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锤:向虚空领主致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7章 060526:史诗号的去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何出此言,拉蒂神甫。”“据悉,您似乎不想离开史诗号?”拉蒂挑了挑眉道。

“她的作战应用环境更适合我,比起漫长孤寂的护航与巡逻任务而言,我更偏爱她当下所执行的任务。”

霍雷肖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把嘴一抿道:“但是她并非定级舰,按照帝国海军规定,海军中校应当指挥一艘小型定级舰。”

霍雷肖的脑海中迅速扫过帝国海军军规条例。

有意思的是,虽然帝国海军的组织结构看上去与风帆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别无二致,但有一点可以看出,它的内核其实更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海军。

在风帆时代,任何有三根桅杆的帆船才有定级。

而三根桅杆的帆船必须由海军上校进行指挥。

在英语中,‘captain’这一个词发源于可以分出去的最小单位的指挥官,对陆军而言是连长(上尉),放在海军就是一整艘船的船长,而按照规定,基本上是艘船都应该由海军上校指挥。

这就是为什么“captain“一词在英语中对应了两个相差三级(of-2/o-3和of-5/o-6)的军衔。

风帆时代,在这个大箩筐规定下,从仅有20-28炮的六级轻护卫舰,到110炮+的超一级战列舰,最大的海上霸主,全都是由海军上校指挥,担任舰长。

那在风帆时代,海军中校指挥啥呢?

没错,就是没有定级之分的双桅纵帆船,两根桅杆。

海军中校一词直接含义是‘指挥官’(commander),在风帆时代的英国皇家海军中,军官们从这一军衔开始才被准许独立指挥一艘非定级军舰。

而此时的海军少校更是不算明确的军衔,只是被视为中校的副手,一个临时军衔。

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这些传统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首先,铁甲舰发展到煤炭蒸汽轮机之后,桅杆已经被烟囱取代,以桅杆作为划分的风帆时代海军军衔已经不再适用新的海军体系。

在工业革命这一重大的历史洪流下,古板而保守的海军终于做出了改变。

海军部下令,为应对百年之未有大变革,此后海军上校将担任主力舰舰长。

所有非主力定级舰,如驱逐舰、护卫舰等由海军中校指挥。是的,从维多利亚时代,海军中校才开始正式指挥定级舰。

海军少校指挥鱼雷快艇、柴油潜艇等非定级战舰组成的作战分队,中尉到少校均可担任该舰型舰长。

从此以后,即便古泰拉进入了导弹时代,驱逐舰成为了海上水面舰艇的主力。

但以英美为首的海军国家仍然贯彻着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导弹驱逐舰舰长为中校,即便这个导弹驱逐舰本身尺寸可能比导弹巡洋舰还长。

比如贝尔纳普级导弹巡洋舰,作为一艘导弹巡洋舰却只有167米,还没有同时期172米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长。

但前者舰长军衔为海军上校,后者舰长军衔为海军中校。

此时的分级制度和原则完全沦为了满足这套从维多利亚时代继承而来的古板制度而存续的‘自圆其说’,并不代表其真实战力与舰体规格。

毕竟以贝尔纳普级的舰体长度来说,其武备武装实在比不过后续从斯普鲁恩斯级发展而来的‘基德级’防空驱逐舰。

到了第41个千年,这套亘古不变的海军传统被帝国海军所延续,但这一次,它们总算找回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余晖,并完美适配了帝国海军的现状

——一支星区舰队包括轻巡洋舰在内最多允许存在75艘主力舰,而其他五六百艘护航舰与驱逐舰则由海军中校进行指挥。

“芙芙芙~”拉蒂笑了起来:“那您大可不必担心,因为e型攻击舰从设计之初就有定级舰的版本。只是此前她尚未走完获得正式定级的必要流程。”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升级版‘基德级’,此时的她还是一艘驱逐舰,由海军中校指挥。然后……)

(由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升级成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没错,驱逐舰舰体改的宙斯盾巡洋舰,舰长从中校变为上校,这就是英美的海军军官与定级划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