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些不够,还有邢岳森。
……
辰时,寒冬旭阳升起。
邢家的驴车渐缓的驶入南街石井巷,停到许家院子。
这时候,旁边的何家门咯吱开了,何娘子与何秋林一并走了出来。他们是知晓今日许黟是要去城隍庙外的义诊堂坐堂的,见着他带着阿旭阿锦上了邢家的驴车,眼睛追随着渐渐驶离的驴车,心里也荡起一层波浪。
何秋林道:“娘,今日西街邢家施粥,说米粥稠得可以沾勺,我们可要去?”
何娘子摇了摇头,往日他们是凑着去排队,今日就算了吧。
“黟哥儿在那里呢,我们就不去了吧。”她说道,转身缓步回到屋里。
何秋林不解,疑惑地跟着进来:“娘,为何呀?”
何娘子就与他说,这粥是给那些食不果腹的人的,他们家虽穷,却也不至于抢了这些人的份额。
“以往是没有想这般多,如今想到了,还再去领粥就不合适了。”
何娘子说完,让何秋林帮忙看着许家的院子。
今儿许家屋里没人,只有一条守家的小黄,还不知他们何时能回来。
另一边,许黟带着阿旭阿锦坐着驴车,还没到城隍庙外,驴车前进速度就渐渐慢下来。
外面的声音更是变得嘈杂,许黟掀起车窗帘子一角,就见外面街道多出好些人。
这些人和他一样,都是要赶往城隍庙的。
许黟的目光扫过这些人,他们大部分都是穿着打补丁的发旧衣服,老老少少,几乎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无一例外,他们的手里都拿着装粥的器具。
这器具也多种多样,有圆形土陶罐的,有开口盏形碗的,也有抱着木盆的。
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脸上都是翘首以盼的期待,显然,盐亭县历年来不成文的行善施粥活动,已经深入底层百姓的心里。
“咚咚咚——”
一阵锣声在远处搭建的小高台上响起。
许黟视线挪了过去,就看到有个穿着仆人打扮的小厮,他举着锣,敲完就大声地吆喝喊。
“安静!安静!”
喊了几声,骚动的百姓们才停慢了脚步,仰着脑袋听着那仆人说话。
仆人看着底下围上来的人们,依言照念地先报出一串感恩的话,接着就说这次邢府施粥,还另设义诊堂,只要是身体不适之人,都可前去排队诊看,不仅不用诊金,有病吃药的话,药材钱也不用花。
闻言,底下的骚动阵阵传来。
“刑老爷大发慈悲啊!”身怀疾病的人闻言,皆是感激涕零。
“刑老爷就是顶顶好的大善人,每年给城中的百姓施粥不说,今年还给我们设了义诊堂……”
“要我说这邢家还真会收买人心,也不知说的可是真的。”
“去去不就知道?”
有人这么说,其他人也纷纷挤出拥挤的人群,就想着能尽快地去到前方布棚的地方一看究竟。
此时,布棚处。
邢岳森望着排上队的粥棚,再看隔壁的义诊堂,临时搭建的木棚下方,摆放着两张长桌,长桌后面堆放着不少药材,有几个候着的学童在等着抓药。
这会儿的长桌,只其中一张桌子前坐了人,旁边另一张是空着的。
邢岳森问旁边的阿目:“黟哥儿还没到?去接的人是几时出发的?”
阿目垂眼答话:“郎君,这车把式辰时前就去接许大夫了,兴许是路上人太多了。”
他说着,在看越来越多的人,只觉得吓人,这也太多人了吧。
过来领粥的人不少,但排队看病的也不少。
只一个妙手馆的大夫根本就忙不过来。
邢岳森立即道:“派一个人前去看下是何情况。”
“是,郎君。”阿目领了命,正要挤出人群,就看到许黟带着女使小厮朝着他们过来了。
他急忙喊:“郎君,许大夫来了。”
邢岳森自然也看到了背着大包小包的许黟和阿旭阿锦。
许黟见驴车过不去,就让车把式留在原地,等人群散去了再过来。而他则带着阿旭阿锦下车,将带着的东西背上,挤着如涌潮般的人群,赶着时间过来。
这过来领粥的人比他想的多太多了。
仿佛整个县城,以及周围城郊外几里以内的几个村落的百姓都往这边来了。
“黟哥儿,你总算是来了。”邢岳森步履飞快地走过来,拉着他的袖子走到木棚前松开。
许黟无奈道:“这一路过来,驴车几乎寸步难行。”而后,他展颜地又说,“还好赶上了。”
他们两人说话时,阿目带着阿旭阿锦去长桌旁放置东西。
旁边坐着给病人看病的吴大夫,眼睛余光见到许黟,眼底多出惊讶,这是邢家请的另外一名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