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仁帝怒批:“此等怙恶不悛之人,于国于家留之无用。”
至此,前后历时足足一个月的甄家之案终于落下了帷幕,甄家多年来为非作歹,卖官鬻爵,戕害百姓搜刮到的金银财帛一律充公。甄家男子十二岁以上流放陕渝,女子十岁以上充入教乐坊。另由惠仁帝派遣了心腹官员亲自去江南金陵一带接任职位,至此江南终于官场重现清明。
而满朝文武大臣也都从此案中明白到了惠仁帝的手段,这位以温和宽容,大都从容著称的皇帝并非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他也有强势凌厉的一面。在打击朝中毒瘤的问题上,这位皇帝可一点也不好说话。
甄府被抄了家,满朝大臣都引以为戒。
贾赦摸了摸下巴上的短须,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右前方的徒熙,哼,别以为他看不出来这次整治甄家都是这一位在中间出了大力气。挟私报复,气量狭小,哼!想到这里,贾赦又安慰了自己一番,算了,反正都是给自家的闺女出气,管他呢!
下朝后,眼见着如今又官升一级成为礼部侍郎的贾瑚被徒熙带去了勤政殿,贾赦挑眉,无声冷笑:好啊,这两个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唱一和,相得益彰,坑的甄家有口难言。纵然使了多少银子找了多少人疏通关系,却都被这俩人在朝中狠狠地压制了下去。不错不错,有出息了。
跟在贾赦身后走出来的几位尚书大人自然也没错过这一幕,见此情形不由得都拱手向贾赦笑着道喜:“有道是‘后生可畏’,令郎天资聪颖,将来必定有大出息呀。”
“可不是,如今小贾大人已经官拜礼部侍郎,听闻皇上有意再擢升小贾大人一级,呵呵,果然是前途无量呀!”
没有哪个做父亲的听见自己儿子被夸不高兴的,何况是贾赦。一听这话,立刻笑呵呵地接过话茬,“可不是,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嘛。这孩子啊,从小就得我真传,跟我一样一心以为朝廷效力,为皇上分忧为己任。”毫不扭捏,毫不造作,自然也毫不脸红。
被贾赦这一句话噎得不轻,几位尚书大人相视一笑,哂然道:“贾将军这话说得,可真是……呵呵呵。”
礼部尚书和贾赦年纪相若,说起来也有几分当年的旧交情,听见贾赦如此臭不要脸的一番言论,立刻笑着开始打他的脸。“贾将军说笑了,想来要么是贾将军上辈子烧了高香,佛堂前求来了这么一个好儿子。要么就是小贾大人前世作孽太多,这辈子只能投胎在你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