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3章 演说燃起的星星之火! 包国维再惊众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03章演说燃起的星星之火!包国维再惊众人?

“德潜先生,咱们要不要提醒一下秉文,此番言论是否有些激进了,激起了学生们的情绪,到时候闹出乱子来,可不好收拾啊?”

坐在台下的胡适之,如坐针毡。

在他的眼里,包国维这番言论太过于危险了,也就这小子敢公开说。

可他包秉文说得是舒坦了,激起这些学生们的情绪,再搞起学潮来,那刚刚才稳定下来的北大,岂不是又要陷入到乱子之中?

钱玄同明白胡适之的忧虑。

先前北大的乱子,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群体们“过剩”的反抗精神。

让当权者看到了威胁。

所以,张作霖来了要整顿北大,常凯申来了也要整顿北大。

如今换了张学良来,终于是好上一些。

可终究还是改不了军阀的本质。

胡适之软弱归软弱,可他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是正确的。

北大禁不起折腾了。

钱玄同的嘴巴嗫嚅了一下,还是将目光投向了台上那个少年。

最终叹了一口气说道。

“罢了,我是相信秉文的,他是一个有分寸的人,学生们也愿意听他的,若是贸然阻止的话,恐怕会起到反效果。”

说完之后,钱玄同便指了指后头的学生们。

胡适之扭过头去,看向那些北平的学生们,顿时吓了一跳。

不仅仅是北大的学生,连带着北平其他高校学生眼里,此刻尽然都是义愤填膺的模样。

他们这些人,有些人家中也是地主、权贵,能到北平求学的,家境殷实总归是多一些。

可面对包国维对于当权者的“非议”,他们却没有一点抵触。

无他,无非是在这些学生心中,那份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忱,乃是最为纯粹的存在。

此刻,包国维站在台上环视着礼堂内的观众们。

他摊开手说道。

“各位一定会觉得,我说的乃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所谓民族气节,所谓为了国家崛起读书,乃是最为简单不过的道理。

可最为简单的道理,却是最难以真正做到和透彻理解的。”

包国维引出了迅哥儿的名言。

“我在历史中不仅仅看到王朝变迁的规律,看到了成就王朝霸业的经验,也看到了封建王朝吃人的本质!”

“若是这底层的构架不发生改变,就算是经过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六朝何事,不过为门户私计尔”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台下顿时陷入一阵骚动。

显然,这首出自南宋诗人陈亮的句子,在这场演讲的内容中,十分的应景。

也戳中了学生们,对于王朝兴替,国家上层建筑的理解。

包国维说得激情澎湃。

终于有一名学生忍不住,他嚯地一下站了起来,打断了包国维的话语,也顾不上其他人异样的眼光。

“秉文先生,你说得不错,对于历史的理解令人钦佩,那句门户私计更加令人激动。”

说话的,正是沈从文。

他的身子激动得有些颤抖,面容略微有些潮红。

“可自清末伊始,咱们就做过无数的努力,孙先生也为此而奋斗终身,到了如今,一切却还是如从前一般。

贫苦之人依旧贫苦,富贵之人依旧富贵。

在国际上,华夏人依旧抬不起头来,咱们的路又在何方呢?”

沈从文问出了民国许多文人、学者、大师,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

那便是,华夏人想要复兴崛起,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做到?

洋务运动失败了,孙先生的三民主义被窃取了,如今民国落得如此局面,国家到底要从何而走呢?

这是,几乎所有如今有识之士,内心的共同问题。

甚至有者,如出生于清末的文人杨度杨皙子,为了拯救国家,将所有道路都走了一遍。

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参加过维新变法,主张过君主立宪。

他也与孙先生有过交际,后来也支持过民主共和,追随过孙先生。

前两年,杨度看到了国府如今当权者的腐朽和黑暗,亦然加入到了国内红色奋斗之中。

杨度走过歧途,可心中始终都是想着,如何倾尽全力,为国家之崛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度的经历,就正如现在的民国学生、大师一般,只不过后者,却没有他那么具有执行力。

在接连失败之中,陷入到了迷茫与困惑之中。

包国维没有马上回答沈从文的问题,而是顿了顿,这才继续认真说道。

“法国人砍下了他们皇帝的头颅,曰本人通过中下层武士的反叛,经过

美国人经历了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斗争,又打响过南北战争,最终才确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

我们或许不能够参考他们的方法,因为华夏有所不同,华夏的领土太大了,并不是法国、曰本这种小国能够比拟的。

华夏的历史太长了,有着民族、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也不能与美国这样的国家相比。

但我们可以确定一点,以上这些国家的建立和崛起,无不有一点关键因素。

那就是完成了国家自下而上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稳固团结有力的组织,推动这个国家所有人共同向前。

再以此,去谈一谈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商业,才不至于走上弯路!”

在包国维看来,如今的民国太过于松散了。

各方势力各怀鬼胎,就像是明末纷争一般。

武官奋勇向前,却受到了文官的掣肘,常有才能之人出头,力挽狂澜,要救王朝于水火。

可怎奈于,文官内斗严重,皇帝表面勤政,却没有魄力。

士大夫地主阶级,满脑子都是清军入关之后,重新拜上草头王,过上元朝那样对士大夫阶层宽松放任的生活。

而普通百姓,则是很难在这历史的潮流之中,整合力量,发挥作用。

团结,便是其中的结症所在。

历史,便证明了,只有团结大部分力量的组织,才能真正成就事业。

这也是包国维,想要隐晦告诉学生们的事情。

他不可能直接告诉他们,南下吧,去支持国家正确的道路。

以这种形式公开演说,已经是极限。

包国维呼出一口气,笑着说道。

“这便是我从历史中看到的东西,时代对于个人的影响,没有人能够在其中明哲保身。

你纵使是富贵荣华,在动乱弱小的国家之中,也有可能瞬间成为千万流民的一部分。

唯有奋起读书,唯有实事求是,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够真正为时代、历史,乃至于民族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握住了话筒,略带激动地说道。

“同学们,救国?谈何容易,国家运行之复杂,涉及人员之宽广,涉及领域何其众多?岂是一人能够改变的?”

包国维满是热忱地说道:“可我们也不该灰心,纵使这份力量渺小犹如萤火,可每一个奋力照亮黑夜的萤火聚集起来,也终将能够照亮这个混沌黑暗的世界!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此话一出,礼堂里头犹如炸开了一般。

所有听众当即起立,拼尽全力的鼓掌。

掌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要将北大礼堂的天板给掀开了。

唯有一些个别的人,坐在椅子上,犹如死了亲娘一般,脸上严肃至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