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香江:从1978年开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4章 为置地集团寻找接班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44章为置地集团寻找接班人

赚了,林浩然这次的投资,可谓是赚翻了。

他投入置地集团的资金,前前后后不过是30亿港元左右。

然而,置地集团如今将近是按照物业价值来算,就值两百亿港元以上,这不是赚疯了,是什么?

也难怪未来会有这么多的华资大佬觊觎置地集团。

这么优质的地产企业,谁不想得到?

当然了,如果置地集团还继续这么盲目投资下去,也是有很大风险的。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置地集团到1982年9月香江地产危机爆发的时候,已经欠下150亿港元的债务。

而这些债务,自然都是要还的。

而到了地产泡沫的时候,就算他拥有再多的地产物业,也很难变现,就算变现,也需要割肉卖,这种情况就是血亏。

可血亏也没办法,毕竟需要还债!

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候的置地集团可谓是陷入了重重的危机中。

也得亏此次房产危机仅仅两年就逐渐恢复了,要不然就算凯瑟克家族重新执掌,估计置地集团都难以熬过这个危机,最终有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的风险。

如今,林浩然已经执掌置地集团的生死大权,自然不会让他出现这种情况。

看着眼前这些策划书,林浩然知道,是该建造为置地集团寻找一位能力出众的执掌人了。

置地集团太庞大了,比万青集团还要庞大很多,他这种企业管理菜鸟,根本不知道从何搞起。

虽然他知道自己要阻止置地集团继续盲目扩张下去,可总得有一名管理者,一名能够将置地集团管理得妥妥当当的管理者,而他,只需要在背后主持大局,发现什么问题,及时出面阻止便可!

可置地集团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又有谁能担任这个角色呢?

林浩然熟悉的,或许就是李加诚那几位大将了。

未来的霍健宁可以,不过如今他还没成长起来,如果把霍健宁调派过来置地集团,他如今更适合当一名总经理助理,而不是总经理。

既然霍健宁不行,还有一位,林浩然比较熟悉的是那位当过雇佣兵的和黄大班——马世明。

前世,林浩然曾读过一本书,名为《马世明战地日记——从悍将到商界巨人》。

这本书是马世明的自传,林浩然读后深感震撼。

马世明是一位充满智慧与勇气,兼具坚毅品质、不懈奋斗与自我提升的男人。

他在商界取得的辉煌成就,无疑归功于他那卓越非凡的个人素质。

不过,这位李加诚未来的大将,如今好像不在香江。

按照他对马世明的了解,他应该是刚刚从怡和洋行离职,准备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合资成立了自己的金融公司davenhaminvestments。

就是不知道如今对方准备得怎么样了。

马世明,绝对是一名企业管理才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人物,就连任正非先生都称他为人生导师。

所以,如果置地集团乃至怡和洋行由马世明执掌,林浩然绝对能够放心。

不过,林浩然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他如今的行踪不了解!

不过,想要联系上他,难度应该也不大。

毕竟,马世明才刚刚从怡和洋行离职不久。

除了马世明之外,林浩然还有一个人选。

他就是和记黄埔原来的大班韦理先生。

韦理先生的才能十分出众,这也是他被誉为“公司医生”的原因所在。

那么,何为“公司医生”呢?简而言之,就是擅长解决企业问题,特别是那些亏损严重的企业。

一旦请他出山担任企业领导者,往往能够迅速实现扭亏为盈。

正因为有这样的本事,韦理在1975年时被以汇沣银行为代表的和记黄埔董事会慧眼识珠,聘请为和黄大班。

结果不负众望,仅仅两三年间,原本深陷亏损泥潭的和记黄埔,在韦理的带领下成功实现了盈利。

和记黄埔与怡和洋行都是四大洋行之一,虽然怡和洋行的规模相较于和记黄埔更为庞大,但两者同属一个量级。

既然韦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原本病入膏肓的和记黄埔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么他对于管理置地集团甚至是怡和洋行自然也是游刃有余的。

所以,从这些来看,韦理很显然也是非常适合的一个人选。

这么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李加诚为什么会将他赶走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