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6章 朝鲜无战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006章朝鲜无战事

朱由校提出的泛东北战略,乃是大明复兴的重要组成之一,这里所蕴藏的资源太多了,大明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这些资源有效支配。

如林木资源,不仅能用于造船业,以持续壮大海军规模,还能用于各领域产业中,以推动大明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发展。

如金银铜矿,大中型矿藏要设法掌控在手,而零散的小型矿藏,可让私人开采,但要定期缴纳税银。

这是朱由校想要的。

大明想要真正复兴,就必须摆脱贵金属匮乏问题,只有这样,方能让币制改革推行贯彻好。

在这一过程中,大明要实现旧制钱,新币制的更迭,以明确新币制是唯一流通法币,如此朝廷就有了稳定财源。

铸币税不止涉及大明本土,像在周遭开采贵金属,你能开采,但想流通,必须以新币制才行,这又能收割一笔。

此外大明对外战略明确,在不断向外的过程中,大明币制也要走出去,这样铸币税也能对外获取。

待到持续个数十载,大明本土和海外秩序体系稳定,朱由校就要设法推动一件事,即金本位朝信誉转变,试行并落实纸币,这样大明中枢财政才能通过政策,去不断地吸取海外资源,以进一步发展大明本土!

故而黄台吉调整策略,继而想摆脱八旗困境,看似是件很小的事,可要在这过程中大明敢有任何松懈,就将影响到泛东北战略的推行,所以熊廷弼、洪承畴、梁之垣他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八旗始终要扮演的角色,是磨刀石。

以此来刺激辽东有司,中枢有司,只有这样,大明在辽东,在东北,在泛东北,才能一步步增强根基。

发展是要讲究内外安稳,唯有这样,治下群体才能把心思放在发展上,但这绝不代表外部没有压力,就是件好事情。

一句话,有压力才有动力。

所以黄台吉执掌八旗,甚至开始起些变化,远在京城的朱由校是感到意外,但他还真有些期待,这样一个狠角色上位后,所带来的影响能让辽东怎样。

养虎为患这等蠢事,朱由校断不会做。

他错不起。

大明更错不起!

因为黄台吉做的种种决断,使得千里之外的辽东,至少在地方高层间开始紧张,继而谋划与明确各种对策与部署。

甚至在这过程下,从辽东急递京城的频率,也比以往要更频繁了,针对这些变故,大明中枢所辖有司中,也开始为之而转动。

……

相较于建虏八旗、辽东、黑吉都司等处变化,在同一时期下的朝鲜,其实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不过这个变化,不是因外而生的。

而是在内发生了。

李倧篡逆造反被镇压了。

京畿道。

汉城。

朝鲜王城。

“哈哈,这场波及朝鲜诸道各地的叛乱,终于是镇压下来了!!”

大殿内。

朝鲜王李祬的声音回荡。

言语间的激动之意难掩。

朝鲜上下最希望叛乱能镇压的,能结束的,那绝对是李祬了,因为一场篡逆之叛,使得朝鲜王室及王廷背负巨债,大明跟先前不一样了,藩属国出现事情,作为宗主国,没有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什么都由自己来承担。

这种转变很多人都不适应。

不止是朝鲜本土,包括在大明国内,也有一些人觉得这样做不好,认为这有失宗主国之威仪。

可他们的想法,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大明出兵援朝这前后,除了在援朝之初,作为大明天子的朱由校,从内帑拨了些粮饷,以表明宗主国的态度,剩下的全都是朝鲜王室及王廷负担的。

为此仗打个不停,朝鲜愈发的穷了。

各种资源转移到大明境内,与朝鲜毗邻的辽东,无疑是承载最多的。

人口也转移了不少。

关键是在援朝前后,朝鲜沿海要地及附属岛屿,逐步被驻朝大军接管掌控,这等于对外命脉,被大明拿捏了。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殿内,一名中年作揖恭贺,“以李倧为首的篡逆群体,今已在汉城处于极刑,困扰我朝之危得以解除。”

“是啊。”

李祬感慨道:“这危机终于结束了,王室及王廷终于能松口气了。”

援朝大军终于能离开朝鲜了。

只是这句话,即便是在最信任的心腹面前,李祬也不敢讲出来,他怕这样的话传出去,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让李祬迫切能希望此叛能结束,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高昂的军费开支,因为这个,使得王室及王廷被捆束住了手脚。

这样敢在持续个一年半载,那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上,今下篡逆既平,那上朝之兵亦可归国了。”李祬感慨之际,那中年犹豫刹那,遂开口道。

“为我朝之事,上朝尽到宗主国之责,大明皇帝陛下更是派唐王世孙殿下来朝,以解决我朝之危,然作为藩属国,却不能只想着自己,当以上朝为重,今下篡逆既平,不可再让上朝王孙,大臣,将校,将士远离故乡。”

李祬眉头微挑。

这也是他所想。

但此事,他不能提。

这样会叫人觉得,他这个朝鲜王,急不可耐的想赶上朝的人离开,朝鲜上下怎样想不重要,问题是上朝怎样想才重要。

毕竟他这个朝鲜王,是得到大明皇帝陛下的认可,才颁旨册封的,如果因为此事,让大明皇帝陛下不高兴了,这可不是他一个小小朝鲜王能够承受的。

何况一场篡逆平叛打下来,朝鲜已经极度虚弱了。

“如若王上信赖下臣,那下臣愿去拜见唐王世孙……”在李祬犹豫着,该如何把这件事挑明之际,那中年继续道,而讲到这里时,中年却有意停顿下来。

他知道此事不好办,但要是能办成了,那他在王廷的地位与权势,毕竟因为王上的信赖而进一步巩固。

“那就先去拜见吧。”在中年忐忑之际,李祬开口道:“但不可惹唐王世孙不高兴,此事你应该清楚。”

“下臣清楚。”

中年忙作揖拜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镇压篡逆的过程中,大明唐王世孙朱聿键之名,朝鲜上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有不少生出畏惧,而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并不是朱聿键在战场上取得了什么夺目战绩。

这一切都起于朱聿键大婚归来,对驻朝大军展开了雷霆整饬,这前后被抓,被夺职,被杀的武将及将士有有很多,朱聿键在朝凶名,正是用这些人的血来铸造的!对于朝鲜上下而言,大明天军的战力太强了,那帮骄兵悍将之了得,谁不知晓啊,可就是这样一帮人,在朱聿键面前根本就不敢扎刺。

无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