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1章 377小赵这个月奖金翻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行吧。

公司名气大了,糖果的销量都高了一截,效果也算不错。该干的事情也都干了。

爱咋咋地吧。

骆一航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

现在忙死了,顾不上他们。

——

央视报道一出。

轰的一下,不仅是德阳本地,云贵川渝各地的电话全来了。

幸亏之前动作快,跟农科院捋清了流程。

不然凭清音农业这边的仨瓜俩枣,还真应付不过来。

农科院那边主要的是审定来访者的资质和是否符合实验需求。

现在“小满一号”还没有通过品种审定,还不允许推广,只接受有试验田资格的场地种植。

新品种实验和审核,有固有的标准。

自从1997年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来,申请了新品种5.8万个,通过了2.2万。

都是按照流程来的,农科院那边做这个事情太多次了,妥妥的老本行。

所以就得他们来。

但是呢,还有很多从猫猫头官号私信来的,个人农户,以及并不是农户却想投身农业。

褚杰那边会筛选一遍,回消息说现在还没通过审核,只能供给符合资质的科研机构和农业公司,请等审批完成再种植或者联系当地农技站。

农技站是农业部门和农科院双重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单位,找他们正合适。

不过一般到这一步就结束了。

大部分人也就是打听打听,或者一时冲动,有个门槛在前面,索性就以后再说吧,然后就没有以后。

少部分人真的去咨询了农技站,农技站也会进行一轮筛选,统计位置、气候、土地面积、水源、土质等等,然后汇总到德阳这边。

一个新品种的种植实验需要很多很多不同环境的试验田。

有时候农业公司和其他机构所能提供的并不会全包括所有条件,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补充。

比如通过农技站联系到的普通种植户。

再然后,就是更少更少的。

跨过门槛,联系了农技站,发现不符合要求,却又再次联系,表明确实有苦衷,真的需要的。

就会转到骆一航这边,寻求规则之外的一些便利。

种植豌豆颠,毕竟也只是种农作物,不是法律。

有限度的,手指松一松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这个度,就得由骆一航来把握了。

毕竟,“小满一号”自身不能结种子,种植用的种子全靠亲本杂交,现在是在平安沟的连栋温室里,用那些骆一航不太懂的技术快速催熟收集的。

数量有限。

比如今天。

就转来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

发信者是一个名叫杨秉承的贫困大学生。

这位大学生给猫猫头发了好几封私信。

得到回应后真的找了当地的农技站。

可是农技站去他家的田地记录了之后,等了几天,通知说类似的试验田已经有了,抱歉。

杨秉承不死心,又写了很长一封信,介绍了自己家里的情况。

他家在贵州遵义桐梓县下面一个山区自然村。

与众多普普通通的乡村农民一样。

这名大学生的父母,半年种田,半年出去打工,供养出一个大学生,还拉扯着一个上初中的女儿。

只不过,他家更穷一点而已。

去年,他母亲生病了,医药费、手术费、营养费、陪护期间的住宿吃饭,掏空了家底。

再加上两个主要劳动力无法打工减少的收入,一个普通的贫困家庭,即将落入更贫困的深渊。

信里有卖惨的内容,但更多的则是在表达对新生活的希望,表达对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过上好日子的自信。

随信一同发来的,还有学校的证明,当地农技站的证明,以及她母亲的出院通知单,上面有手术内容和账单。

骆一航看了之后大受感动。

给杨秉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想要去他家里看一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