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惊呆!居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尼古拉斯也有些结巴,“一般来说,导演剪辑版不应该在电影上映之后再放出来吗?”
安森笑容满面,“又或者是在dvd发行的时候再捞一笔。”
“不,我们不打算这样。我们准备配合电影做些不同寻常的尝试。”
“电影叫做‘蝴蝶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所面临的结局全部都是自己每一个选择累积起来形成的局面。”
“电影,也是如此。”
“事实上,我们一共剪辑了五个不同版本的结局,这些版本——包括今天首映式的导演剪辑版,将全部打乱顺序,投放到各个影院。”
“也就是说,你们能够看到什么版本,全看命运。”
嗡。
空气,在翻涌,周围一圈全部陷入冲击和震惊之中。
前世,“蝴蝶效应”票房表现不俗,北美五千七百万美元、全球九千六百万美元,对于一部制作成本只有一千三百万美元的作品来说,可谓表现不俗,所以新线影业才制作了续集,不止第二部,还有第三部。
然而,就事论事,单纯从收益数字来看,扣除杂七杂八的分红以及宣传成本之后,“蝴蝶效应”只小赚了一千万美元左右;真正让新线影业心怒放的,还是后续dvd的销售和租赁,那才是大头。
换而言之,电影在院线放映的影响力终究有限,后来依靠口口相传的口碑赞誉,成功在影碟市场虏获影迷的芳心,成为经典。
所以,这一次,安森一直在想着,一部优秀电影应该如何在宣传阶段就打开局面呢?
当然,安森知道自己的想法非常大胆非常冒险——
99.99%的电影,上映的时候都只有一个版本的结局,不管是导演剪辑版还是dvd收录版,那都是后话,因为发行公司不希望观众进入电影院看到不同版本的作品,以至于观众陷入困惑,继而引发争议。
后续版本,则是针对死忠影迷的特供版本。
比如扎克-施耐德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行导演剪辑版,试图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上映版本的糟糕辩解。
在上映期间,一致性、标准性、统一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安森认为“蝴蝶效应”这部电影的自身特性,允许他们冒险一次,打破第四墙,把电影里的蝴蝶效应延伸到现实生活里——
每个人可能看到的结局都是不同的。
这,是一个噱头,能够让真正的狂热观众们趋之若鹜。
在这里,存在巨大失败风险,安森也坦然接受;但安森认为,从前世的轨迹来看,“蝴蝶效应”在上映期间以及dvd发行期间,它始终是一部针对科幻影迷的作品,只有真正痴迷科幻理论和架构的影迷才会深入剖析整部电影。
换而言之,从一开始,电影的目标群众就应该是这部分影迷。
那么,不如彻底放弃电影实现全面年龄层大受欢迎的幻想,铤而走险地瞄准目标群众,精准投放?
如果失败了,那么安森坦然接受;但如果成功了呢?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看着周围震惊的表情,安森就知道,至少话题性已经具备了。
尼古拉斯瞠目结舌地看着安森,“你的意思是,电影院也不知道?”
安森轻轻耸肩,“至少第一轮放映的时候是这样。第二轮放映,电影院已经知道了拷贝内容,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但第一轮放映,我们将全部保密,随机运送,就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拷贝前往什么电影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