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9章 歼8之父亲至,人却被李校长送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拿着围巾的谢威到了杜国旺家里,看到谢柔又趴在暖和的炕上做积分题,无奈摇头。

谢威让谢柔试试围巾合适不,谢柔随手接过来,胡乱把围巾缠在了脖子上,看都没看谢威,说了句“好看,试过了,别打扰我学习”,就又继续做题。

“这丫头,留在这边,不是好事啊。”

看到谢柔这样子,谢威惆怅起来。

可别学成了书呆子。

这几天天气骤降,白天气温都已经零下五六度。

谢柔整天都不出门,趴在炕上学习。

过分的是,每天三顿饭,梁红玲都亲自给谢柔送回来。

工作忙,送不了的时候,就吩咐梁红斌或杜国旺送……

~~

王征不在,杜国旺都自己吩咐谢威给谢柔送饭。

短短半个多月,谢柔的脸,肉眼可见地圆了。

“给你二妹买的啊?谢威啊,哈城这冬天,实在太冷,一条围巾也不管用啊。我这裹着军大衣,在外多呆一会儿,就觉得冻僵了……要不,还是让谢柔考巴蜀大学吧,实在不行,去中科大也行啊,那边冬天没这么冷……”

一见到谢威,谢建国又开始抱怨。

蓉城冬天最冷的时候,白天都不会降到零下。

晚上气温降低到零下,每年也就那么几天。

“谢柔的我给她了,那丫头在炕上都懒得动。”

谢威没理会老头的抱怨,“我给我妈买的,明天我去沪市,不知道你回家时能不能赶回来,你帮我给妈带回去。”

谢威把折好的围巾递给谢建国。

“用得着你浪费这钱!老子回去给她买!”

听到儿子说是给刘梅买的围巾,谢建国黑着老脸训斥儿子。

他就没想起过要给刘梅带礼物回去。

谢厂长这么多年第一次出远门,没经验。

结果儿子这行为……

“爹,这是我当儿子的一片心意。你要过意不去,给我妈买件貂皮大衣带回去,那比大袄轻便,保暖效果还好,穿起来也好看,整个蓉城估计都找不出几个有貂皮大衣的。”

谢威知道老头是因为他自己疏忽才如此。

谈情商?

谢建国要是有情商,当年也不用把自己搞伤才把儿子从知青点弄回来。

能把老娘忽悠到手,一方面是靠着他曾经技术员的身份,另一方面就是巴蜀男人共同特点:勤快、听话。

百货商店谢威看到了挂着的貂皮大衣,价格都不敢问。

通过杜国旺,谢威才知道,五六十年代,国家就开始发展水貂皮饲养业,在五十年代引进苏联种貂,貂皮大衣属于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国内很少有。

谢威记忆中流行穿貂的东北,现在出门,几乎看不到穿貂的人。

那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一件貂,好几百,一个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都买不了一件。

貂皮大衣,虽然不如羽绒服轻便,保暖效果比羽绒服要强不少。

从谢威来到这个时代开始,刘梅连饭盒都不让他洗。

刘梅对儿子,可以说是做到了一个母亲所能做到的一切。

谢威自然希望给刘梅最好的。

他现在的身份,实在是不适合给刘梅买貂。

“那是老子的事,要你管?”

谢建国气急败坏地看着儿子,“赶紧滚!明早上老子就不送你了。”

对于暴躁的老头子,谢威笑笑,转身回了学校。

第二天一早,谭和平亲自开车送谢威跟于国峰两人去车站。

“谭主任,您这招生办的现在抢小车班的工作了?”

谢威打趣着谭和平。

“你以为我愿意来啊!学校今天有重要领导来,小车班有人请假,其他人到车站接人了。”

谭和平没好气地回答。

小车班接谁,招生办的人不清楚。

让招生办副主任兼任司机去接来学校考察的同志并不合适。

送谢威跟于国峰,就没问题了。

学校会开车的工作人员很少,谭和平在抗美援朝时就是汽车兵,从部队转业,留在了哈工大从事后勤工作,一步步升到了招生办副主任的位置。

反正兼职司机的事情,他没少干。

“那是学校的车?里面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啊!也不知道是不是上级部门的领导来考察……”

吉普车去火车站的路上,刚走一半,就看到学校的另外两辆吉普车往学校方向而去。

整个哈工大,就3辆老旧的吉普。

谢威对学校的这几辆车很熟悉。

透过车窗,谢威见车里坐的都是穿着四个兜的干部,感慨着。

如果上级领导来视察指导工作,以李校长的性格,应该能要一笔经费吧?

“兄弟单位的。上级领导,李校长肯定会亲自接。”

于国峰笑着说道,“不过现在,不到万不得已,上级领导不会来咱学校。”

从李瑞当了校长后,就没有上级领导愿意来学校视察了——不留下点什么,走不了!

