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上他只根据兴趣游览了太湖、泰山、雁荡山等少数地方,也没有留下游记。
徐霞客的母亲对此是全面支持的,给徐霞客筹措旅行的盘缠,为他整理衣箱扁担,这次出游母亲还亲手给徐霞客做了一顶远游冠。
在家庭的支持之下,徐霞客轻松不少,但他还没有确定自己将来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主要原因是旅行家这个职业很难为此时人所接受。
徐霞客后来立志走遍名山大川,自述的原因是考察地理书上的错误,他也确实纠正了许多古代水利书地理书的谬误之处,但其实考证谬误只是借口,徐霞客的内心向往着的就是单纯的冒险和旅行,他希望接触新事物,希望每一天都在不同的风景中醒来。
徐霞客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解释自己这种看见新鲜事物就会兴奋的感觉——大概本时空只有王文龙能够准确描述,徐霞客就是一个早出生了三百年,而且极有写作才华的旅行博主。
当徐霞客看到边疆理论的内容:在对边疆的探索中会迸发出新想法和新感受,这一说法,瞬间就觉得与王文龙心灵相通。
徐霞客读到此处激动的直接站了起来——虽然又因腿疼而呲牙咧嘴的坐下,但依旧不减激动之情。
这简直是为他而创的理论!
费小半个时辰阅读边疆理论的演讲稿后,徐霞客已经成为了边疆理论的信徒。
他觉得王文龙讲的太好了,一个文名就是应该对外探索去求新求变,天天守在一成不变、守旧的文明核心区,是不可能有发展的!
徐霞客不禁忍着脚疼走到自己的背囊前,拿出文房四宝,将药农给他倒的水倒了几滴到砚台中,开始磨墨,他第一次有了倾诉的欲望——不是写游记,而是写政论鼓吹边疆理论!
在开拓中求新求变的边疆理论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简直是在替他说话一样。
然而像徐霞客这样生在思想开明家庭的怪胎还是少数,大明的大多数士人都有守土重迁的思想,王文龙的边疆理论那满满的开拓意味,对他们的价值观无异于一次冲击。
当初和王文龙一起成为龙和盛公司董事的“天下第一直臣”袁可立都受不了王文龙的边疆理论,在《江南丛谈》上发文表示:
“王建阳近日之言,论及边疆与创新关系,颇有其独到之处……然而其演讲末尾,鼓吹一切新事物源于开拓,终于难掩真实意图,实则为开海而鼓吹也……开疆拓土,是马上所得,俗语言马上取天下不可马上坐天下,古之君王开拓新土,无不求鸿儒老臣稳妥经营,何来全用新思想之说?且领土不断开拓,颇有鼓励擅开边衅的意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