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已经给几位老师准备好茶点。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畅聊。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的投射,还有一句话就说,生命的状态决定了艺术的状态。”魏老师先说自己的看法:“姜哲年轻,有活力,精力充沛,所以,他的一些作品,就透着青春的活力。
我看了这些风景画,天空,海洋,森林,岩石等大自然的景象,描绘的细腻和真实,不过,最宝贵的是姜哲并不照抄与搬运大自然的景象,而是结合主观感受去提炼大自然中的某些元素并进行优化重组。
姜哲,你去写生了吗?”
姜哲实话实说:“没有,只是参照资料,进行创作。”
魏老师说道:“没有写生,能画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我很喜欢画中宁静的乡村风景以及四季的变化,光影和色彩运用细腻通透,画面生动。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可以走入到他描绘的风景中。另外,蛋彩技法的运用上,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可以找时间专门探讨一下。”
另一位老师等魏老师说完,对姜哲说道:“我看出了一些问题,你听听对不对。”
从大家开始畅聊,姜哲就一直做记录。这种态度,让老师们很满意。
“你描绘的场景,都具有显著的美洲地理环境的特色,开阔,宏大,遥远,即便没有大山大水,也是大场面的风景。画面结构稳定而平衡,内容丰满。与印象派画家省略细节不同的是,你保留了对绘画对象的细节描绘,还保留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你在色彩与对光影的描绘方面,运用了印象派那些画家的技法,又接合了一些当代的色彩研究。可惜,没有写生的基础,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或者改变。
尽管你的表现手法很好,但还是让画面有一种电影的画面感。
我觉得,姜哲你有必要去写生。一个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必然对一个艺术家风格面貌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
姜哲点头,表示认同。
“这个建议好,就是有些难办。这些画,是为了打开市场,必然要有米国文化的特色。”另一位老师说道:“我觉得,融合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
姜哲,你观摩米国绘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米国绘画虽然吸收了各国的艺术营养,但是因为文化和市场的影响,很多作品过于通俗易懂,已经接近行画。
所以,你一定要能分辨高低。”
老师们,都对姜哲的绘画提出了意见,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意见并不一致,甚至有些观点相互冲突。好在,大家只是讨论研究没有争执。
姜哲也从这些建议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观点。
他对于部分作品做了修改之后,就请汪真安排人来拍摄照片,发送给佳士得拍卖行。
几天后,汪真来到姜哲的别墅,带来好消息。
拍卖行对这批作品很感兴趣。希望尽快把所有作品运到钮约,甚至建议姜哲将一些草稿也送去,向公众展示。
汪真还告诉姜哲,佳士得对这批作品很有信心,表示可以为姜哲办一次个人作品展。
看着工作人员搬运作品,汪真信心满满,对姜哲说道:“你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在钮约举办,起点够高。”
姜哲说道:“我也没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