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121.第121章 夺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李家在辽地名望不一般,有不少辽将与李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犯了错,国朝就不能惩处了?

天底下没有这等道理。

“陛下,这些是重要,可眼下的辽事更重要啊。”

在这等危急形势下,户部尚书毕自严还要上疏裁撤辽饷,从明岁起不再摊派辽饷,臣等绝非是因私念而反对此事,实则是这份奏疏太不合时宜了。”

方从哲上前作揖道:“萨尔浒之战的惨败,绝非单纯人祸所致,而与天时有关,此为一大谬,如若此论传开,甚至传至辽地,那对戍守辽地各处的军队而言,势必会造成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军心不稳,让建虏有可乘之机。

“怎么都不说话了?”

袁可立上前作揖道。

就辽东经略熊廷弼所呈密奏,在辽地暗查了很久,可有价值的线索根本就不多,更别提逮住大鱼了。

什么钱最容易赚?

就是他娘的国难财!

辽地有司的那些官吏,拿着官俸,吃着皇粮,明知辽事危急,为何一个个都没有任何作为?这些难道不是内阁该深思的吗?”

大明治下的蝇营狗苟之辈,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既然萨尔浒之战案定性,那就按法纪来办吧。”

在朱由校的眼里,李成梁就是过大于功的利己派,就养狼养出建虏这一条,顺带提拔一批辽人,令他们在辽地抱团,这站在国朝的角度而言,简直是不可容忍的。

在明知那一战会到来,为何不选择压几个月,至少等那一战打完,再给萨尔浒之战案定性,再趁势追夺李家伯爵?

朱由校不是忍不了,而是他就是要将此事传到辽地去,不传,藏在暗处的那帮私通建虏者,根本就查不出来。

然朱由校怕这些吗?

朱由校冷冷道:“罪臣杨镐所犯之罪天理难容,不杀难解朕心头之恨,不杀难消万千亡魂之怨,待后日午时,于西市凌迟处死,着锦衣卫逮杨镐三族,抄没家产,三族罚进皇庄服徭役,遇赦不赦!李家有负圣恩,着追夺宁远伯爵……”

不怕!

辽东算是烂透了,即便是再烂,那还能烂到什么程度?

辽左那一战满打满算没几个月了,能打赢那一战一切都还好说,到时携大胜之威,对辽东进行一波清算,查到谁那就抓谁,只要能打掉建虏的威势,整顿辽东就变得容易些,要是打败了,那辽东治下积攒的肥肉,就全被建虏吃掉了。

刘一燝见状,上前道:“倘若萨尔浒之战案这般定性,那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辽事,而就在不久前,辽地有司各处,多次向朝廷呈递奏疏,言明辽地治下缺粮,人心浮动,不少戍边营校险生哗变,而在诸兵备道治下的部分卫所,甚至出现大批军户逃窜。

方从哲一时语塞。

朱由校反问道:“造成辽地治下缺粮,人心浮动,不少戍边营校险生哗变,是袁卿所负之事导致的?

反观方从哲、刘一燝、韩爌三人,却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心中所想的很多。

方从哲、刘一燝、韩爌几人闻言色变,萨尔浒之战案以此落幕定案,只怕后续会引起不小的风波啊。

“陛下英明。”

而现在的祖家,或许存在些问题,可还没到彻底变质的那一步,难道就这样把他们全给抓了?那与祖家相关的辽将,一个个都会怎样想?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朱由校就是要用这一杀,来刺激刺激辽地,好叫熊廷弼在辽地能查出些什么,最好能抓一批魑魅魍魉。

针对辽左那一战,朱由校谋划了很多,甚至做好惨胜的心理准备,只要辽左的重镇要隘不丢,那大明丧失的战略主动,就能抢夺回来一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