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些年,我在下面兼职的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0章 数十年间行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t陈易疑惑的看向身边的小仙侍,问道:

“不是都弄好了吗,什么地方还用寿星亲自去?”

小仙侍恭恭敬敬的回答:

“回真君,寿星应当是去一善人处赐寿。”

陈易倒是好奇了,究竟是个怎样的善人?

小仙侍快步走向玉桌,拿起了上面一张字体,陈易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徐桂梅:愿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这名字好像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于是陈易将手轻轻放在那个名字上,徐桂梅的过往立刻闪现。

陈易这才发现,的确见过,这位老人曾上过新闻头条呀!

徐桂梅年轻时,就是出了名的好人;

左邻右舍谁忙不过来,只要跟她吱个声就行。

看孩子、喂猪、做饭、甚至谁家去了老人要守夜,她都爽快应承,从不讲任何报酬;

村里只要办红白喜事,徐桂梅总是第一个到场搭把手,扫地做饭,忙前忙后。

可以这么说,徐桂梅帮过全村人,几乎大家都受过她的恩惠;

甚至连隔壁村,也有不少人心怀感恩。

多年前,那时的厦铺河既没有桥,也没有船,邻村上学的孩子们不敢淌水而过河;

这时,徐桂梅出现了。

她嘱咐自己的儿子,一次又一次地背着这些孩子过河,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抵达学校;

她的善,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几十年间一直不断。

厦铺河边上有个亭子,是周边几个村村民出山的必经之地,一趟少说要走十里路;

打小在大山里长大的徐桂梅,深知赶路后对茶水的渴望;

去别人家讨水喝吧,面皮薄的人开不了口,开了口也不一定讨得到。

要是有人及时送上一壶茶,那该有多好?

时年六十岁的她,将心比心之下,默默煮好茶水,送到河边,给过往行人送去一口甘爽。

不锈钢茶缸里,盛着大半缸微褐色的茶水;

茶水中浸着一把竹水勺,已被摸得溜光水滑

简约古朴的亭子里,凉茶静静散发着香气;

喝上一口,茶香合着川芎药香沁人心脾,一扫赶路的燥热。

一年又一年,河上架起桥,河边修了路,简陋茶摊变身气派茶亭;

山里每天都有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每年3月至11月,徐桂梅那缸每天准时奉上的茶。

看起来简单的一缸凉茶,也不简单;

每天晚上,用土灶铁罐烧好水,泡上茶叶和川芎,让其自然放凉。

早上6点,准时将茶水茶具送到桥头;

晚上收工后,将茶缸和茶杯收回,剩下的茶水倒掉,茶具清洗干净。

金山脚下,厦铺河边,一壶凉茶香了35年,暖了无数路人的心;

藕塘村里,桂梅亭内,一个身影忙了35年,持续释放淳朴善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