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肯定的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少主的舅舅,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虽然性情软弱,却异常聪慧。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兵法国策,他无一不通。只是太子殿下是早产,生下来便身子孱弱,几乎日日药不离口,很少在众人面前出现,所以世人都不知晓太子的事迹。那年太子殿下刚满14岁,殿下对机关暗道也非常感兴趣,听到这个传言,就忍不住想去一试。殿下瞒着所有人,仅带了一名暗卫出了宫,再回宫时便带回了那座宅子的地契。后来太子殿下将宅子作为生辰礼,送于公主殿下,经过改造和扩建,就成了后来的公主府。
为何舅舅没有子嗣留下?这么惊才绝艳的人物,启明倒是有了几分好奇。
柳生叹息一声说道:皇后娘娘在怀孕的时候中了毒,虽然保住了太子,但毒素已经侵入太子的肺腑,太医诊断太子的寿数最多只有二十,且需要修身养性,最忌好色贪欲,所以太子直到薨逝,也不曾沾染女色。
韩战也不由重重的吐了一口气,说道:当年若不是太子已经病入膏肓、不省人事,或许纳兰国也不至败的那般迅速。
启明也不由在心底惋惜,这也许就应了天妒英才这个成语吧。启明整理的一下情绪,指着地图上的一道道虚线,问道:依你们说来,那这些虚线所指的便是暗道所在,对吗?
韩战赞许的看着启明,说道:少主猜的没错。虽然公主府被付之一炬,但地下的暗道应该还在。若是没有地图指引,即便是摄政王李昊发现了暗道,他也会迷失在里面走不出来。且公主府地下有一处暗牢,是专门囚禁敌国细作的地方,地方隐秘,一般人不可能找到。若摄政王当真将公主囚禁在王府,那最有可能的地方便是暗牢。
那暗牢的位置在何处?启明的眸光一亮,连忙问道。
暗牢在这里,也就是原公主府书房的地下,原本的入口就在书房的软塌之下。韩战指着地图的一角说道。
启明想了想说道:师傅,你把公主府暗道的入口和出口都详细的告诉我。母亲将公主府的地图留给我,肯定想要告诉我,他们一直想要寻找的东西,就在这座公主府之中。
韩战慎重的点点头,详细的跟启明讲解了整座公主府的暗道网络,有记忆模糊的地方,柳生便会订正。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明,启明看了看天色,喝了一口早已凉透的茶,起身说道:天色渐明,我是时候该回去了。
韩战和柳生也跟着站起身,看着启明,柳生叮嘱道:少主,你的决定属下不敢违抗,但你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重,若事情不可为,千万不要逞强,相信公主殿下一定不想少主冒险。
启明郑重的说道:两位老师放心吧,我不是个莽撞的人,没有十分的把握,我不会冲动。
韩战和柳生又嘱咐了几句,启明便迈步出了房间,一个纵身跃出了小院。待启明回到竹园自己的卧房,刚进房门,就听到一阵细微的呼吸声。他屏住呼吸,闪身来到床前,快速的掀开窗幔,一个身影猛地向自己扑了过来。他刚想躲,便看清了扑过来的人影,顿时停住了脚步,有些无奈的将人抱了个满怀。
李南星其实已经做好了摔倒的准备,没想到启明竟然没有躲开,感受着他温热的体温,还有熟悉的怀抱,他心里甜滋滋的,出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天知道当他来找启明,却发现房间里空空如也,他有多么的心慌。如果不是从一个小太监那里得知,今日侍寝的是几个女子,他肯定会不顾一切的冲进李昊的寝宫把人抢出来!等了近两个时辰,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启明回来了,他才会不顾一切的扑了过去。
启明安抚似的拍了拍李南星,淡淡的说道:你怎么又来了?
李南星抱着启明的手又紧了紧,说道:我说了要守着你!
