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寡人只恨对于邹卿之现状,无可奈何呀!
吕不韦激动无比,手都在哆嗦,他做梦都想把此书冠以自家之名,只是不敢,如今大王亲自为之提名,那就名正言顺了。
万万想不到,大王竟然如此爱护老臣!
这许多年的忠诚与投资,果然没有白费。
死而无憾,死而无憾了。
到了吕不韦这个地步,已经是位极人臣,更是尊享无限的荣华富贵,和大王关系又好,没有家族后患。
现在他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身后名了。
而现在,嬴政给了他最想要的,千古流传的大名!
吕不韦大礼拜下,哽咽道:“大王爱护,臣万死难报!大王,万岁!”
嬴政摆了摆手,内侍急忙上前搀扶吕不韦。
“相邦不必如此,快快请起,这一切都是相邦应得的。”
“二十多年来,相邦对先王与寡人的支持与忠诚,寡人时刻都记在心里。”
“相邦与寡人君臣不疑,相邦不负寡人,寡人岂能辜负相邦?”
吕不韦感动至极,哽咽不能语。
嬴政走到吕不韦身旁,握住吕不韦的手,温声道:“今日此书出世,乃是相邦大喜之事,亦是天下大喜之事,相邦应该高兴才是。”
“相邦且稍坐,寡人这便为此书作序。”
嬴政走到书桌,沉吟片刻,挥笔作序:
夫《吕氏春秋》,相邦不韦率门客所辑。此书博采众家,汇诸子之精华,实乃治国之良鉴。
治国者,当以法为本。法者,所以定分止争,齐民以律。然法不可独存,亦需德以辅之。德者,化民之心,导民以善。《吕氏春秋》兼论法德,深合大意。
观其言,有法以正民,使民知所守,不敢妄为。赏罚分明,则民劝于善而惧于恶。以法治国,如绳墨之正曲直,规矩之方圆,可使天下有序。
又有儒者之仁,教民以礼义,明人伦之分。使民知孝悌忠信,上下有序,风俗淳厚。仁政行于天下,则民归心而国永宁。
且道者之言,可悟自然之理。知天地之变化,顺时而动,不逆天时。则国可长久,民可安康。
墨者之兼爱,虽难全用,然其互助之意,可使民相亲爱,患难相扶。
阴阳家之言,可观天象,察地理,知兴衰之兆。
农桑乃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重农桑之事,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使百姓衣食无忧,国乃可富。
兵者,国之重器。强兵备,练精兵,使士卒勇悍,器械精良。以备不虞,保国之安宁。
此书乃集百家之长,为治国之纲要,望群臣及天下之士,取其精华,以为治国之助,当细研之,思治国之策,行强国之道,保天下太平,使万民皆安。
嬴政一气呵成,写好以后,满意点了点头:“相邦来看一看,寡人这序可好?”
吕不韦已经收拾好了情绪,眼见嬴政挥笔洒就,心里期待无比,听到嬴政招呼,连忙上前。
细细看完,激动无比,大王的序把这本书的重要性抬到了足够高的地步,吕不韦拿着纸的手都在颤栗。
声音都控制不住的颤抖:“大王,大王,这,臣何德何能,编撰此书,得大王如此厚爱高赞啊!”
嬴政哈哈一笑,笑道:“相邦为大秦鞠躬尽瘁,兢兢业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相邦不必多言,就这样吧。”
“相邦尽快出书吧,也该让天下士子一览此旷世著作。”
吕不韦连连点头,再也无言。
退下以后就去寻公输家,赶紧出书!
插队,第一时间出,其他人都要排队。
嬴政看着吕不韦离去的背影,悠悠沉思,也是时候明牌让天下人知道帝国未来的国策基调了。
做好心理准备,对大家都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那些能看透政策走向的人,注定会过得更好。
果然,此书出版以后,见了序言之人,凡是有些眼光的,都知道,未来天下要大变了。
这本书不是为了现在用的,是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做基调准备的。
虽然都知道大秦有一统天下之心,但是现在,基本是不怎么掩饰了。
天眷的圣君,秦王嬴政,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神州,必须一统!
一统后的政策导向都出来了,难道是给别人写的书吗?
法家都在叹息,看来以后一家独大的日子是没有了,不过还好,法家依旧是基础。
其余大家都在庆祝,终于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了,所有人都有机会了!
不过,也有聪明人敏锐的发现,未来的帝国,虽说不会一家独大,并且各司其职,但是也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想要走到最高层,必须要融会贯通,只靠一家学说,最多也就止步地方,止步中层了。
当然这些聪明人都觉得无所谓,学问是为了实现抱负的!当然是怎么好用怎么来。
学问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许多聪明人不只是钻研《吕氏春秋》,也在涉猎序言当中所说的其他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