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4章 我们生产出来了,世界价格就得降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说完就挂断了电话。“领导,要不还是我去?”

此刻,李校长后悔了。

后悔不该带谢威来部里。

部长对谢威看起来不陌生,让秘书去找谢威都没多交代,这说明部里领导,在谢威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比较了解谢威了。

“你不用担心,在谢威没毕业的情况下,部里不会把他调离学校。目前学校更适合他的成长。我听说,空军那边要求学校改进无人机?”

见李瑞满脸担忧,郑部长笑着告诉他,现在不会把谢威从学校调到别的部门。

“领导,谢威……”

“说说学校跟空军那边的合作项目吧。”

郑部长直接打断了李瑞的话,知道对方想要询问自己为什么熟悉谢威。

任副部长回来后给部长介绍了哈工大在航天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谢威不仅提出三氟化氯作为火箭新的燃料,更是支持超远程火箭炮项目。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火箭炮虽然是炮,火箭技术才是关键。

属于七机部的业务范畴。

谢威提出的四余度战机操控系统所涉及到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等,同样是航天领域中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任副部长回来后对谢威赞不绝口,郑部长想不熟悉都不行。

“当初利用学校新研制的hz80芯片作为霹雳-4的中央数据处理器,加上更换了红外制导系统,在打靶时,并没有把改进后的霹雳-4性能发挥出来……”

靶机是三机部负责,空空导弹也属于三机部业务范畴。

空空导弹技术大幅度提升,也能提高防空导弹的命中率。

防空导弹属于七机部业务范畴。

李校长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担心的,详细地把情况做了介绍。

“第八机械局的同志提出,用到霹雳-4的制导技术、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可以用到防空导弹的改进项目中……”

郑部长开口说道。

同时盯着李瑞的表情变化。

“能提升防空导弹的性能跟命中率,这技术我们肯定会转交给兄弟单位。领导,学校作为试点,科研经费自筹,您看?”

涉及到经费问题,李校长瞬间恢复了精明。

“得了吧!你们是试点没错,技术可不是试点内容。制导技术跟导弹控制技术不是自筹经费搞的……”

郑部长脸色顿时变得不好看了。

李瑞死要钱的性格,一点都没改变。

“领导,可不能这样说。新的红外制导材料是学校自己搞出来的,控制系统也是学校自己筹集经费搞的项目,上级在这之前可没有给项目,更没有给经费。”

在这时候,李校长一点口都不愿意松的。

问上级要经费太难了。

遇到机会,怎么能就免费提供呢?

反正学校是试点。

要技术成果?

没问题。

给钱啊。

“少来。你说的这些都建立在hz80芯片的基础上,1200万的经费,400万用于芯片开发跟改进设计,其他经费用于导弹控制技术研发。你告诉我,怎么就成了你们自筹经费的项目?”

看着李瑞那油盐不进的嘴脸,李部长被气乐了。

部里给的1200万科研项目经费,都是为了科研。

有成果了,李瑞居然用学校的自筹经费、自主立项来说事儿。

“……”

李瑞又一次沉默了。

此事,他不占理。

郑部长也没继续说,默默地看着李瑞。

一时间,办公室变得寂静起来。

两人都没有再开口,气氛逐渐变得凝固。

换成宋部长时候,李瑞已经开始拍桌子了。

“咚咚咚~”

正在此时,响起了敲门声。

“请进!”

郑部长的秘书带着谢威进入了办公室。

“郑部长,您好!”

进门前谢威就感受到了办公室内氛围不对。

跟不熟悉的郑部长打招呼时,向着李瑞看去,希望李瑞能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

要不然,指不定就说错话了。

“谢威,你来得正好,给郑部长介绍一下香江开设公司的方案……”

谢威的到来,让李瑞松了一口气。

郑部长跟之前的宋部长不同。

宋部长是老领导,李瑞把他的脾性摸得门清儿,实在不行可撒泼耍无赖。

郑部长不同。

不仅不熟悉,询问的事情,在自己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了解,想忽悠都不行。

这倒不是说宋部长不了解情况,而是宋部长是老首长。

郑部长不好忽悠,也没法耍无赖。

只能指望谢威。

“谢威,你来得正好。关于校企办在香江开设公司的情况,李校长向我介绍了方案,目前有几个问题……”

郑部长没有继续跟李瑞纠结学校是否免费把技术交给其他相关科研团队,直接询问谢威在香江开设公司的盈利如何保证。

李瑞说的方案,让郑部长很心动。

出口不出口无需考虑,主要是在香江成立研究单位,采购被禁运的高端设备成立研究所的事情让郑部长意动。

“首长,国际上的老牌企业确实比我们占据了优势,尤其是品牌想象方面……不过,目前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远比我们生产成本更高,在没有廉价产品供应的情况下,资本家们对于产品的定价非常高,市场上有销售,大部分人家也用不起……”

谢威听完后,没有直接说盈利方案。

他能保证香江开设的公司盈利,可他不能当着领导说这话。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哦?”

宋部长拧着眉头看向谢威,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廉价的劳动力!这是国内企业最大的优势。别的不说,仅仅是现在国内工人的平均工资,每个月只有三四十,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如此廉价的人力……当然,也不是没有,而是成本如此廉价的地方,没有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

国内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就靠着廉价劳动力获得竞争优势。

“劳动力成本降低下来,市场上的价格也就降低下来了。如此,整个市场都需要重新洗牌!”

谢威一脸自信地说道。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