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4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在为中国文坛争光!主角往往最后登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有些人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掌握某一项技能。

有些人看似活了三十天,但其实他只活了一天。

著名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就曾经说过:“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重复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但无聊的重复,其实就是一场悲剧.”

透过二十四小时实时监控。

在门萨俱乐部成员,英国作家协会,以及全世界推理文学爱好者目光的注视之下。

第二十三天,意大利女侦探作家阿莱西娅率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从实时监控的别墅里走了出来。

“终于,结束了.”

清晨。

通过屋里的电脑,

作家阿莱西娅穿戴整齐,面容平静的从屋子里走出。

书写完这部自己构思了十年的作品,阿莱西娅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她整个人的状态看起来是如此之平静。

当她从别墅出来的那一刻。

如潮水的记者顿时朝着她涌来:

“阿莱西娅女士,历时二十三天,你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来自于意大利的阿莱西娅是属于文静气质的作家,她长相谈不上有多好看,但整个人给到读者的观感就是有一种淡淡的随和与恬静。

面对记者的询问。

她平静的脸颊罕见涌上一丝悸动:

“这是我迄今为止最为得意,也是最为精彩的一部推理作品,为了这部作品,我为之准备了十年。”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以后——”

“我应该都很难再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

“这本《解密》,应该是我创作生涯之中的巅峰.”

阿莱西娅是意大利的天才少女,年仅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欧洲侦探文学界小有名气,直到二十岁的时候,凭借一部讲述伦理现实的推理文学读物《神与罚》,彻底在欧洲推理文学界站稳脚跟。

二十岁到二十五岁这五年时间,阿莱西娅高产了43部声名斐然的推理作品,在世界侦探文学领域名声大噪。

她最为擅长的就是户外解密杀人。

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就曾经在动漫之中,多次‘致敬’阿莱西娅书中的经典片段。

由此,也留下了非常之经典的一句名人名言: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只要犯罪,就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当然,前提是.”

“我不是犯罪人!”

当看到这位号称是意大利侦探女王的阿莱西娅,在十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侦探大师之中,率先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青山刚昌深呼一口气,言语激动的从嘴里吐出一席话:

“不愧,是我最敬佩的女作家”

开赛第二十五天。

法国作家凯利德和瑞典作家恩格尔哈特,相继结束了自己的创作,陆续从创作房间之中走出。

不论凯利德还是恩格尔哈特,绝对都可以被称之为【犯罪推理文学鼻祖】,这两位作者在推理文学界——

非常之有地位!

凯立德被誉为‘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接班人,他是最有可能成为复刻《福尔摩斯探案集》,成为接班阿瑟·柯南道尔的存在。

恩格尔哈特则是‘变格推理流派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之中不仅蕴含着复杂且烧脑的推理逻辑,并且还十分擅长【机械降神】,在整部作品处于一种极其诡谲的气氛之中,甚至于剧情没办法推进下去之际,就会有鬼神之流突然出现,帮助主角团推进剧情.

正是由于长期研究【宗教】以及【萨满】,令得恩格尔哈特的精神状态——

遥遥领先于正常人。

仿佛是二十五天的独处生活,令得恩格尔哈特的精神状态出现了些许的异常。

他在走出创作区域之时,一边激动地手舞足蹈,还一边旁若无人的大声呼喊着:

“成啦!”

“道爷我成啦”

这状若癫狂的模样顿时吸引到了不少旁人的注意。

“为什么我感觉,这人看上去”见到这幕情景,陈涵影侧过头来,一脸狐疑地望着身边的舅舅陈丹青,“就像个精神病?”

天才,和疯子往往都是一线之隔。

搞艺术的人,哪有不疯的?

像是看透了恩格尔哈特这超前的精神状态一般,陈丹青默默点燃一支兰州:

“不必在意。”

“习惯,就好了.”

开赛第二十八天,英国本土作家亚伯拉罕,也就是之前和江海有过口舌之争的推理小说家,像是对自己的作品极其自信一般。

他从创作区域之中走出来之后,随即当着世界媒体的面,当众宣布:

“重铸英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这一次的世界推理大赛,我一定会代表英国推理文学,拿下这至高无上的荣耀”

狂,是真狂。

不过别人也的确是有着狂妄的资本。

作为英国伊丽莎白女皇盛赞过的侦探小说家,亚伯拉罕是世界推理作家排行榜单之中,长期保持在第一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超高的人气,令得他可以被称之为夺冠热门种子选手。

“我,一定赢”

没实力的人说大话,那叫装逼。

有实力的人说大话,那叫自信。

很显然,纵然亚伯拉罕当着世界媒体的面说出这种极其狂妄的话,依着他的实力,也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

伴随着一位又一位作家,不断结束自己的代表作。

赛制的进程,开始逐渐进入到倒数。

开赛第三十天,来自于日本的推理作家,也是被组委会视作为夺冠有力人选的东野圭吾,在这竞赛结束的倒数第二天——

也终于,是从别墅内走出。

宛若精疲力竭一般。

东野圭吾胡子拉碴,略带疲惫地看向面前的媒体记者:

“我应该是最后一位结束的作家对吧?”

三十天的时间,该结束的差不多都结束,再写不完的估计在剩下的时间里

应该也很难写完了?

正当东野圭吾接受记者采访,想要倾诉一下自己最近的状态:

“真的很累。”

“我每一天,都是在拼尽全力.”

正当东野圭吾想要当着镜头的面做一个完结感言。

谁料,记者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令得他愣住:

“你并不是最后一位结束的推理小说家,还有一位作家,现在还没结束写作”

还有一位?

是谁?

“竟然还有人比我还慢?”

感受着东野圭吾疑惑的神情,负责采访的记者,缓缓说出了一个熟系的名字:

“是那位来自于中国的作家,江海啊”

你要说江海在干嘛?

写作,他是真的有在认真写。

只不过,江海的写作模式就有点类似于学生时代抄作业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写完?

寒假有一个月的时间,前二十八天,整个假期都在玩,寒假作业那是一点儿都没动过,直到临近假期结束的最后两天.

直接就开始生死时速?

“给我一支笔,我还你一个奇迹.”

江海现在就属于是这种类型。

当然,江海并没有那么夸张,闭关三十天,从第十日开始,他就已经正式进入到了自己的创作状态,每天都坐在书房的电脑前,宛若彻底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一般,没日没夜的创作.

鱼子酱,不再是按照【罐】来计数,他在写作期间就再也没动过西餐。

豆角,那更是吃不了一点,江海害怕食物中毒影响到自己的创作状态。

每天早上八点钟,雷打不动的起床,然后就开始坐在书桌前写作——

一直持续到晚上的两点钟

照道理来说,每天16个小时的高强度创作,持续二十天的时间,用这种高强度并且强精力的模式来创作一部中篇小说,从时间上来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