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她要活下去,也不能牵连任何无辜的人。
*
两人一路无言,度过江后,哪吒带着杨婵从竹筏上下来。
他习惯性地朝杨婵伸手,但手停留在半空中,杨婵迟迟没接,她站在筏上,错开哪吒的手,径自迈到水边。
哪吒的手于是尴尬地悬空,他偏过头,杨婵已经走下竹筏了。
他想,杨婵不仅不识好歹,还心眼小,得找机会哄一哄。
刚这么想,又觉得自己凭什么要哄她,明明是她莫名其妙生气,又莫名其妙出手,他只是还手而已。
怎得?现在连手都不能还了?!
杨婵站在水边,见哪吒傻愣着,皱了皱眉,喊了一声“喂”。
瞧瞧,小气到什么程度了?这连名字都不好好喊了。
小气!
不。
娇气!
但刚这么想,他又发现杨婵进了石灰的眼睛到现在都是红的,心里又在想,自己是不是还手还的太重了。
难道真的太过分了?
他竟然开始反思起来。
杨婵在他心里形象实在脆弱,杨婵表现出什么不适,他都会如临大敌,更何况这一次是因为他而不适,哪吒心里有气又不能发作,只能闷着。
于是,两个人都变成了不说话的闷葫芦。
乾元山后,曾经在哪吒口中闲适悠然的乡野之路变得比他们之前的路寡淡许多,除了赶路就是赶路,真遇到渔民,也不停下来,尝一尝哪吒说的美味。走了一下午,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终于停下来。
哪吒打破了他们之间的沉默,说:“天色已晚,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杨婵“嗯”了一声。
这里离陈塘关近,离海又远了一些,居住的都是农户,沿海一带的农田大多地势平缓,土地肥沃。
此时,正是丰收的秋季,田野间稻草繁茂,万风一吹,荡起金色的波浪,田野之间,阡陌相交,犬吠相闻,欢笑声不绝于耳。
哪吒和杨婵走在乡野小道上,哪吒打算寻个农户休息一晚,杨婵等在一边。
田野里,孩子们光着屁股嬉笑打闹,跑来跑去,农妇们提着竹编的篮子,在里面铺了一层布,弯着腰,在松散的泥土里寻找遗落的稻米。
往稻田里的稻草里仔细一看,会发现稻穗长得又干又小,一串稻穗上拨开壳子,里头能吃的稻米少之又少。
杨婵见农妇们一边伺候自家丈夫吃饭,一边帮忙赶着秋收,一边还要照顾那一群不懂事小屁孩,忙得腰都直不起来,便在又一个小崽子瞎跑的时候一把抓住了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