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是:以雨巷为题,创作一幅国画人物肖像。姜哲看到题目,暗骂一声,这大概就是系统所说的挑战任务,还真是抽到了对自己来说,很难的题目。
他当即举手示意。
检查组和胡老师同时过来查看。
胡老师看到姜哲的题目,立刻向检查组的老师解释,姜哲是油画专业的学生。
检查组的老师答复,这一场测试,打乱专业进行,也有其他学生抽到了不是本专业的题目。
学校派来一位副主任和检查组沟通,结果是,检测照常进行。
胡老师只好告诉学生们,不要有负担,尽力去画就可以。
姜哲见事已成定局,只能考虑如何创作。
走向画室的途中,他已经把和题目关联的形象在脑中过了一遍。江南,雨巷,女子,油纸伞,旗袍,白墙黛瓦。斑驳的石板路,青苔……
此外,他不想画人物背影,为了发挥肖像画专精的优势,他打算画人物正面。
他在画室坐下,开始考虑技法问题。自己不懂国画肖像技法,需要扬长避短。
姜哲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众人领取工具。
他领到的工具箱里,有三支毛笔,一盒颜料和调色盘,还有生宣纸、墨汁。
姜哲把纸铺开,用手试了试,发觉纸的质量一般,就申请使用吹风机和胶矾水。
检查组的组员同意,让工作人员借来工具。
姜哲为了控制纸张平整度,先把纸张装裱在画板上。
等待纸张干燥的时间里,他画出几幅草稿。
三尺的宣纸,采用竖构图,一位手持油纸伞女子,行走在巷子中。
女子的发型服饰,偏重古典风格。
在考虑女子相貌的时候,他借鉴了一位明星的容貌。
他想起上一世看过这位明星在江南拍过一些影响,觉得很美,就直接拿来用。
当下,这位明星的年龄还小,检查组的人应该不知道自己画的是谁。
姜哲考虑好人物形象,开始设计背景。人物脚下有石板路,背景有白墙黛瓦。因为国画的造型哲学与油画不同,所以,他考虑借用石板路表现空间纵深,白墙的轮廓和前后遮挡,增强形式美。
他把画面细节考虑周全,开始用木炭条在画纸上起稿。
对他来说,人物造型不难,难的是用线来造型,还要表现出笔墨变化。
姜哲画好人物轮廓,凝练线条。不久,一个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女子右手执伞,左手自然的摆动,仿向观者的方向缓缓走来。
他审视画面,觉得人物造型没问题,就开始画背景。重要形象具备之后,又用白布轻轻打掉部分碳粉,纸面只留淡淡的碳条痕迹。
他平复心情,开始用一小号毛笔,蘸墨勾线。
初时还不太适应,但他有书法的基础。勾线时的起笔,收笔,运行的动作,慢慢变得熟练。
很快,人物的轮廓勾好。
他换了一支毛笔,蘸着淡墨,开始在人物面部和手部皴擦素描效果,这是学习蒋兆和的人物画办法。
姜哲在草稿纸上反复调整墨色浓淡,干湿程度,然后下笔皴擦。
初学咋练,只能慢慢的进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