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下雪天的《一剪梅》
郑广鸣一嗓子让观众们都乐了。
“吓得我一激灵,我还以为上课了呢。”
“嗨,上课上习惯了,我差点喊老师好。”
“怎么把这位大神也请来了啊?”
“诺言面子确实够大。”
连续两次合作《千里之外》和《那片海》之后,郑广鸣名气超越巅峰时期。
这个老派艺术家,一下子蹦回到观众的视线里。
大家这才发现,这个当年的玉面小生,实力居然这么强。
如果不是诺言机缘巧合之下请他出山,恐怕大家早就忘了他是谁。
郑广鸣也有点感慨,这怎么还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都到了退休的年纪,居然还能再次体会到万人瞩目的滋味。
“谢谢,谢谢大家,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诺言的新歌,叫做《一剪梅》,希望大家喜欢。”
郑广鸣声音很温柔,温文儒雅,当老师久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观众们哪享受过这种待遇啊,顿时就受不了了,纷纷给他送上掌声。
《一剪梅》,小哥费玉清的经典作品,发表于1983年,距今四十多年时间,依然深受大家喜爱。
2015年,沈腾电影《夏洛特烦恼》多次使用《一剪梅》作为bgm。
《一剪梅》也从此成为海王袁华的出场音乐。
此时,舞台上音乐已经响起来。
笛子的声音,清脆,悠扬,又带着一丝悲伤。
郑广鸣还是穿着一身白色西装,显得温文尔雅。
他微微抬起头,轻声唱着。
“真情像草原广阔,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
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很老派的唱法,但老派并不代表不好听。
歌曲的唱法因歌而异,郑广鸣一开口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舞台上特效也做的很逼真,一轮残月下,数枝寒梅鲜艳夺目。
灯光效果也很朴素,一束光打在郑广鸣的身上
观众们都觉得恰到好处。
“这歌好听啊!”
“郑广鸣这种唱法,太少见了,没想到居然这么好听。”
“诺言真是鬼才,他是怎么把郑广鸣这种宝藏挖出来的?”
准备去睡觉的老年观众们又坐下了。
如果上来的是个他们不认识的年轻人,兴许他们就睡觉去了,结果是郑广鸣。
那不行啊,郑广鸣可是他们的回忆,代表着美好的青春。
再看会吧,也不差这几分钟。
就像那首《那片海》一样,孙明城等的儿都谢了,等的海儿都哭了。
本来准备靠着接下来的节目挽回观众,然而事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
流失的观众,回不来了。
魔都卫视就像贪婪的巨兽,把所有准备偷偷瞄一眼的观众一口吞了下去。
丸辣。
全丸辣。
马桶台痛心疾首:“你好好当你的教授不行吗?非要跑出来蹚浑水!”
“诺言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前些年怎么请都不出来的郑广鸣居然也能请出来?”
“不造啊!听说郑广鸣连出场费都没要。”
各个台的领导们人都麻了。
千算万算,没算到还有个郑广鸣,他怎么总有招啊!
这尼玛没法玩了。
他们也有明星,比郑广鸣名气强十倍的明星,实力有,人气也有,可就是干不过郑广鸣。
郑广鸣字正圆腔,一字一句都让人感觉很舒服。
“真情像梅开过,
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
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伴奏其实很轻,笛子的声音占据主导,让整首歌显得很素雅。
不吵不闹,唱歌清清楚楚,老年人最爱这种音乐。
不看歌词也能听得清,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就能哼哼。
歌词画面感也很强,好像真的看见了冬雪覆盖下的梅,在一片洁白的雪中悄悄地露出一个红色的身影。
鲜艳明亮,如同春天到来。
许诺家里,老妈满足地叹了一口气。
“真好听,就是这种感觉。”
老许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也觉得这歌不错。
上了年纪的观众们听得很陶醉。
“看看,这才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唱法,怎么样,好听吧?”一个老爷子骄傲道。
年轻人也不肯认输:“好听,不过写歌的可是我们年轻人,这是诺言写的。”
“嘿,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诺言他妈就喜欢郑广鸣。”
年轻人:“……有种被骂了的感觉”
这样的对话还不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
郑广鸣是上一代人的潮流,诺言是这一代人的偶像。
当老一辈的偶像,跟新生代的偶像强强联手,大家才见识到到其中的奇妙反应。
新歌+老派唱法,年轻的作曲大师跟年迈的实力歌手,效果出类拔萃。
魔都传媒大学,一群学生放假了也不回家,专门聚集在体育场上看跨年晚会。魔都卫视也很懂学生,直接在体育场直播跨年晚会。
学生们快乐很简单,节目好看就鼓掌就欢呼。
结果一个多小时下来,现场笑声就没停,手都要拍肿了。
掌声在郑广鸣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