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浴火大清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4章 军官团雏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84章军官团雏形

以这样的部队间距行军,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会很快得到及时救援。

按照吴佩孚这样部署的计划后撤,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

那就是,虽然部队的急行军后撤速度很快,可每个半小时都会有一段歇息时间,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急行军让部队过于疲劳,在遭到联军骑兵的凶猛追杀和伏击时,无法及时应战。

在吴佩孚的计划里,他要率部在前开路,滕毓藻居中策应,而参谋长李金昱需要在最后面给大部队殿后掩护,阻拦联军骑兵的追击。

只不过,虽然吴佩孚的计划很好,可还是出现了变故,这就是滕毓藻坚持要求留在最后。

这倒不是滕毓藻在逞英雄,而是因为他实在不放心让李金昱或者吴佩孚留在后面。

按照侦查的情报,联军骑兵只有一个美军第六骑兵团和日军第五、第九两个师团所属各一个骑兵联队,总人数有六千多人。

按理说,如果在白天,或者是在毫无遮拦的平原上,这样大的一支骑兵部队一定会给行进中的步兵造成极大威胁。

可如今,不仅是在夜里,由于人和战马的视线问题,骑兵根本无法放马发起长距离猛烈冲锋不说,而且,还由于现在到处都还有大片没有来得及割倒收拾起来的高粱和玉米的秸秆留在田地里,骑兵就是想要在夜里冒险冲锋也不可能。

唯一会对近卫协造成威胁的,就是联军骑兵弃马隐入干枯的青纱帐里,对近卫协的行军纵队进行伏击。

只是,打惯了别人伏击的前锋军那会如此大意,对于后撤路线,早已提前派出了侦察部队,守候在沿途的青纱帐边缘,只要听到有大股部队进入青纱帐发出的响动,就会立即回报。

可即便如此,滕毓藻还是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宗旨,坚持留在最后,他的两世经验和对战史战例的了解,都是他的本钱。

至少,他的应变能力,就要远远强于吴佩孚和李金昱。

由于滕毓藻的坚持,最终吴佩孚只好让李金昱率部开路,而他和滕毓藻一同留在殿后的部队中。

除了沿途早早就派出了侦查人员,滕毓藻还是要吴佩孚安排近卫协各部采取了一些预防联军骑兵伏击的措施。

除了一再强调要吴佩孚提醒三批后撤部队,沿途保持高度警觉,做好随时迎击联军骑兵伏击的准备外。

还在他们驻扎的村子里的百姓撤离时,高价从百姓手中购买了几十辆平板车,这些平板车分散在三支部队中,每一辆都有十几个战士轮换着连推带拉地行军。

这些车上并不是空置的,而是上面架着一挺挺马克沁重机枪。

为了保证这种这种两轮平板车在停下时可以保持平稳,还临时为其制作了配套的条凳,一旦突然遇袭,这些制作粗陋的凳子会被迅速放置在车下。

由于有这些条凳的支撑,在战士松开平板车的手把之后,它还可保持平稳,这样,平板车上的马克沁重机枪,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还击,掩护战士们迅速就地展开反击。

此外,为了防止遇袭后,流弹射中马匹,导致马匹在队伍中乱冲乱撞,冲散部队的战斗队形,甚至踩踏撞伤战士,近卫协的几乎所有马匹都已经交给刘玉枳带在运输部队中。

就是滕毓藻的战马和他的特别警卫中队的战马,也都在刘玉枳那里。

此时的近卫协三路部队中,现在只有通信兵的马匹还在。

此外,还有那一个哨的迫击炮用来驮运迫击炮和弹药的马匹,这些马都是由战士们牵着行军。

由于伏击战联军运输队时,难免要伤及到一些联军的驮马,拉炮的马匹几乎都非死即伤。

甚至,日军运输队里拉车的马匹和日军的矮小驮马都死伤上百匹,还有一些装满弹药物资的大车被撞坏,或者被惊马拉进搓衣板一样的田地里疯跑倾覆,以至于这些车辆无法修复,导致运力出现损失。

不要说缴获的大批日军运输队携带的武器弹药和物资,仅仅是缴获的万余美、英、法三国联军的武器弹药和大炮,就占用了许多车辆马匹。

好在,这一次滕毓藻是有备而来,带来很多车辆和驮马,这样才不至于让战士们背着大量物资后撤。夜风中,滕毓藻依旧是他那一身骑兵军装装束,在卫士班的前后护卫下,徒步走在月光映照下的土路上。

三千多人的后路行军纵队的队伍中,除了“沙沙”的脚步声,以及两侧二百米外,夜风吹拂枯黄了叶子的青纱帐,发出阵阵犹如波涛涌动的“哗哗”声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