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9章 立在应天的庞然大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89章立在应天的庞然大物

临近傍晚,橙红色的夕阳洒下,

整个应天城都沐浴在金黄之中。

临近九月,几乎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整个应天城如同一个火炉。

大街上人来人往,

散值的官员和下工的百姓脚步匆忙,渴望逃离这酷热。

但每到府东街,他们都会停下脚步,

驻足观望眼前这个被巨大帷幕笼罩的庞然大物。

整条街道的建筑与之相比,显得小巧玲珑,

就连路对面的三层客栈,也显得没那么气派了。

不少经常路过这里的行人面露惊叹。

他们是眼睁睁看着商行一点点变大的,

只是,它长得也太快了些。

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左军都督耿忠。

他此刻站在昇平桥上,望着已被帷幕笼罩一半大街,面露惊讶。

他清楚记得,上次来时它还没这么高大。

不仅耿忠有这样的想法,

周围一些人看着前方的忙碌场景,也都有些目不暇接,频频点头。

他们是都督府的都督、都督佥事,

以及礼部、兵部、工部尚书和几位堂官。

户部李原名年事已高,一生见识广博,

各地的宏伟祭祀场所都见过不少。

但今日看到在喧闹中出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还是感到颇为惊讶。

“这这是水泥的功劳?”

工部尚书秦逵站在一旁,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没错,正是水泥与混凝土的功劳。

原本商行十分气派,如今经水泥修缮,外墙加高、立柱拆除,显得别具一格。”

说到这儿,秦逵对李至刚不吝夸赞:

“操持此事的,是虞衡清吏司主事李至刚,

他四处奔走,才造就了如今这般景象,

等吏部明年考评的时候,李大人可要美言几句啊。”

李原名点了点头:

“不错.是个能干事的,比衙门里那些整日空谈的人好多了。”

老好人兵部尚书沈溍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

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此刻他也频频点头:

“能把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工部果然人才辈出。”

“行了,老东西吹吹捧捧,站在这儿不嫌晒啊。”

中军徐司马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说道,随后一马当先朝着昇平桥走去。

“走,咱们去看看。”

都督府一行人笑着跟了上去,

李原名无奈地叹了口气,一边跟上一边提醒道:

“徐都督,您代表朝廷颜面,注意礼数。”

徐司马装作没听见。

李原名对此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招呼众人一同前去。

六部之中,吏部权势最重,礼部最为尊贵,

他一开口,众人便笑着跟了上去。

可当众人下了昇平桥,还没走到近前。

便感受到一股充满生机的繁忙气息扑面而来。

目之所及,所有人动作迅速,手脚麻利,

即便满头大汗,却依旧双唇紧闭,满脸坚毅。

不仅是那些正在进行最后装饰的工匠,

就连在其中进出卸货的雇员,心中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

耿忠与徐司马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们太熟悉这种情形了,

大军出征前后,整个都督府就是这般模样。

都督佥事张铨更是猛地瞪大了眼睛。

他看到了一个熟人,自己儿子张怀安。

此时张怀安正和几人扛着一个货架,

小心翼翼地朝商行大门挪动,

身上灰色衣衫已被汗水完全浸湿,紧贴在身上。

徐司马看到这一幕,转过头来:

“那不是你儿子吗?怎么变得这么勤快了?”

张铨呆呆地点了点头,同样疑惑道:

“是啊,怎么这么勤快了?”

在场众人纷纷翻了个白眼,耿忠更是直接出言嘲讽:

“到底是不是你儿子啊,可别认错了。”

“滚一边去,这么英俊肯定是老子的儿子。”

就在这时,手拿文书的陆云逸正匆匆赶来,

身上和头发上都沾了些灰尘,显得风尘仆仆。

他身旁的几名亲卫,灰色的甲胄也沾满了灰尘,此刻正不停地拍打。

陆云逸很快来到众人面前,

看着眼前这些大人们,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即便早就有心理准备,

但在忙碌中突然被叫出来的感觉还是很不好受。

“见过诸位都督、大人!”

众人上下打量着他,眼中闪过赞叹,

他们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谁在做事,谁在敷衍,一目了然,

而眼前的陆云逸一看就是在认真干活。

不错不错。

都督耿忠上前一步,为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堂堂朝廷大员,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你让我们这些在衙门里悠闲喝茶的人情何以堪啊。”

陆云逸笑了起来,感慨地说道:

“耿大人,等下官忙完这一阵,

把这摊子事交接出去,就轮到下官在衙门里喝茶了。”

“哈哈哈”

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他们现在都明白了宫中意图。

新上任的鸿胪寺卿已经开始梳理衙门内的各项事务,

一旦衙门的事情理顺,就会来接手商行事务,

到时候眼前这小子确实能轻松不少。

徐司马心直口快,直言道:

“你那岳父能行吗?

这么大一个商行,还牵扯城外八县的诸多村庄,实在让人不放心啊。

到时候告诉你岳父,有什么事处理不好,就来找我。

可别让本官这么多年辛苦攒下的钱财打了水漂。”

张铨见他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连忙出言反驳:

“你那一万两银子都说了多少遍了,老子可是投了三万两都没吭声!”

随后他又看向陆云逸,拍了拍胸膛:

“找我,让你岳父有事来找我,好事坏事都行,

有什么赚钱的机会,可别忘了带上本官。”

“行了行了,你们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跟小孩似的,这么点钱也好意思说。”

耿忠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了过来,

拉住了陆云逸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云逸啊,我可是投了足足五万两啊。

你说肯定能赚钱,我可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他这么一说,场面顿时乱成一团,

众人七嘴八舌地嘟囔着,让本就炎热的天气更添几分燥热。

陆云逸脸上浮现出几条黑线。

一旁的尚书部堂们也悄悄离他们远了些,频频摇头。

这时,一向尊贵的李原名上前一步,面带笑容:

“陆大人,本官听说你搞了个什么超大奖,要帮城外村庄重建?”

李原名是礼部尚书,是鸿胪寺的顶头上司,

岳父在他手下做事,陆云逸不敢怠慢,

“回禀李大人,商行确实有此打算,

而且虞衡清吏司已经做好准备,

从商行撤下来的这些工匠,会马不停蹄地去帮他们重建村庄。”

说到这儿,陆云逸抬头看向在场众人,面带笑容:

“到时候诸位大人可以看看,大明新时代的村庄是什么样子。

房子是混凝土与木材混搭建造,地面是干净平整的水泥路,

还会修建学堂、工坊,商行会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让那里成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手头有余钱的世外桃源。”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纷纷陷入沉思。

这话可说到了李原名的心坎里,

大明礼制说得再天乱坠,落实不到实处也是空话。

如今大明靠天吃饭,

一场大风大雨就能让礼部一年努力付诸东流。

要是百姓能自力更生,凭借人力对抗天时,那礼部将更加尊贵。

工部尚书秦逵也在一旁笑着开口:

“陆大人啊,今日诸位大人前来,都是来钱的,

走..进去听听你的计划,也四处看看。”

陆云逸连连点头,邀请众人戴好铁盔,向里面走去。

都督府的大人们自然不抗拒,

但六部堂官以及部堂们带上铁盔,显得不伦不类。

耿忠与徐司马毫不犹豫的出言打击!

沈溍有些受不了了,想要把头甲拿下来,

吓的陆云逸连忙上前帮他带好,

一部尚书若是在商行工地里被砸死了,那真是谁都说不清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