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4章 小升一级!(6K)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以这些时日,双方倒是相互谨守自己的本分,没有发生冲突。

这倒是让苏允有了些做官的乐趣来,虽然事务有些繁忙,但每日算是悠哉悠哉的,正常上下班,暂时不用去跟人争斗。时间进入七月份,雨季也随之到来,连着下了好些天的雨,河水都充沛了许多,不过惠民河已经疏通,今年倒是不用担心有水患的问题了。

不过最近朝堂上也不是很平静,元丰改制最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三省改制也终于完成了。

就是改制的结果令朝廷上下都有些震动。

王珪被任命为首相,拜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确被任命为右相,拜为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但真正行政之中,大家却是发现,明明是首相的王珪,却要对蔡确拱手听命。

这是因为当初议定官制时,大致是仿照《唐六典》,不论事情大小,都由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分班奏事,权归中书省。

因此蔡确名义上是次相,实际上却大权在握,王珪虽然是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但也只能拱手听命罢了。

王珪对此事颇为震怒,但也无可奈何。

苏允倒是从章惇那里听说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说是当初议定改制的时候,王珪不太想改,但蔡确对王珪说:“您任宰执这么长时间,必然会是中书令。”

这话让王珪深信不疑。

但蔡确却对皇帝说:“三省的长官位高权重,不需要设置长官,只需要让左右仆射分别兼任两省侍郎就可以了。”

官家深以为然,所以这改制便这般定了下来,王珪是真真吃了大亏。

苏允对此也是当成了笑话来看,此事真假尚且不论,但王珪被蔡确算计之事,倒是未必是假。

毕竟在此之前,王珪是首相,蔡确只是参知政事,这会儿蔡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可想而知定然里面是有些内幕的。

除了改制之外,朝廷还有一件大事,便是西北战事。

听说最近官家又有对西夏动武的想法。

所以朝廷上下颇多争议。

朝廷诸公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人中又有人对执行的战略有些微辞,有人又对赵顼用人颇为不满。

尤其是前线种谔对给事中徐禧颇多抱怨,上书状告徐禧本只是奉命筑城,但却对军中之事颇多指责,甚至有越俎代庖的做法。

而给事中徐禧对种谔亦是颇多攻击,奏种谔跋扈异议,对他的诸多决意不仅不支持,甚至当众唱反调。

赵顼对给事中徐禧颇多偏袒,这让朝中不少人不满。

章惇便是这些不满的人之一,他跟苏允抱怨道:“徐德占不过一介布衣,既不是进士出身,又非军中宿将,不过是一阿谀小人,仗着三寸不烂舌以幸进,不过是一马谡尔。

官家关心边事,徐德占便以边事自任,官家也是,还着力培养他,此次更是让其相助沈存中建造永乐城。

哼,这本是让徐德占去实地了解边事情况的任务而已,但我却听说,这徐德占却是事事以自己为主,甚至越过沈存中定下永乐城的选址!

我听说那永乐城没有水源,这不是胡闹么,没有水源的城池,怎么可能守得住?”

苏允亦是皱起了眉头,永乐城之战乃是赵顼一生之中遭遇的最大的败仗,甚至永乐城之后,赵顼从此失了锐气,之后更是郁郁而终。

永乐城之战,对大宋朝的伤害太大了,据说在这一役之中,大宋连兵带民,损失了足足二十万人!

苏允不解道:“听您的意思,这徐禧不过是一给事中,还是去辅助沈存中的,沈存中乃是经验丰富的边帅,怎么会任由徐禧乱来呢,哦,还有种谔这样的老将,竟也是镇不住这徐禧么?”

章惇摇了摇头道:“官家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明白么?你想想你自己。”

苏允初时还有些不解,这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但随即苦笑了起来。

自己就是另一个徐禧啊!

