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二泉映月》的震撼
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
这首《二泉映月》开头拉出来一种叹息的感觉,那是一种凄清感伤,孤寂落寞的味道。
不同于一般二胡曲子里的凄凉,这支曲子展现出来的意象更加辽阔。
张听兰屏住呼吸,静心聆听。
马绍辉也不再闹腾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年轻的时候他是大师没错,不过这么些年一直到处玩,技巧上再也没能更进一步反而有点退步。
不然他也不会把徒弟叫过来帮忙。
这小子确实有点东西,至少水平在他这个年纪称得上数一数二。
《二泉映月》以叹息开头,随着音乐的继续,又像是被风吹过一样。
凉嗖嗖的。
清明时节,气温本就不高,秋雨过后空气也凉凉的。
《二泉映月》把这种凄凉的氛围渲染得更加强烈。
曲子第一部分,像是在讲故事,热闹的公园里,好像只剩下拉二胡的人。
天地苍茫,人潮汹涌,而演奏者孤零零地坐在那里,更显得孤独。
但直到这里,音乐还是比较淡然的。
接着音乐就开始变了,节奏变得激昂起来。
很多人都以为《二泉映月》是一首很悲伤的曲子,其实并不尽然。
悲伤的那一版并非原版,其实代入阿炳的视角就很容易理解了。
作为一个街头卖艺的瞎子,阿炳在接到录制邀请的时候,会是哭哭啼啼心如死灰的状态吗?
显然不会啊!他的原版曲子,其实是有开心在里面的,一种他的音乐终于有人欣赏了的快乐。
悲伤的曲调,略有欢快的旋律,曲子中的豁达、悲愤、悔恨、淡然交织在一起,这才是《二泉映月》。
改编的《二泉映月》也好听,只不过他并不是阿炳当初拉这支曲子的心情,新版太悲伤了,听得人潸然泪下,像是一支全新的曲子。
许诺拉着二胡,马绍辉脸色都黑了下来。
感情这小子还藏着呢!
自己输得不冤啊。
就算是拿出全部实力,估摸着也就跟这小子差不多。
马绍辉有点挠头了,他是见猎心喜,试试小伙子的水平,后来觉得水平挺高,就打算让自己徒弟过来看看,看看有没有培养的价值。
结果他倒好,直接给徒弟拉懵了。
马绍辉瞥了一眼听得无比认真的徒弟,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妖孽。
《二泉映月》拉到最后,一种在压抑与沉默之中的爆发出来的淡然展现出来。
这种淡然不是妥协,这是一种对命运抗争以后的看淡,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二泉映月》在这样复杂的情感交织之中达到了高潮,一声沉重的低音,像一只大手,把众人拽回了现实之中。
观众们这才如梦苏醒。
眼前还是熟悉的景色,熟悉的公园。
《二泉映月》就像是在讲故事,把他们带进了主角的人生经历中。
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好!”
观众开始使劲鼓掌。
张听兰一脸震撼,“小许,这支曲子是你写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文抄公,许诺答应得毫无心理障碍,“没错。”
“太厉害了!”张听兰美目中异彩涟涟。
“你老师是谁?”
许诺摇头,“我没有老师。”
张听兰问的自然不是学校里那种老师,她问的是真正的老师。
也就是师承何人,比如张听兰的老师就是马绍辉。
这种师徒关系,比学校里的老师不知道密切了多少倍。
其实直到现在,师徒值依旧有存在的意义。
学校里的是普适教育,讲的都是基本的东西,主要是要所有学生都能听懂。
但是听懂跟精通,中间还差了很多层次,拜师学艺,就是弥补这个巨大鸿沟最好的办法。
不是老师不想在课堂上教,一来是是课堂上学生水平不一样,没办法细讲。
二来嘛,老师也不会把自己珍藏的技术就这么轻易讲出来。
张听兰问他老师是谁,就是认为他肯定是有老师教。
这是对他水平的认可。
许诺的回答,让马绍辉炸毛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真不是。”
马绍辉冷笑两声,“让我猜猜,是王老头的徒弟?还是赵老头新收的弟子?”
许诺摇头。
“或者说陈老头?”
“您就别费劲了,都不是。”
“嘿,除了这几个人,我还真不知道拉二胡的老家伙们谁有这个本事教出你这么个怪物来。”
“真没老师?”张听兰仔细打量许诺。
“没有。”许诺否认得很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