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穿越)——孟冬十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爷爷的!

摁死那帮龟孙!

不是叫嚣君无道吗?

南哥偏让全洛阳的百姓都知道,什么叫千古第一仁君!

火锅店搞了一次会员大派送,各色果汁免费畅饮,进店的人更多了。

不仅有火锅吃,还有滑稽戏表演。

司南在火锅店外竖了个大牌子:包御史和欧阳翰林看了都说好的滑稽戏!

包拯如今任御史中丞,是百姓心里的大青天;欧阳修主张文以载道,在文人学子中声望很高。

拿他们俩打广告,可比说什么外宾看了都说好有用得多!

大宋百姓骄傲着呢!

本国有清官、有大贤,才不会把区区外宾看在眼里。

起初客人们并没有抱什么期待,总觉得一个小小的火锅店,能有什么好戏看?

没想到,第一天就真香了。

蝶恋花生得美艳,即使穿一身男装都遮掩不住周身的风韵。她也并不想遮掩,大方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伍子虚一边流口水一边吃干醋,恨不得把店里那些男男女女一个个全都赶出去。

如果说起初大伙是冲着蝶恋花这张脸来的,看着看着,就被她精湛又有趣的表演吸引住了。

一个小短剧不过两盏茶的工夫,逗得大伙笑声不断。笑完之后又不由感慨,原来官家是这样式儿的!

蝶恋花表演的正是司南在中秋宴上编的那段官家拒食贻贝。

后来又加了几段,都是官家以仁为政、以德治下的实例。

戏是司南熬夜编的,力图写得轻松幽默,偶尔带些乡间俚语,恰恰好符合了民间百姓的口味。

这些事只记在起居录中,为的是留个身后名,时下的百姓却不一定知道。

司南大胆地让蝶恋花演出来,就是为了反驳潜龙教近来宣扬的君无道之类的屁话。

效果很好。

蝶恋花演完之后,返场数次,食客们依旧觉得不过瘾,直到出了火锅店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

单是在火锅店演还不够,司南把台词抄录下来,叫人印了数份,免费发放到洛阳城中大大小小的瓦子里。

除了滑稽戏,还有话本、讲史、说唱小词

司南无比感激原身留给他的这点艺术细胞,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

司南主内,唐玄主外。

后者的心气并没有局限在小小的洛阳城,他叫人把司南编的各种剧目印在邸报上,送往各府、各州、各县,明示各地官员组织伎人演出。

官家刚好,听到这一消息险些倒回龙床上。

明目张胆要表扬,龙脸都变长了!

各地官员却挺高兴,这跟那些动不动就增加赋税、搜罗祥瑞的昏君相比,不知道多仁慈!

这马屁一拍,多文艺!

短短几天,官家的仁德之举就在观众们的笑声中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进而一阵风似的刮向全大宋。

君无道?

去你祖宗的!

傻子才信!

第一回合,司南完胜。

至于上天示警,那就更好说了,在书院茶馆里开几场辩论赛就好了。

什么?天火烧毁农田是上天示警?

可拉倒吧!

上天有好生之德,但凡有点灵性那也得是护佑万民,岂会舍得用数千百姓的生计去警告一个无道昏君?

如此利用百姓的,必不会是好德之上苍,而是罪恶之鬼魅。

既是鬼魅,它说的无道当真是无道吗?

就非常有道理。

犹如醍醐灌顶。

就连街头稚童都学会了:苍天和官家一样善待百姓,它才不会降天火烧农田警告好官家!这样做的肯定是鬼魅!

第二回合,司南绝杀。

更绝的还在后面。

大安寺利用这个机会收拢流民,并非出于好心,而是想趁机招兵买马,壮大潜龙教。

唐玄已经查清了,大安寺就是当年全大道的藏身处,是潜龙教的老巢。

司南当即发了条招聘启示,和大安寺打擂台。

招工!

男女老少都要!

外卖员、服务生、领班、店长、大小管事,各个工种,期待你的加入!

我们的待遇是:

包吃住!

工钱一旬一结!

一年三节送米送肉!

干够三年工钱翻倍!

官府的差役们敲着锣往各村落、各街巷大肆宣传。

尤其是大安寺,差役们依着司南的交待,喊话内容极有针对性。

百家饭,香火饭,不如自己的粗粮饭;喝稀粥,吃馒头,不如赶紧把钱赚!

吃一天,少一天,不知哪天就玩完;今天有,明天无,赶紧出门找后路!

司氏火锅店招工喽,男女老少都要喽!

去瞧瞧,去看看,进门送个大菜团,不去白不去喽!

连续不断喊了三天,终于有人耐不住了,悄悄溜出寺院到火锅店碰运气,这一碰,就没再回去。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大安寺院子里的窝棚越来越少,人快走光了。

有人把这件事报上去,上面不以为然,老的老小的小,走了就走了,倒省粮食!我倒要看看,姓司的能不能养得起!

对方的挑衅司南接收到了,是时候放出终极大招了。

这天是个大晴天,百姓们重新回到被毁的农田里,愁眉苦脸地翻土撒水,为下一季的播种做准备。

翻着翻着,就有人蹲在田埂上嚎啕大哭。

种子都买不起,这地如何种?

天边突然传来一声长啸,大地隐隐震颤起来,上万禁军仿佛从天而降,出现在田间地头。

他们手里拿的不是刀枪剑戟,而是一袋袋种子,一筐筐粟米。

为首的小将军威严地说着:官家大人体恤洛阳灾民,特命我等前来发粮!按田亩发放,一户派两人,听到名字速速来取!

百姓们全都傻眼了,呆呆地听着差役们点名,呆呆地拿到粟米和麦种,莫名觉得

这重量,就像自家地里应得的。

这筐子也怪眼熟的

可不眼熟嘛,原本就是他们的。

唐玄带人端了潜龙教藏粮食的地窖,看门的小头头打晕关起来,悄无声息地把事办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