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轻玉默默的听着她弹出来的这些曲子,这些曲调和现如今流行的音乐不同,像是很久之前从久远的时光中流传下来的一样,若是闭着眼睛听,仿佛能够让人置身到古代世界。苏知阮一曲,速度不快不慢。
刚开始她拨弄琴弦的时候,还略有些生疏,但伴随着她的动作展开,很快,一串串流畅的乐曲传了出来,她坐的很端正,琴声如泉水叮咚,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一曲终了,温轻玉为她鼓掌。
“很荣幸,能够听到这么好听的曲子。”温轻玉由衷的表示赞叹。
“愿赌服输嘛!”苏知阮笑了笑,把琴又放了回去。
经过这一首曲子,苏知阮心中的阴影也消散了些。
“我记得冻梨冻了一晚上了,不如我们下去看看怎么样!”苏知阮搓了搓手,有些期待的看向温轻玉。
冻梨是他们昨天才冻进来的,但现在温度很低,不知道能不能行。
于是两人又从3楼走了下去。
或许是因为昨天开了一次门的缘故,今天再开门比昨天轻松很多。只是门口门缝处有些许的冰罢了,温轻玉拿小铲子轻轻铲了铲,很快冰就化成冰渣掉下去了。
当门打开后,寒气依旧扑面而来。
苏知阮凑上去看了看,却摇了摇头,“看来还没好,再等几天吧。”
折腾了一上午,时间也来到了中午。
或许是因为早饭吃的比较多,所以中午两个人都不怎么感觉饿,再加上看电影时吃了不少零食,所以他们一致决定直接到晚上再吃饭。
反正待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苏知阮和温轻玉便都各自回了房间休息。
苏知阮脱掉外衣,钻到了被窝里。
刚开始被窝还有些冰冷,过了一会儿后,便被体温化开了很多,苏知阮拿着手机随意刷了刷。
现在网上的网友们全都相信了之前末世的说法,不少人都在网上感叹自己为什么不早早囤货,当时为什么非要取笑别人?
网上闹的沸沸扬扬,上面公开表示大家先待在家里,不要乱跑。
不过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玩了一会儿手机后,苏知阮便感觉眼皮有些沉重,于是她便放下手机,给手机充上了电,关掉灯,美美的睡了一觉。
因为不用工作,也不用担心做任务或是其他,苏知阮睡得很香。
到了下午6点的时候,苏知阮悠悠转醒。
她起床后,便看到温轻玉已经在厨房做好饭了。
“快来吃饭。”温轻玉看到了她,便把饭端了上去。
晚上的饭比较清淡,是清炒虾仁和家常豆腐,以及两碗米饭。
“你怎么能估算好我起床的时间?”苏知阮看着这和早上差不多的场景,有些诧异。
温轻玉把碗筷放上来,笑了笑说道,“是你醒来的刚刚好,如果你没醒来的话,我是准备去叫你的。”
苏知阮点了点头,走过去,顺手把头上的呆毛压了下去。
两人又坐在一起,开始吃饭。
照例,她在吃饭前拿起手机对着饭菜拍了一张照片。
然后把这张照片发在了苏家的家人群里。
当这张照片上传上去之后,没过多久她便受到了苏父苏母以及苏耀祖三人连番的辱骂。
不过她一概不回复。
让他们自己生闷气去。
至于苏明珠,她的手机被苏父给摔坏了,现在也没办法聊天看消息了。
苏知阮看着监控里他们歇斯底里的吼叫,而监控切到苏明珠的房间时,苏知阮发现她正蹲在地上,像疯子一样大口大口啃着自己养在床头的多肉。
而她的旁边则是一盆绿萝,看得出来这两盆植物都没有幸免她手。
苏父和苏耀祖胃口比较大,他们原本以为自己能够等到救援的到来,但谁能想到救援根本没有到来,反而是家里的食物先空了。
苏母得到的食物很少,她饿得很了,只能把头塞到水龙头底下,大口大口的喝着,也顾不上其他。
而苏父和苏耀祖还在这个家里四处搜寻有没有能吃的食物,当他们发现茶几底下还有一盘坚果时,两个人便兴高采烈的吃了起来。
很显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远远不像之前那样亲近了。
就算是再亲密,大难临头也会暴露出自己的私心来。
苏知阮看完之后,随手便把监控关掉了,吃完饭后,她自告奋勇收拾了碗筷。
温轻玉见她执意如此,也没闲着,陪她一起打下手,并且把餐桌以及阳台都各自收拾了一遍。
苏知阮洗完碗后洗了洗手,走出来躺在沙发上。
看着门外厚厚的积雪,她心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主意,“温轻玉,要不然我们把雪挖开吧。”
苏知阮说的雪,便是堆积在外面厚厚的积雪,他们昨天在放冻梨的时候,只是挖开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我都听你的。”温轻玉坐在她身边,随着她的视线看向窗外。
“每天挖一点儿。”苏知阮起身站在门口处盘算着,她皱了皱眉,“现在挖开,万一以后雪更大,又或是从极端低温转变到极度高温,到时候山上的雪多,说不定会造成雪崩和洪水,我们先把门口这些积雪给清理了。”
按照原剧情来讲,暴风雪这样的极度低温天气,应该会持久到一年。
而中途会突然回光返照那么几天。
然后就会变到极度高温。
而高温之后,又会重新回到极度严寒的天气。
如此反反复复,不少人便是被这样差距特别大的天气所导致了死亡。
如果能把门口的积雪破开一些,即便等到雪融化后又结冰了,也能有个行走的空间。
两人说干就干。
抱着强光手电筒,他们齐齐上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开始破冰。
雪太厚,也不用担心会坍塌。
一直做了两小时之后,时间来到了晚上八点半。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苏知阮看着成果,擦了擦汗,“时间还长。”
“回去吧。”温轻玉接过她手中的工具,“我们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