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犁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9章 新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除了这些,泰山军也有意将一些新的事物渗透入治下。

比如纸!

此世早已有纸,只是工艺还不行,纸张脆弱易碎。之前张冲在泰山蛰伏的时候,就改良过这些,已经有了完整的能日常使用的纸张工艺。

后面泰山军打下朝歌,在其北面的漆园,用漆园竹又改良的了工业,提高了纸张的韧性,此类纸张也叫漆园纸。

此后泰山军内部的公文几乎都是用这些漆园纸。

为了将宣传和纸张能传入到治下,泰山军的工匠营专门做了一批对联。就是两条黄纸,上面写两句宣传话。

比如:“男耕女织齐下手,吃饭穿衣不发愁。”

这些都是宣教部门的口语,专门教育黔首百姓们的。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免费发给他们。

但不知道怎么传的,传着传着,这些对联就成了泰山军的黄符。还将这些也当成了某种神灵放在家中供奉。

显然,即便是有泰山军改革意志的对联,但在里社的黔首们眼中,它们还是以往的那种意义。

旧有的观念依然统治着他们的思维。

而且这还产生了一个大变化。那就是他们在造神。

乡野里社的黔首们之所以拜神,就是祈求神灵能保佑他们生活安康富足,其背后有很强的功利性。

但现在,泰山军来了,帮助这些黔首实现了十世都未有的翻身,他们分到了土地、宅基,开始被人尊重,生活在一个不会有制度性欺压他们的环境。

这种现实的巨大改变让他们将对神灵的祈祷转换为对张冲这个人的祈祷。他们将张冲当成了神。

过去他们是牛马,现在他们也成了人。所以在这个春节,他们无不感念张冲对他们的恩情。

那最极致的感恩就是将对神的虔诚转移到张冲这个救命恩人身上,所以他们不拜死神,拜活神。

这一变化自然被基层的泰山军吏们上报到了邺城。张冲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沉思了良久,还是决定暂时不做应对。

因为张冲明白,虽然从他感性上讲,并不是希望被民众视为神,因为自古造神和毁神都是同样的容易。但从理性上来讲,这实际上反映了治下百姓对泰山军的满意度。

因为民众拜神就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现在拜张冲,无疑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而且这还反应了他们对泰山军的信心。

毕竟如果他们认为张冲他们坐不住邺城,那这些人供奉张冲的行为一定会被后面还乡者清算。

所以,张冲为了不打击民众的热情,决定还是不对拜神一事做过多的干预。

但对于另外一件事,可就不是如此了。

那就是赌博。

如果说拜神还是有一定安抚人心作用,那赌博就是彻头彻底的痼习。

赌博原是消遣的娱乐,但人性中好逸恶劳与之一结合,就成了败坏风俗生产的痼习。

邺城作为古魏地,赌博风气非常重。比如当年刘邦就好赌,斗鸡赌狗无所不会。以往常年份来说,一到过年必然是家家都会赌博的。

但今年不一样,对于赌博,张冲命治下重拳出击。赌博这件事就不符合生产活动,而且一旦金额过大,必然会有人涉险犯案,会对地区稳定带来重要威胁。

比如你赢了钱,那肯定大吃大喝,浪费享受;输了钱的,不是卖儿卖女就是抢劫偷盗,必然危害当地民风。

所以即便赌博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事,张冲还是决定大力整治。

除了在各坊市里社加大宣传,指出赌博的危害,凡被抓,初犯者,一律城旦舂十五日。再犯者,城旦舂三月日。再冥顽者,城旦舂半年。

不过张冲也知道一位禁只能起堵的作用,还需要疏起到引导的作用。

既然春节赌博是因为农忙结束,有了大量的休闲时间。那就让民众们忙起来。

有武城安平里的游檄郭槐在知道上面的精神后,就亲自组织里民砍柴,不仅给今年将每家每户的冬日的薪柴都补充足了,还将多余的卖到了武城,补贴了社戏的费。

还有从横撞队出来的邺城临漳乡的护田兵使赵刚,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带着护田兵组织青壮习练五兵,提高战术能力。

而从邺城受训的宣传队,就一个乡一个乡的唱大戏,总之既然民众喜闻乐见,又利于他们生产生活。

当然即便是这样,也只能让本来不爱赌的人不去赌,对于那些滥赌的还是没用。所以各乡都组织了查堵队,凡是抓到聚赌者,就开全里社的大会,以形成社会压力,之后就送往邺城修筑工事。

相信如此一番,必能好好杀一杀邺城的赌博风气,为来年春耕做好风气上的准备。

也是在这样的既欢乐又查禁的氛围中,从泰山、莱芜、东平国、河济地区、濮阳等地的出发的上计吏和一众随行也陆续入了邺城。

其中一个叫徐盛的年轻人也随着泰山的上计团到了邺城。

徐盛是琅琊莒县人,是当地的泰山军吏举荐上去加入邺城武备学堂的人选之一。

此时的泰山地区,在度满和杨茂的发展下,扩张很快。即便是非常克制的情况,也将势力扩展到了徐州的琅琊地区,并将此地区的琅琊贼或剿或纳。

原先此地的大豪臧霸在知道是泰山贼来后,也果断放弃了琅琊,南下徐州投靠了汉军。

而这个徐盛就是琅琊贼中的一个后进,他的上司觉得此人很有潜力,就提拔他去邺城的武备学堂。

邺城的武备学堂前身就是张冲的随军学堂,之前就一直培养中低级军吏。这一次在邺城扎根,张冲就命各根据地选拔有潜力和战功者入武备学堂进修。

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各根据地的战备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中央在各地方的联系,减少分离的趋势。

各根据地以距离远近不同,出发的时间也不一样。最早出发的就是琅琊地区的上计使团。

除了有徐盛这些入学的低级军吏之外,还有一些高层大员,他们来就是为了见渠帅张冲的。

经过一年的奋斗,泰山军已经成长为一个势力不小的群体,一些制度也在逐渐建设中。各地大吏的到来一方面是交代根据地的建设成果,也是要聆听渠帅对来年的指示。

当然因为现在各根据地都没能连成一块,中间都有很多反泰山军的势力在,穿过这些地区肯定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但这个风险必须要冒。

徐盛不懂这些,他只是拿着上司给的推荐信和符节,就找到了迎接的前辈,然后在汇了有二十人后,这前辈就将他们引到了现在武备学堂的所在地。

一处位于漳水边的坞壁群,邺城的正南面。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