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章 谁蛊惑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96章谁蛊惑谁

“无需如此。”

卫青看了咸宣一眼,指了指邻座的位子,“坐下用宴,我自己来。”

“是。”

咸宣应了一声,坐回自己位子,但看他那时刻准备着再次斟酒的架势,卫青就知道自己白费了口舌。

此刻。

在这【春风楼】二楼最好的一处雅间内,太子刘据作为宴会发起者,坐于主位。

左侧是卫青,咸宣。

右侧是霍去病,霍光。

今日这场宴会,本是刘据为了答谢咸宣,之前在张汤一案中,人家多次卖面子,他不能没有表示。

要宴请咸宣,就得把舅舅卫青也一并请来。

须知道。

人家咸宣能卖太子宫面子,主要是冲着卫青,要答谢,肯定不能绕过中间人呐,否则就是不讲规矩……

请了卫青,霍去病自然不能落下,霍去病都来了,小霍是不是也得让让?

正好。

他们一起来,跟咸宣认识认识,也算扩充人脉。

只是左内史在宴席上,尽顾着服侍大将军用宴,没能体会到太子殿下的良苦用心……

咸宣,河东人士。

初为河东郡小吏,某一天,他机遇到了,恰逢大将军派人去河东郡买马,见他勤勉能干,提了一手。

随即。

咸宣直入京城,多年后,官居左内史……

大汉的官员选拔制度就是如此奇妙,只要有能耐,商人能当大农丞,小吏也能一步登天!

诚然。

征辟制、察举制有利有弊,只是此事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暂且不提。

说回宴席。

卫青见咸宣不听劝,索性放下酒盏,不喝了,看向正在和霍去病笑谈的太子,“张汤一事,殿下可留有隐患?”

闻声,屋内闲谈渐止。

刘据正色道:“舅舅放心,此事上,我大多是顺势而为,并没有留下什么隐患。”

卫青微微颔首,“那便好。”

之前三公争斗,他依旧秉承着事不关己、沉默不语,但不说、不参与,不代表卫青看不清。

对于张汤的下台。

事后一琢磨,大将军也就明白个七七八八。

他现在问刘据,就是在确保自己这个‘东奔西走’的外甥,没有触陛下的霉头……

此刻两人的谈话,比较隐晦,但屋内几人都听得懂。

霍去病挑了挑眉,接过话头,“我倒是认为殿下做的没问题,麾下宾客来求,如果漠不关心,以后如何服众?”

“如何吸引他人来投?”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有些事情,该注意还是得注意。

事关陛下谋划,不宜说太多。

消解了心中疑虑,卫青适时扯开话题,刘据等人也默契的绕开此事,觥筹交错声再起。

不谈正事,自然谈回闲事。

说着说着。

大伙就说到了刘据整的新酒楼上。

长安百姓不知【春风楼】背后老板是谁,但在朝堂上层,这并不是一个秘密。

太子把自己身边的小太监推出来作挡箭牌,有遮掩的意思,却不多……

一看炒菜,再一打听‘魏’东家。

没跑了。

准是太子弄的!

“我见此处规模颇大,殿下不像是闹着玩的。”卫青疑惑道:“太子宫缺钱?”

舅舅这一问,问到了外甥的心坎里,刘据调门都高了几度,“缺啊!怎么不缺!”

就是为了捞钱,他才费劲巴拉的弄酒楼。

高级酒楼!

此处的高级,倒不是体现在装修上,先前说低调奢华有内涵,仅仅是套话,其实也就规模大,装修雅致一些。

外在上。

刘据没有弄里胡哨、超出这个时代认知的东西,真正体现高级的,是内里的招牌,炒菜!

诶。

别看这玩意儿刘据弄起来容易,未央宫也学了去,甚至是与太子宫交好的大臣,府上都有学。

可是,皇帝、太子、大臣们能学,不意味着,寻常百姓家也能这么搞。

一来。

冶铁工艺与经济水平,尚不能支持家家户户一口大铁锅。

二来。

油脂也是个问题,炒菜肯定离不开油,眼下人们获取油脂主要是以动物油为主。

但猪、牛、羊,皇宫里能天天杀着吃肉、炼油,平常人可不行,想要每一道菜都带油水,对百姓来说,很难。

之所以说了这么多难处呢,其实是想铺垫一个现象,春风楼的价格,很贵!

如果再加上点与太子宫似有似无的传闻,那便是——

非常贵!

刘据在交代魏小公公开办春风楼时,已经明确指定了目标客户,“专挣有钱人的钱!”

长安城可能缺任何东西。

唯独不会缺有钱人。

春风楼开业时,有奔着稀奇吃食来的,有奔着太子宫传闻的,更有甚者,清楚背后东家是谁,专门来捧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