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啦,青云的钱,真好骗!”
“天大地大不如胆子大,跟着青云走,一年发家又致富,两年位列县首富,补贴得好啊!”
“可惜这样的冤大头,只有衙门口和青云两家,如果再来一家,三辈子也吃不完啊!”
……
其实很多时候,青云农业的亏损,也怪不得梁小龙和中高级管理层,因为他们不是三头六臂,没办法时时刻刻盯着下面干活。
许多猫腻藏在阴暗角落,不切身实地经历,根本察觉不到,甚至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下面人为了钱,能做出怎样奇葩的举动。
梁小龙上任后,采取诸多措施,有效降低青云农业的经营损失,可不仅没换来公司上层奖励,倒是先被埋怨敲打一阵。
因为产业链赚钱的项目不必在青云农业本身,而是通过农产品交易,养活了运输,加工,配送,销售渠道等诸多行业。
由于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可控,安全性,大大增加集团在餐饮,零售,网购行业的竞争力,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优势。
毫不夸张的讲,青云农业亏得越多,其它关连行业赚得就越多,这就是李泽华心心念念的生态产业链成功,所带来好处之一。
可很多时候,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人变着样想尽办法从中牟利,从而将原本好好的政策弄得一团糟。
比如青云力主推动的精品养殖业,在和农户签约过程中,因为全国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发展不均匀,同一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
就要做适当细微调整,比如当地养殖大户多,就重点加强防yi,提供保险业务托底,增设畜牧业基础科研站点数量和人员配比。
为此青云和全国多家省级农业大学,农业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甚至将农科院,农业大学的实验场所直接搬到田间地头。
展开近距离观察,完善科研体系,升级科学喂养饲料配比,为养殖牛羊猪增加更快速科学的育肥方式。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提供保底价统一收购合同,确保养殖户有利可图,与保险业务相互结合后,哪怕有大范围病虫害。
也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上述举措,青云成功从繁琐的养殖工作中抽身出来,专心做好一个辅助者工作,在决策委战略会议上,公司明确提出。
今后青云农业在养殖方面的工作中心点,务必集中在培育动物幼崽,动物疫苗和饲料加工,托底收购和销售渠道五个大方向上。
而种植业也差不多,主要集中在种子,肥料,农药,土地承包和食品加工,及后续销售渠道,只要做好核心工作,剩下不足为虑。
按道理专做科学研发和渠道建设,具体养殖种植以合同托底形势委托他人经营,很难惹出大麻烦,可为完成衙门口安排的扶贫任务。
在某些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地方,类似龌蹉糟心事一点都不少,哪怕有着层层限制和互相制约监督,有遍及各地的销售人员实时反馈真实情况。
也无法阻止那飞蛾扑火般的前赴后继,基层工作人员很难拒绝过手的大额补贴诱惑,因为只需要简单睁只眼闭只眼,就有钞票进账……
李泽华前世倒是种过地,喂过猪,奈何对这玩意的认知,还停留在买猪崽,割猪草慢慢喂养长大赚钱的传统观念中。
青云农业怀揣朴素情感进军种植和养殖业,以期货为开端,率先在西域省等地稳定地方,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为底层农民增收。
除了土地流传承包,统一种植收购外,还在诸多地区开设小型食品加工厂,增设更多就业岗位,有效提高当地的农户收入水平。
当农民手里有了钱,反过来又刺激拼夕夕渠道销售量,各种家电产品,电子产品,小型农业机械,和三一,中联合作的纯电机械。
也开始陆续走入千家万户,为青云动力科技在纯电机械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做出极大贡献,顺带连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的销量。
也开始大幅度增长,亚迪老董只恨当初太保守,什么五年内做到产能千万辆?
那都是过去式,必须加大生产力度,不然都跟不上暴增的销量,在亚迪内部高层会议上,他公然喊出九强标准。
即亚迪的生产量,销售量要等同于全球电瓶车生产销售企业,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放在两年前,类似口号和计划,只会让业内同行笑掉大牙,因为亚迪距离行业第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仅仅两年多时间,依靠青云在外卖快递行业创造出的需求,及换电业务和农村地区带来的增量,让亚迪年销量一举突破800万辆。
虽然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电动三轮车(快递专用,农村地区短途运输使用),但相比于最开始青云抠抠搜搜下单500辆还要账期的囧迫。
现在后面加个万都不止,亚迪内部甚至生出一股抓生产要销量,不要上市融资的集体情绪,这么赚钱,谁愿意拿出去分享啊?
可就是类似的一片繁荣之下,丑陋行径也在大肆野蛮生长,甚至到了不加掩饰的嚣张地步。
“一头牛犊子,侧面看,正面看,背面看,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都能拍照上传,加一份打印店几块钱的合同,就能从青云骗500块钱。
猪仔也不差,轻轻松松一捣鼓,一百到手,简直是躺着赚钱啊!”
某些地区,已经开始轰轰烈烈搞起了,针对青云农业扶持项目的私下围猎,刚开始还只是极个别人小打小闹,比如内部工作人员。
在内部app申报时,伙同牛贩子猪贩子捣鼓出些许手段,偶尔在真实成交过程中夹杂部分虚假订单,骗取提成而已。
可随着青云集团通过期货交易,互联网金融得到近乎于取之不竭的资金支持后,针对农业补贴的力度和金额持续加大。
又因为农业生产和有组织有计划的工业生产不同,哪怕有大量基层人员参与其中,也没办法用固定的模板来衡量数据真实有效性。
比如补贴农户养殖肉牛,精品猪肉过程中,如何有效统计合同约定的幼崽数量,进行针对性补助和预期收购加工是个很困难的事。
登记拍照甚至赋予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编号,有效管理每一个牲畜的来源,成长直至出栏,政策和出发点都很好,唯独在执行过程中。
很难做到实时监督跟进,而基层业务员又因为各种现实利益勾引,很难保证准确性和公平公正,冒领,虚报,瞒报事件时有发生。
合规监察部就算人人三头六臂,也监管不过来,只能采取随机抽查,针对数据异常的地区进行重点观察。
可惜没什么大用,在尝到甜头后,下面尤其是个别偏远地区,事情发展隐隐有失控迹象。
事后才弄清楚,一些青云农业工作人员,开始明目张胆和当地某些人联合在一起,开始肆无忌惮的套取费用。
原本合规监察部还会定时向当地拼夕夕销售人员,发布一些走访调查的有偿任务,可随着规模动静越做越大,涉及资金总量越多。
主动或被动参与进去的人,也跟着多起来,直到形成一个你帮我打掩护,我给你进行资源交换,利益输送的畸形圈子。
在基层子公司人员几乎全军覆没的大前提下,公司的监管几乎形同虚设,再也拿不到一线的具体情况,更别提统一管理调配资源。
种植和养殖,如果是个人来做,只能随波逐流,好听点叫看天吃饭,难听点叫命运半点不由人。
由青云作为一家领头羊企业来统一规范市场,自然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市场调研,在规模和地域分布上,肯定有管控调配。
比如某省年销售牛20万头,那么在保证价格稳定,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周边的存栏数量,就不能超过某个阈值。
不然大规模集中上市,很有可能让公司出现更大的经营亏损,进而导致来年养殖户积极性降低。所以提前补贴,让养殖户拿着真金白银的收入,积极主动完成公司规划的任务数量,就成为至关重要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