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章 第168张 刘备跑路,金茂杀回扬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74章第168张刘备跑路,金茂杀回扬州

金茂成为扬州牧,但宫内董太后和骠骑将军董重势力已失,老丈人也没在洛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金茂扶持刘协上位登基的事,将要无限期押后。

作为局内人,金茂更明白将来的趋势,巴不得大家都看不起他,以便低调行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一计策尤其适合现在的金茂。

奈何有人偏不想让其安心发展。

五月底,九江郡。

毋丘毅征召原叛逆俘虏编练为军,将远迁过来的流民、平民通通降为低等贱民。

此外,毋丘毅还不断捕杀原金茂麾下精卒。短短数月,辛苦建立的军屯制度毁坏殆尽。

九江郡再度陷入混乱。

毋丘毅就不是个治理的人才,却是名合格的破坏型人才。

这天。

毋丘毅收到大将军何进命令,要求其务必拦住金茂,不让其安然返回扬州。

何进不允许任何能威胁到少帝刘辩的人存在。

毋丘毅当即给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写信,联络各方。

他则在九江郡拉起一只两万大军,全都由金茂手下败将、俘虏等组成。

丹阳郡。

周昕比毋丘毅更早收到袁绍来信,已经拉起一只万人部队,正在紧急训练当中。

吴郡吴县。

这段日子,刘备可谓是春风满面。

出入各家望族,谁见了他不得尊称一声刘县令。

吃穿用度都有人送上门,刘备只需安心做好份内之事,其他事情都不用操心。

这天。

吴郡守盛宪来拜访刘备。

双方寒暄,落坐。

盛宪先来了段即兴辩经,刘备经过这段时间的熏陶也略懂一二,抛出的观点虽非常浅薄,仍得到盛宪大肆赞扬。

气氛来到了高潮,盛宪面露为难道:“我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法治理好吴郡,惭愧之极啊。”

“您何出此言?”刘备惊讶道:“吴郡在您的治理下,不是正在变好吗?”

“仅仅只是吴县罢了。”盛宪说道:“吴郡十三县,还有十二县的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这话刘备不敢接。

盛宪也知道这一点,他的目的也不在此。

“我听说,刘县令在吴县沿用了扬州牧的制度,这才卓有成效。”

“不知能否教教我?”

刘备脸露得意,口中却连连谦虚,称学艺不精。

盛宪长叹气道:“再如何不精,也总比我好。”

“扬州牧离去前,将吴郡托付给我,就是希望我能治理好地方。”

“如今,吴郡百废待兴,全都是我的错啊。”

发表完感慨,盛宪便起身,准备告辞。

“今日应当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下一次见面,刘县令可要念旧情,来我老家太末县探望一二。”

见盛宪言之凿凿,不知道盛宪跟金茂恩怨的刘备终于动容道:“何至于此?”

盛宪心中暗喜,表面丝毫不露。

“您不知啊,咱们这位扬州牧,眼里容不得沙子,我这样毫无政绩的郡守,必然会被罢免啊。”

“不止是我,会稽郡王朗、丹阳郡周昕、九江郡毋丘毅,全都没法幸免啊。”

盛宪用了一招混淆视听,金茂确实会拿他们开刀,却不是他说的原因。

刘备更加着急道:“可有用得到在下的地方?”

这些人可都是给过刘备面子的,送马、送豪华武器装备、送美女、送金银,可以说刘备这段日子能这么快活,全仰仗这些人。

当然,他也不知道这些人就是一伙的,全都是盟友。

见刘备主动开口,盛宪心中狂喜,面上却很犹豫地说道:“百姓只信任扬州牧的政策。”

“若是您能为我等加授名义,感激不尽!”

“这…”刘备犹豫了。

他又不是金茂的臣子,随意将金茂的名头借给他人使用,那出了乱子谁负责?

盛宪也知道这点,便继续诱惑道:“我们也不亏待您,事成之后,赠送千金以做酬劳。”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有钱能使鬼推磨。

刘备想着,拥有这笔巨款,天下哪都可去,便问道:“我该如何做?”

盛宪大喜,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道:“您只需在此加盖印绶即可。”

刘备接过来一看,没什么问题,确实跟盛宪说的没两样。

他取出县令印绶,在盛宪渴望地眼神中,悬在竹简之上,又问道:“此事易尔,不知酬劳在何处?”

见刘备一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样子,盛宪暗骂一声,便道:“已在我府中。”

刘备爽快地盖了下去,不过,没给盛宪,而是挽着盛宪的手臂道:“那我便随府君走一趟吧。”

刘备已经想好退路,一旦拿到黄金,就带着钱去找二弟三弟,然后跑路。

他可不傻,盛宪等人肯定没憋好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