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话事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四百一十五章 阴魂不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只剩一个罗万化还在官场,但和清流势力走得太近,被申首辅打发到南京去了。

申时行缅怀了一下往昔峥嵘岁月,又叹道:“不谈那些令人伤感的事情了,方才你们在说什么话?”

朱国祚恭敬的答道:“老前辈听说过集五福么?”

申时行:“.”

突然不想和这两个菜鸟说话了,申首辅又出去,在中堂找到了老同志沈一贯闲聊。

不经意又看到两个编修李廷机和郭正域站在编修厅的廊下,各持几张纸,激烈的讨论着什么。

隐隐约约听到“你把五给我,我就只少一张了”和“为什么不是你把三给我?”

申时行对沈一贯问道:“翰苑词臣也在集五福?伱这个当前辈的不去管?”

沈一贯不好意思的摸出了几张纸,“这没什么吧?集诗成福也算是文雅游戏,就是挺难凑齐的。”

申首辅算是明白了,这事从头到尾就是个行为艺术,林泰来用自身当乐子,拉动别人参与。

放在平常,这么干可能被视为哗众取宠。但现在是欢庆新年的时候,大家一起找乐子并不违和。

而且这是可以让非常多人集体参与的乐子,自然就把几首诗的热度炒起来了。

人到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没有开席,大家仿佛很有默契的在等着什么。

果然下午时候,有个司礼监太监来到翰林院,以“新年”为题目,让众人应制赋诗,呈献给皇帝。

这是每年翰林院公宴的保留节目了,也只有翰林院才有这样独一无二的待遇。

对此众人早有准备,不过新年主题的诗词从古到今都被写烂了,不太容易出彩就是。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有一位翰林院里罕有的花甲老者,从人群里窜了出来,第一个把诗稿呈交给司礼监太监。

谁的部将如此积极?申时行定睛看去,原来是比自己还大十来岁的吏部右侍郎赵志皋。

翰林院公宴不仅限于在职的翰林词臣,在翰林院当过词臣的前辈官员也可以过来叙旧。

当然,混得不好的人一般也不好意思过来。

赵老头在翰林院当过编修、侍读,修过《穆宗实录》,根正苗红的词臣出身,当然有来翰林院叙旧的资格。

司礼监太监收走了一大堆诗稿后,翰林院公宴就正式开始了。

众人便开始吃吃喝喝行酒令,以及交换五福.

等到晚上临近散场时,司礼监太监又从宫里过来了,直接宣布说:

“钦定应制最佳者,吏部右侍郎赵志皋!进左侍郎,赏缎五十匹!”

这个结果让众人都感到非常意外,翰林院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才子,而赵老头算不上太突出,也不以诗词文采见长,今天怎么就拔得头筹了?

虽说从右侍郎进左侍郎不可能只靠一首诗就能完成,必定预先有了铺垫。

但铺垫只是表示还在程序中,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了结果。

所以大概是这首诗打动了皇帝,完成了临门一脚,水到渠成的批了赵志皋进位左侍郎。

从万历五年到万历十四年这十年,赵老头在外面都已经混到岌岌无名、被世界遗忘的程度了。

结果近两年突然逆袭,六十多的人了,还能两年半时间就从一个代理南京国子监蹿升到只差一步登顶的吏部左侍郎。

人生难测,莫过于此!

送走了太监后,席间众人纷纷传看赵志皋的诗稿,谁都想明白,这首诗到底怎么打动皇帝的。

只见就是一首七绝: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臣冒冷披衣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众人看完便感到,这诗虽然文辞质朴,结构简单,但气势极其雄浑,老当益壮的豪情扑面而来。

而且最关键的是,在被写烂的新年诗词里,这首诗很特别,很有新意,容易引起注意。

在一大堆表面华丽、但严重套路化的新年应制诗里,能做到特别和醒目,令皇帝印象深刻,就是最大的优势了。

但是这种能够特别醒目,写出新意的才能,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申首辅找了个机会,对赵志皋低声说:“这首七绝,是林泰来帮你写的吧?”

赵志皋苦笑道:“还是瞒不过首揆。”

申首辅嘀咕了一声:“当真是阴魂不散。”

就算真身不出现,但也好像哪里都有他的影子,只要是有他的利益涉及的地方。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