看看自己的经历便知道了,官家喜欢自己,于是便强行将自己留在汴京,通判职位对自己其实是高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配,但赵顼愣是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给推上去。

而随后李清臣甚至都不算犯错误,只是执行项目过程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赵顼便立即让自己去将功劳摘过来。

现在左右厅这两个掣肘自己的部门直接就给取消了,让自己这边大权在握,甚至可以跟知府抗衡了。

这与沈括徐禧之间的关系何其相似。

沈括是个经验丰富的边帅,但却制不住一个皇帝身边的给事中。

一个没有任务经验,本是相助监造的徐禧一开始就成为了永乐城项目的主事人。

最后还成为了永乐城战役的实际指挥,指挥一大群宿将和西夏对决。

这就很难评了。

从苏允个人角度上来说,赵顼的做法自然对自己很有利,他是既得利益者。

但苏允相信自己也不是冒失之人,不会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徐禧明显跟自己不一样,他很明显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认为赵顼派他去,便是让他去主持大局的。

从自己跟徐禧的例子来看,赵顼培养人、用人的方式上其实是有些激进的,换句话来说,就是缺乏耐心。

这在早起的时候已经是有所体现了。

不过这与赵顼前期的经历有关,熙宁变法的时候,老臣基本都反对变法,迫于无奈之下,他与王安石只能提拔年轻人。

而吕惠卿、曾布、章惇这些人的确是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这让赵顼形成了一种用人的习惯,便是喜欢用自己提拔起来的年轻人,而且培养的方式也颇为激进,很多一下子就进入关键岗位的。

苏允自己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刚中进士,立马就被委以南衙通判之职,不过一个多月,寄禄官阶便提了一阶,再这么下去,估计也是要被火速提拔的。

苏允道:“岳父您没有劝谏官家么?”

章惇呵呵一笑道:“怎么没有,我都差点指着他的脸骂娘了,他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哦,接下来你得自己努力了,这回我大约是将官家给得罪了,指不定过些时日,我就该滚去地方了。”

苏允:“……”

苏允尝试着道:“那我子由叔父他?”

章惇呵呵一笑:“子由骂得更狠,他那起居注估计也做不长了吧。”

苏允:“……”

苏允一下子感觉天都塌了。

不是,你们都这么任性的嘛。

不过随即苏允也醒悟了过来,永乐城那地方的确是一绝地,明眼人都知道那绝对是个大坑,无论是出于朝廷的利益,还是这会儿的意见站队,都必须得站出来。

这会儿若是支持这永乐城,到时候大败了,朝廷元气大伤,内部肯定也会寻找替罪羊。

章惇这样的参知政事,他若是支持此事,到时候那可是要负责任的。

所以,这会抨击得越狠,等到永乐城大败的时候,他不仅无罪,还可能有功劳。

啊,就跟玩股票一样,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现在做空,到时候永乐城败了,那做空的就大赚了。

当然,如同章惇这样的人,他肯定是将谋国放在谋身之前的,他更关心的肯定是国家的利益。

苏允能怎么说,只能支持呗。

章惇笑道:“好在问期已经出来了,再过一月时间,你跟若儿就要成亲了,到时候若儿也不用跟着我东奔西走了。

有你看顾着,择儿他们也可以留在太学继续上学,老夫轻身上阵,也不算是恓惶了。”

苏允安慰道:“岳父您也别做这么坏的打算,官家未必就会贬谪您。”

赵顼会不会贬谪章惇这个事情并不确定,但苏辙却是紧锣密鼓的开始帮苏允准备婚礼,颇有一种安排后事的感觉。

尼玛。

苏允有些无语。

关于永乐城之事,苏允原本还想劝谏一下赵顼的,但见章惇苏辙等人的劝谏都没有什么用处,他便也就闭嘴了。

不仅如此,章惇与苏辙的劝谏引来了御史的攻击,攻击他们乃是畏战怯战的投降派。

苏辙与章惇都不是受气的主,亦是纷纷撰文反击,一时间你来我往,互相攻讦,朝廷气氛十分严肃。

这种情况下,苏允的婚事也只能从简,只是请了自家人吃喝了一顿,然后八抬大轿将章若迎回家,便算是将这繁琐的婚礼给完成了,就是颇有虎头蛇尾的意思。

洞房之中,苏允安慰章若,道:“若姐,委屈你了。”

章若轻笑道:“叫什么若姐,叫我娘子,还有,没有什么委屈的,婚礼只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才是我们自己的。”

章若的到来,倒是让苏允的注意力转移了开来,不去关注朝廷上的那么些腌臜事。

说实话,就他现在这芝麻大的官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影响什么。

这种军国大事不是儿戏,连章惇这个参知政事都难以左右,苏允又如何能够使得上力。

只是到了八九月份的时候,苏允总是做尸山血海的梦,屡屡一身大汗惊醒过来。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