你当真不怕你的母后发现我的存在?要知道,无论你是不是影子,她都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跟李昊身边的人来往过密。
启明虽然对李南星并不反感,但对他也仅仅是不反感而已,谈不上其他感情。他向来是个很懒的人,最怕的就是麻烦,而李南星的母后刘慧恰恰又是个很麻烦的女人,所以启明并不想李南星来找他。
李南星抬起头看向启明,略带委屈的说道:我已经很小心了,母后她不会发现的。
启明轻轻推开李南星,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你的种种反常,别人或许无法发现,但你的母后就说不定了。我这人很懒,最厌烦的就是麻烦,所以你最好不要让你母后发现。不然,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吧。
李南星明亮的眼睛闪过黯然,他承诺道:宫明,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即便是我的母后。若是我给你惹的麻烦,那我帮你解决,绝对不会烦到你,这是我对你的承诺!所以我不会让你有赶我走的机会!
启明认真的看了李南星一会儿,见他眼神坚定,启明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了屏风,将身上的黑色劲装脱了下来,刚想转身出去,就见李南星走了过来,他轻轻皱了皱眉,说道:天色渐明,你该回去了。
李南星点了点头,乖巧的说道:我知道,我只是想把这个给你。
启明看着李南星手上的玉佩,不由挑了挑眉,出声说道:为何要给我这个?这玉佩的材质和花纹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能够佩戴的,你是嫌你母后发现的不够快么?
李南星将玉佩塞到启明的手里,有些脸红的说道:这玉的材质虽然不错,但这王府里也有不少。至于花纹,这是我自己的刻的,并不是出自宫里的工匠,即便放在母后面前,她也认不出。你平日里身上太过素淡,带着这个不会让人小瞧了去。
李南星之所以会送启明玉佩,主要是因为他无意间看到了启明时常带着的那个玉环,上面的小小刻着沈肖两个字。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心底泛酸,心爱的人身上随身佩戴别人的配饰,相信没有人会大度的不去在意。所以他才从库房里挑了这么一块不是很显眼的白玉,经过几天的细心雕琢,昨晚才刚刚完工,他便迫不及待的想要送给启明,也算自己送他的定情信物。
启明随手将玉佩放到了桌子上,冷清的说道:那就放着吧。再呆一会儿,你的早朝恐怕就误了,赶紧回去吧。
虽然是冷清的语调,但李南星还是从里面听出了关心,他心里甜滋滋的,看了看玉佩,叮嘱道:这玉佩是我耗费几天的功夫刻出来的,你记得带着。那个玉环就不要带了,上面刻着沈肖的名字,若是别人看到,会很麻烦。
启明果然不出所料的皱了皱眉,拿起自己平时带惯了的玉环,仔细的看了看,在玉环的上方不起眼的位置,确实刻着沈肖两个字。他将玉环收进抽屉,点点头说道:知道了,待有机会,我会还他。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李南星也没再多说什么,一个纵身从窗口跳了出去,心满意足的回了皇宫。而启明则捏了捏有些胀痛的眉心,迈步走向床榻,掀开窗幔躺了上去。昨晚一夜未睡,还真有些累,他打算赖床,睡到自然醒。
第五十二章和小皇帝的两三事
启明一觉睡到中午才起身,打开窗子看着外面蔚蓝的天空,他不由深吸了口气,伸了个懒腰。秋高秋爽的季节是他最喜欢的,每次看到这样的天空,总给他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似乎只要深吸一口气,再重重的吐出来,就能洗清身上的疲惫。
吩咐常远将准备好的午膳端了上来,启明洗漱完便开始用膳。因为最近这段时间闭门谢客,再加上天气凉爽了许多。启明总是披头散发的,穿着一身中衣在院子里溜达。若是换成别人,肯定形象全无。可启明却丝毫不给人邋遢的感觉,反而多了一种慵懒之美,和平日里那种清冷如明月的气质完全相反,这时的他更像是一只慵懒的猫儿。
吃过午饭,启明去看了看张希,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张希的外伤基本都已经痊愈,只剩下骨头还在缓慢愈合。他整个人仿佛改变了很多,以往虽然日子过的艰苦,但他从来没有怨恨,性子单纯温厚,而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一整日有大半日的时间在发呆。只有在看到启明时,才会如往日般露出温厚的笑容。启明知道张希这是心病,他帮不了,因为他们是一样的,就只能靠自己闯过这一关,才能治好心病,才能有勇气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