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老将,将官衔!
八月底。
贺齐并没有急着下交州。
一则六千戍边主力是个大工程,二则交州开发也需要非常巨量的辎重物质,这就需要大量准备时间。
这几天,陆续有各州主事人来到淮陵县,贺齐预感将有大事发生。
其实,这只不过是一次年终总结。
奈何贺齐多年不曾参加,对此非常陌生。
至于为何在年中开而不是年底开,因为这次的事情确实重要,也很紧急,早日布置下去,就能早做准备。
主要还是粮食问题。
丰收年,扬州一年产量就高达三千余万石,荆州则是五千余万,益州估计能达到恐怖的六千万石!
三州加一起就是一亿四千万石,取其六成,足够供养一百八十万大军一年!
换算成百姓,一户五口之家饿不死的情况下,一年消耗十石粮,那就是能养活一千四百万户,七千万人口一年!
但那是无天灾人祸、无病虫害的情况下,理想中的理想情况。
正常情况下,能有个一半收成就算是个好年,要是来个水灾蝗灾什么的,三成都保不住。
原本三州人口才千二百万,这么高的产量足够让人人吃饱。
奈何南逃的百姓加上山上下来的山民,加起来七八百万,导致粮食库存瞬间捉襟见肘。
于是,金茂便召集各方首脑,商议如何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加固水坝、修水渠、疏通河道。
南方主要问题还是水灾,尤其各路专家都预测今年天气越好,明年天气就越糟。
换而言之,明年大概率是个灾年。
要是能将水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明年的收成就不会受到影响,近两千万人也就不用饿肚子,局势就不会乱。
因此,这次的与会人员除了四州刺史,各郡太守也都到场,有些兼顾屯田的武将也都到场。
戏志才、顾雍、周瑜、贺齐、孙策等等。
这个时候,要是有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在此地爆炸,南方就彻底瘫痪陷入任人宰割的地步。
但那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唯一的忧虑就是曹操忽然杀个回马枪,带人冲击淮陵县。
因而,淮陵县的守备极其森严。
淮河水师封锁淮河,甘宁率领三营主力四千人并六千战兵,合计一万人在城外扎营。
亲兵卫三千人管控全城,任何屑小只要敢冒头,当场斩杀不留情面。
于是,神奇的一幕在淮陵县上演。
曹操在时,百姓惊恐,深怕哪里顶撞了曹贼而遭受无妄之灾,最终还是会遭受无妄之灾。
南军控城之时为了立威杀了不少作乱之人,百姓闭门不出,现在倒好,竟然达到夜不闭户的程度。
生活一个月后,百姓惊讶地发现,淮陵县进入从未有过的良好状态。
就算进出城管控非常严格,但百姓们甘之如饴。
甚至连不少城外的士族豪强听说后,都忍不住想要搬进去住两天。
但金茂又不是包租公,没有城主府开的条子,休想再出城后进来或者从外面进城。
一时间,淮陵县治安成了这段乱世上仅有的一段佳话,后来金茂放开管控,百姓无不怀念曾经的那段岁月。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天。
贺齐身穿朱红色武将官袍前来议事,刺史是文官,但贺齐更喜欢将自己当做武官。
一路走来,贺齐见到许许多多的生面孔,离开太久,竟然连个熟人都没遇见,贺齐不得不感概世道变了。
“当初,主公治下才多少人,如今仅郡太守就有二十四之数!”
贺齐感概万千,那时候,郡太守对于他们来说,就跟人生终极目标一样遥远。
仅仅几年的功夫,老战友们一个个都已高升,也有许多新人上位,就算是他本人,也已经成为刺史级人物。
要是换作以前,郡太守跟刺史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职能之差。
如今金茂治下文武分割,刺史就天然高郡守一头,州牧不可能再设立,金茂也不允许设立。
州刺史算是目前最高职位,其次主力营校尉,再次才是各郡太守,至于郡丞、县令之流,除个别政绩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其他人还没资格来此开会。
因此,这次来参加会议的人在后来有个统一称呼“潜龙之臣”,这是后来无数能人志士仰望的存在。
“贺公苗?”
这时,一员虎背熊腰身穿鱼鳞甲的大将惊喜地大叫道:“真是你啊!”
贺齐定睛看去,不是董袭又是谁。
“哈哈!”董袭交代两句便大笑着走来,也不顾身上的酸臭味,给贺齐来了个熊抱。
“我听说你都回来半月有余,怎么不来看看兄弟们?”
贺齐无奈道:“琐事缠身。”
董袭自然知道,也就是嘴上这么一说。
“走!”董袭拉着贺齐的手道:“我带你去见见老兄弟们。”
当初,跟贺齐三人同期的老兄弟们要么退役享福去了,还留在军中的哪一个不是军官。
就算还在亲兵卫中的人,也各个都是屯长、曲军侯,最次也是个队率。
贺齐倒不是不想去见,但是虞翻早就提醒过,他不敢跟这些老兄弟走太近,避免被误认为结党营私,至少明面上不能走太近。
毕竟,金茂最烦这一点。
“元代且慢。”贺齐赶紧阻止董袭说道:“会议结束后,有得是时间叙旧,可不能误事。”
董袭不疑有他,惋惜道:“当真可惜,不过你说的对,主公的事要紧。那我便带你去议事堂吧。”
顺路的事,就不必拒绝。
两人边走边回忆曾经的过往。
四五年过去,一起训练的日子倒是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董袭轻叹一声,望向远方初升的太阳,金色的光芒洒满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仿佛也为这段回忆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记得那时候,咱们几个总是天不亮就爬起来,绕着校场跑上十几圈,汗水浸湿了衣背,却也浇不灭心中的热血和梦想。现在想来,那份纯粹和执着,真是难能可贵。”
“是啊,”贺齐感慨地接道,“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都已身居要职,肩上的责任重了,那份简单的快乐却似乎渐行渐远。
但每当夜深人静,我还是会想起咱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份兄弟情谊,永远是我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