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章 劣印快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嘶……你这书印的也太……”他连忙回头,却见那书商已经跑得不见人影。

徐光启叹口气,自嘲一笑,终于知道自己被骗。所谓快本就是蜡版油印的缩印本,印刷质量潦草不堪。

徐光启第一本翻开的就是《欧体楷书九十二发》。

余象斗的三台馆印刷《欧体楷书九十二法》成本就要五十文,这快印小本的售价却连三台馆的成本价都不到,印刷质量可想而知。

徐光启翻开书页之后就见书页上的字全部挤挤挨挨的堆在一起,甚至还有错别字,而王文龙给出的例字直接被缩到了指甲盖大小,如果是学习写字的人买去,想要跟着仿写都有困难。

如果徐光启买到的是王文龙授权的书刻绝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说白了这三本书全都是在王文龙的作品面世之后自己翻印的,而这年头还偏偏没有什么版权概念,王文龙想要维权都维不了。

这也是伴随着新技术出现之后的新问题,福州的抄书铺已经渐渐普及蜡版印刷,用蜡版印刷翻刻书籍的成本实在太低了,盗版书的生存空间瞬间扩大。

好处也有:许多过去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人家在那版印刷普及之后也有了读书的机会。

此时福州市面上蜡板印刷的劣质四书五经已经被打到每本二三十文的低价,还是朱子注述版本,中等人家基本都能买得起。

可想而知几年后福州的科举将要卷到什么程度。

徐光启看了两眼那《欧体楷书九十二法》就丢在一边,不是他想浪费钱,实在是书籍的印刷字号太小,加上滑杆上摇摇晃晃,他看了两页就头晕,怎么可能静心揣摩书法?

倒是第二本《对数计算》让徐光启很快读了进去。

王文龙抄的其实就是布里格斯的常用对数表,总共才三十二页,计算精度也很有限,但是用于应付日常的四五位数的精确度计算还是足够。

对数表这玩意儿只要多一位数厚度就得乘十,计算量也是之前的十倍,更厚的对数表王文龙没看过,想抄也没地方抄。

至于自己计算……布里格斯对数表在历史上大概算了两年,如果再多一位数的对数表,那计算时间直接乘十,大约需要二十年。王文龙自己算完时都快五十岁了,这项伟业还是留给此时更有热情的数学家吧。

而理解了对数概念之后徐光启不禁兴奋。

从和传教士的交流之中他已经理解了数学是自然哲学之母的概念,一切天文航海知识都离不开数学。

徐光启心道:“王建阳果然对历算颇为精通,看来这次福州是来对了1

到了油印作坊,徐光启在门口便问作坊里的工人:“王建阳可是在家中?”

工人见他一副读书人打扮,点点头:“王老爷就在里头。”

王文龙这时正准备出门,突然接到了徐光启的帖子,打开一看“徐光启,字子先”王文龙不禁好奇。

这位可是未来的大明阁老,只是不知道此时他怎么会找到福州来。

王文龙连忙出来迎接:“幸会幸会,在下便是王文龙了。”

徐光启看他模样好奇问道:“建阳此时可是要外出做事?若有打扰,我明日再来。”

王文龙笑着说道:“外出去找商人谈点事情。”

“商人?”

“最近福建正在推广救荒的地瓜,农民们收了地瓜不好交税,所以我想联系商人,看能否打通卖地瓜粉的渠道。”

徐光启正是喜欢这种实际上有利于民生的事情,闻言颇为好奇,于是主动要求跟着王文龙一起出门。

王文龙先带着徐光启一起去了布政使司衙门,同众人介绍了徐光启的身份。

听说徐光启是个举人,大家也都自然觉得他是王文龙的朋友。

而徐光启则对王文龙这热情的态度颇感觉亲切。

接着王文龙就对众人分派工作:“今天经纶、景南,你们去跟文人大户接洽,我则去找商人,看有没有人愿意做这地瓜粉的生意。”

“哪怕是小商人小生意,咱们也可以让他们来尝试,千万不要轻视了。”

陈经纶、邓志谟全都点头表示明白。

商量好分工王文龙带着王平保走出衙门,徐光启跟在后面奇怪问道:“建阳,像你们这般推广新东西能有作用吗?”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