车子离火车站入站口还有老远,谭和平就让两人提着旅行包下车。

丢下一句:“回来时提前拍电报,我来接你们。”

油门一踩,车子就转弯走了。

“老谭很着急啊?”

看着谭和平着急忙慌地离开,谢威诧异。

接触不多,也算了解。

谭和平不是急性子。

“学校准备安排招生办的人到各省会城市对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摸底……”

于国峰看着远去的吉普车,笑着解释。

“啊?”

学校准备开始抢人了?

这怕是会开一个很不好的头啊。

“让学校领导做出这个决定的就是你跟谢柔,你说老谭能对你没意见嘛!”

谢威还没反应过来时,于国峰又补充了一句。

“这关我什么事?”

谢威更是疑惑。

学校要抢人,跟自己没关系啊。

“学校在东北有名气,外地没啥名气,跟我没关系吧?成绩优秀的学生眼中肯定只有中科大跟清北……”

中科大,在这年头很多人心目中,地位比清北更高。

“就因为这样,才需要招生办出去啊!你可能不清楚,今年整个巴蜀,报考学校的一共不到20人,唯独你一个人达到了录取线……”

不是吧?

谢威听到这话,一脸不可思议。

整个实验班,好像只有7个人是东北的,哈城本地一个都没有,其他全部来自全国各地。

貌似这么长时间,也没听到过巴蜀口音?

“丢~怎么这么冷!非得冻死在这边不可。我把家里毛衣跟最厚的外套都穿上了,还这么冷!”

谢威跟于国峰两人聊着招生办的事儿,往进站口走去时,耳边传来了一个腔调怪异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过去,一名四十出头、国字脸,深蓝色中山服里穿着高领毛衣的中年汉子,正一手提着旅行包,一手紧紧抓着衣襟,浑身冻得不停颤抖。

牙齿咬得咯咯响。

“厂长,咱得先想办法搞件军大衣啊。我也穿上了最厚的衣服,冷气直往衣服里钻……这鬼地方怎么这么冷……”

中年人身边的年轻人哆嗦着回答。

目光四处搜寻。

看着两人的窘境,谢威再看看自己跟于国峰两人身上裹着的厚重军大衣,不由庆幸当初到的时候还不是那么冷。

谢柔到的时候,王征又带着军大衣接站。

“走吧,很多南边来的人,对咱们这边不太了解……”

于国峰的话,揭示了这种情况很常见。

“那怎么办?”

谢威诧异地问道,“这零下几度的天,不得冻坏人?”

看着两人哆嗦着,谢威担忧地说道。

这年头资讯不发达,南方人很难对东北的冬天有直观的认知,准备不足,来了才发现冷,也是正常。

可问题是看着两人挨冻?

“旁边百货商店有军大衣,没有布票跟票,拿着工作证跟介绍信可以从商场租军大衣,走的时候,把衣服退回去就行了。”

还能这样?

谢威还真不知道。

想想倒也明白:哈城属于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城市,工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每年从全国各地到这边考察或交流的人不少。

寒冷的冬天没有保暖的军大衣或大袄,会冻死人的。

租了不还?

这年头估计都没人会考虑这问题:没有介绍信,没有工作证,远门都出不了。

百货商店出租大衣不是也得有介绍信跟工作证么。

“同志,那边百货商场有军大衣。有票就买,没票可以租……”

谢威对着两人喊了一嗓子。

“啊?”

两人愣神地看着谢威。

谢威向着站前广场旁边的百货商店指了一下,“那边可以租军大衣!”

“谢谢!”

两人对着谢威感激地说了谢谢后,就小跑着向百货商店冲去。

“走吧,车要开了。”

于国峰见谢威还看着两人的身影,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催促谢威进站。

“以后你要是有时间,冬天在火车站外面,经常能看到。”

于国峰以为谢威好奇两个南方人到了哈城在寒冷天气的反应,对他说道。

“到时候热闹看不了,我怕是得冻成火车站的雕塑!”

谢威翻着白眼儿说道。

11月末,哈城白天都零下好几度。

谢柔都被冻得不愿意出门,每天趴在炕上学习。

谢建国一遇到谢威就抱怨哈城冬天太冷,想让谢柔去中科大或其他南方大学。

根本就没提过儿子冻不冻。

于国峰哪里知道,谢威在吴涛跟王征两人离开后,见两人几天时间没回来,就知道沈城那边跟预想差不多,没有可能合作。

直接用学校的名义,向都化工局拍了一封电报,请都化工局转发给都油脂化工厂。

那个中年人口中的“丢”,很有地域特色。

谢威正琢磨着要不要上前问问两人是不是都油脂化工厂过来的。

不过一想,自己电报拍过去也就四五天的时间,都那边即使过来,也没有这么快。

谢威跟于国峰登车时,两名南方来的人从百货商店租到了军大衣。

裹上军大衣的他们,不再哆嗦,开始打听如何坐公交车去哈工大。

两人正是都油脂化工厂的厂长侯国勇跟赵良玉,两人在收到电报的第二天就登上了从都到首都的火车。

谢威哪里知道,就在今年,从首都到都的火车,全程运行时间已经被压缩到了33个小时以内!

