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路在何方?戏曲该怎么办
京剧,一直都被称为国粹。
只是这个国粹,不怎么被年轻人认可。
不被认可的国粹,还是国粹吗?
一直以来,对于京剧的看法,网友们很容易分成两个极端,爱的不行,或者毫无感觉。
其中毫无感觉的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原因在哪里呢?
京剧,离时代太远了。
艺术不能离时代太远,必须要要学会跟随时代一起创新。
脱离群众艺术,不叫艺术,迟早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里。
年轻人听不懂京剧,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去了解京剧。
电视机里,歌手用说唱的形式,给出了京剧没落的原因。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破案了,方言就是阻碍京剧进步的原因之一。
当年伟人也曾因为一口塑料方言,在北大图书馆遭受冷遇,京剧也面临这样的困境。
京城一个老人本来还是一脸乐呵地看着电视。
他是戏曲协会副会长,戏曲名角,陈兴昌。
他看的正好是魔都卫视。
不过听到这两句,他一下子严肃起来了。
这两句话听上去有点键盘侠的意思,实际上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爸,你别听他们瞎说,方言怎么了,别人听不懂方言,本地人能听懂啊!”
老人摇了摇头:“本地的年轻人真的听得懂吗?他们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学的都是普通话,学习,生活,工作都是普通话,让他们去理解拗口的方言,本来就是一个问题。”
儿子还想反驳,老人抬了抬手,“你没发现已经没有年轻人看戏了吗?”
年轻人不说话了,他当然发现了,只是不希望让父亲失望而已。
戏剧,是他一生的努力,现在有人告诉他戏剧不行了,他怕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隆格里格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一针见血。
京剧的艺术形式,在当年流行,但是放在现在,已经明显落后于流行音乐。
别人的乐队伴奏,钢琴大提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唢呐电子琴,五八门,应有尽有。
差距太大了。
乐器越多,声音越立体越丰富,表现的层次感就越强。
而京剧呢?还是老一套的锣鼓。
这是他们的特色没错,但流行音乐也可以加上这种特色啊。
陈兴昌不是老古董,他也听流行音乐。
去年的《赤伶》让他一下子就打开了眼界,戏曲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但这不符合他的目标,因为《赤伶》本质上是流行音乐,只是吸收借鉴了戏曲唱腔和元素。
在他看来,这是本末倒置。
今天听了这首《说唱脸谱》,对他的触动很大。
过于京剧,真的需要与时俱进了。
否则等待京剧的下场,就是被流行音乐借鉴吸收以后,京剧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电视机里,说唱结束后,戏剧又开始了。
舞台上的角们,在音乐里动了起来。
然而在陈兴昌眼里,却是那么悲凉。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角们一边唱,一边把孩子们团团围住,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生气地发出叫声。
像极了放不下架子的京剧大师们对流行音乐的无端指责。
《赤伶》出来的时候,有人直斥这是糟蹋传统文化。
其他戏曲歌曲出现的时候,总有人说风凉话。
他们却没想过,被他们说是糟蹋京剧的歌曲,又给京剧带来了多少关注度。
只可惜受到歌曲影响的年轻人,怀着好奇心去看京剧表演的时候,却被直接劝退。
听不懂,太吵了。
跟《说唱脸谱》里唱的一模一样。
陈兴昌觉得自己有必要找诺言好好聊聊,京剧的路到底在哪里。
戏剧之后,又是一段说唱,这种形式太少见了。
说唱被视为外国文化,戏剧是国粹,怎么这么组合呢?
年纪大的观众们定住了,年轻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我爷爷生气说我纯粹这是瞎捣乱,
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
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
一个劲的来称赞。”
不少老年人都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们想说的话啊。
每次唱大戏的时候,都有不少外国人听的如痴如醉,多好的节目啊,不能瞎糟蹋。
“生旦净末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
你不懂戏曲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