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3章 算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领导想让你把审讯犯罪分子的过程整理成教科书。”

审讯工作的教科书?

这次李言诚听清楚了,他直接愣在了那里。

这些年他亲自审讯的犯罪分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且全部都是罪大恶极,被抓后还拒不交代的硬骨头。他审讯这些人时,除了极个别的之外,其他的也不是一上去就用那种特殊方法,也会按照正常流程先走一遍。

这么多年的审讯经验,被审讯的人是否说谎,交代出来的问题还有没有藏着掖着,说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有点夸张,但只要还愿意说话,聊几句就能被他套出来。

这些经验都十分宝贵,毕竟,全国也找不到几个能像他这样参与审讯的全部都是大案要案,无论是公安的还是社会局的。

尤其社会局的,潜伏者可要比现在那些杀人犯要厉害的多。

不止如此,他还帮监察委审讯过不少人呢。

这些人可要比那些犯罪分子难审多了,可到了他手里,很多压根都不用他使用特殊手段就能直接拿下。

可以说,他的审讯经验,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如果真能将这些经验编纂成一本书教授出去,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不过,经验归经验,该怎么样才能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另一件事儿了。

就像很多人,看似肚子里墨水不少,可你让他去教别人,或者把那些东西都写出来,却是万万都办不到。

老师,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不过……

李言诚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能写出来关于针灸的书,那其实是传承的功劳,他相当于从脑袋里按部就班的照抄出来就可以。

现在要写关于审讯工作的书,那就真的是需要自己下一番苦功夫了。

写书跟聊天说话不一样,不可能把大白话直接整上去,更何况他要写的还是教科书。

这个工作接还是不接?

见李言诚正在皱眉考虑,洪定国也没催促,拿起茶几上的烟给丢了一根过去,又给自己点上了一根。

飘起的烟雾中,他眯了眯眼睛。

如果李言诚不是几乎走的技术干部的路线,洪定国心里很清楚,领导们都是有打算让他来接班办公厅秘书长一职的。

他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不了多久就要退休了,如果能是一个自己人接替这个职位,那么就算他退休了,想办个什么事儿都能方便些,不用担心人走茶凉。

他和李言诚在京市社会局时就是正副搭档,现在还是,虽然私下里的接触不算多,对比起老许和苏孝同等几人的关系要差点,但毕竟是十年的搭档,怎么说也比其他人要强的多。

“言诚同志”

“嗯?”正在寻思要不要接下写审讯工作这本书的李言诚听到叫他,便抬起了头。

“你有没有考虑过走单纯的行政干部路线。”

???

洪定国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把李言诚直接给干懵了。

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秘书长,我现在是身不由己您又不是不清楚,这个副秘书长都跟挂职差不多,在办公室的时间还没有在外边的时间长,您这个职位这么重要,怎么可能交到我手中。”

办公厅秘书长看似只比李言诚这个副的高一级,可人家还是总部的委员,相当于是总部的委员兼任秘书长一职,实际比他要高两级,属于高级行列,任命都要上边上会点头的。

最关键的是,李言诚不可能干这个职位。

他还兼任着保健局的专家,再加上社会局和公安那边的审讯工作,经常都需要去外地出差,总部办公厅秘书长一职的工作可是非常繁杂的,不可能让一个经常不在岗,还兼任其他职务的人担任。

这些洪定国不是不知道,他有他的想法。

“言诚同志,事在人为嘛,工作繁杂是没错,但很多工作都可以交给常务副做,你负责抓总签字就可以。”

想不想往上爬?

正常人没有不想的。

李言诚这会儿也想明白了洪定国为什么跟自己说这个。

办公厅现在总共一正六副,除了他们俩是从京市社会局上来的,剩下那五人都是从其他单位调过来的,要论起亲疏远近,肯定是他们两个最亲近。

洪定国想让他上去,一是为了以后能方便他自己,再就是李言诚身后有人,如果真的想上去,稍微运作一下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李言诚上去了暂时不可能兼任总部委员,那样的话就成跳级了,但问题也不大,最多干一年就可以兼上。

可说实话,李言诚志不在此。

他都快四十了,可不想干这份相当于是伺候人的活。

不过这话他没跟洪定国说,人家提这个事情,虽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但对李言诚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他不能做那好心当成驴肝肺的事情来。

“秘书长,您说的这个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的,咱还是先说说让我写书的事情吧。”

“好”洪定国也知道,这件事情不急于这一时,他还没退休呢,今天之所以提出来,只是想到这里了而已。

现在李言诚将话题又转移回到正题上,他也就从善如流的说了回来。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言诚同志……”

……

“是他,就是他,我敢保证就是他。”

淀海分局刑侦科审讯室外,那名目击者工人陈国华站在窗边,透过窗户缝看着站在屋内的五个人,在仔细的端详了几遍后,向着站在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个人示意了一下,非常肯定的说道。

癞痢头算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有了这个特征,再加上犯罪嫌疑人对淀海这么熟悉,不出意外肯定就是淀海人。

所以,仅仅大半天的时间,在专案组的严密部署下,在淀海分局及下属各派出所的积极配合下,就找到了六个跟目击者陈国华所描述的差不多的嫌疑人。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书末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