为了尽快到达哈工大,两人到了首都几乎没有停下休息,根本不等有座位,拿着介绍信跟工作证,只要有票能登上火车,就直接往哈城赶。

结果,失之交臂。

与此同时,601所到学校了解情况的人也进了校长李瑞的办公室。

“李校长,能不能请设计、制造出这个战机模型的同志来跟我们见见?我们有一些问题想向他了解。”

寒暄后,顾副所长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那个巴掌大的战机模型。

提出想见谢威。

“走了。这会儿,火车可能已经发车了……”

李瑞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一脸无奈地回答。

“人走了?李校长,您在开玩笑?”

跟着顾副所长来学校的601所劳资处副科长吕奎,脸色难看起来。

所长让他们先跟人接触、了解一下,合适就把人先弄到所里。

还让自己这个管人事的劳资处科长跟着过来,就等着确定对方是所里需要的人才,直接把组织关系转移什么的都给办了。

结果,对方告诉自己,人走了!

见不到人,怎么搞?

难道有人走漏了所里要挖人的风声?

不应该啊。

所里从哈工大毕业的,也不会不顾所里的发展给哈工大通风报信吧。

“你们所发函说今天到,让接洽,没说要跟提供战机模型的设计制造者见面啊!”

李校长脸上满是无辜。

对方发来公函,确实只让接洽,没说要见谢威。

“李校长,见不到人,咱们的合作就很难谈。我们需要什么,可能就他知道。”

见李瑞装傻,顾副所长心中直叹息,看来,传言是真的。

对方就不是个要脸的人。

难怪所长说要是学校不放人,他来想办法打通关系,让学校放人。

现在好了,他们来了。

人家已经把人送走了。

面都见不到。

“各位,非常抱歉。我们也没想到你们准备跟他谈啊……学校急需一些设备,他跟着老师去帮忙跑腿,在你们发函前就已经确定了。”

李瑞一脸歉意。

口里却没有一句真话:不说谢威去了哪里,也不说谢威究竟干什么去了,更不说多久回来。

甚至,李瑞连谢威的名字都不想告诉601所。

601所要抢人,李校长是清楚的。

谢威这样优秀的学生,肯定得留校的。

能让601所把人抢走?

在知道601所准备派人过来后,李校长跟几个知情人都没告诉谢威详细情况,更是在确定对方到达的时间后,让于国峰带着谢威赶紧走。

“李校长,设计、制造这个的同志叫什么名字?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

李校长不想说,顾副所长不能不问。

一路上,他设想了无数跟搞出外形如此流畅的年轻人的见面场景,结果……

“啊?要不咱们还是先谈谈合作的事?”

李瑞不想向对方介绍谢威。

“……”

601的人看着李瑞,尽皆无语。

对方这是装傻耍无赖啊。

如此情况,是来之前不曾预料到的。

所有人脸上表情都不好看,也没人说话。

气氛,很快就凝固起来。

“贵校好像现在没有航空专业了吧?我想,咱们双方没发谈合作。”

顾副所长的话,打破了沉闷。

明确告诉对方,人藏起来是没用的。

“这不就是希望麻烦你们601帮忙,借调几名技术骨干,帮学校重建航空专业嘛。”

李瑞笑着说道,“学校可以提供部分经费用于航空相关技术的研究,比如,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啥的……”

对于口中说的这些,李瑞其实并不懂。

干什么用的都不清楚。

这是李瑞通过谢威说的,然后再通过私人关系打听了关于国外最前沿战机的先进技术知道的名词。

在李校长看来,不管这些是干什么的,先进到名字可以忽悠搞战机的专业人员就行。

“吸~”

果然,在李瑞说出这些后,601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顾副所长,更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李瑞,“李校长,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进入70年代,世界战斗机设计思想从追求“更高、更快”向着改进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火控系统从而追求视距外打击的方向转变。

随着近几年跟西方交流增加,部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论证,也开始放弃追求高空、高速。

飞行高度26000米、飞行速度2.6马赫的“双26”高空高速战机歼-9,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因为技术难度太大,进展不理想,才不断被减少经费。

601所的歼-8,尚未完成定型,就已经收到了需要进一步改型,提升综合性能的风声。

歼-8需要大改!

要不然,顾副所长不会因为一个模型,亲自来哈工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