赵明诚因为不积极抵抗,一心逃跑,丢了治下之地,而被赵宋朝廷治了罪,丢了官职。

在那之后,江鸿飞率领梁山军席卷北方,建立了大元帝国。

而李清照跟着江鸿飞水涨船高,成了江鸿飞的妃嫔。

更让赵明诚吐血的是,李清照到江鸿飞那里,一改之前在他这里不会下蛋的形象,接连给江鸿飞诞下子女,十来年时间,竟然生下了六个子女。

再加上,赵明诚虽然妾室没少纳,却仍旧一个孩子都没有。

这谁还能不知,赵明诚和李清照没孩子,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

赵明诚因此成了笑柄,被全天下的人耻笑。

更让赵明诚没想到的是,江鸿飞横扫天下,成了大一统的皇帝。

这个天下都成了江鸿飞的。

李清照更是攀上了高枝。

偏偏,江鸿飞还不把李清照带回宫中藏起来,让李清照继续活跃在诗坛。

这些年,李清照好诗频出,在大元帝国的文坛上,越来越有名。

而李清照越好,赵明诚越惨。

更让赵明诚憋屈的是,江鸿飞完成大一统后,大量启用赵宋王朝的官员。

可以说,只要是有点能力的赵宋王朝的官员,都被地盘越打越大、还在大搞改革的江鸿飞给启用了。

这其中不乏还不如赵明诚的人。

而赵明诚,却始终不得出仕之机。

这赵明诚还如何看不出来,他之所以如此不得志,全都是因为李清照这个害人精?

其实赵明诚也知道,他如此不得志,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李清照的前夫。

还因为,赵宋王朝末期,保守派势力的表现令人唏嘘。

面对大元铁骑的汹涌而来,他们非但未能团结御敌,反而深陷内斗泥潭,策略昏聩,错失良机。

江鸿飞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赵宋王朝的保守派之弊,称其擅长内部倾轧,却对外患束手无策。

随着赵宋王朝保守派领袖的凋零与离散,中下层官员虽在大元朝廷寻得一席之地,却已难复往昔之辉煌,更被江鸿飞巧妙布局,分散于各个部门,难成气候。

与此同时,原赵宋变法派中的佼佼者如李纲、唐恪等,在江鸿飞的青睐下崭露头角,他们或出于复仇之心,或无意间形成压制之势,进一步削弱了保守派的残余力量。

至此,赵宋王朝保守派几乎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之中。

更添悲剧色彩的是,赵宋王朝已成过往云烟,大元帝国取而代之。

在这新朝旧臣的更迭之际,即便是受江鸿飞赏识的变法派官员,也不得不收敛锋芒,谨慎行事。

因为他们深知,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那些与江鸿飞并肩作战、共定天下的大元重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