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弥苏(6)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听文远介绍完,江临才放心地招呼道:彭姑娘,有缘。

虽然江临才到开封府不久,却也听说了不少彭正谦相关的故事。据说宋朝经济发展初期,各个地区货币不同,彭正谦便是抓住了可以控制汇率的空子,靠货币兑换发家致富。

又因早年间给太祖皇帝供过粮草,彭正谦在京中人脉甚广。他靠着关系垄断了外地商人手里的盐引和茶引,手下产业千万,如今的经济地位约远超现实世界的商界巨佬。

将某一方面做到极致,彭家再不必论什么士农工商,只知富可敌国,认识文远这样的闲散侯爷也不稀奇。

自己的卖书大业正缺资金,文远恰好就给自己拉来了一位如此厉害的投资商,江临不禁和文远客气了两句。

英儿笑道:不用谢他,我是为了那日的一抱之恩,才与江公子谈生意的。

文远捕捉到了一丝不对,顿时如丢了骨头的柴犬一般竖起耳朵警惕道:什么抱?抱什么?

见英儿懒得解释,江临也乐得看文远急得团团转。他摇着扇子道:不知彭姑娘对我们的《笔记》了解多少?有何疑问,都可以与江某说。

我已从文远那里了解过了《学霸笔记》近期的销售情况了。江公子的经营模式也令人眼前一亮,但在我彭家的连街商铺面前,似乎也没什么吸引力。

彭英儿把玩着一捋特意留长的小辫,道:所以我便想向江公子请教一下,你这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值得彭家投入精力。

原来是熟悉的产品介绍环节。

江临是个律师,没少做presentation。他立即拿出自己整理好的计划书,给英儿图文并茂地介绍起来。

文远原本有些担心英儿的突然袭击会让临哥失了分寸,没想到他的临哥介绍起书来条理分明,被问到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

而回到自己舒适区的江临也愈发放松下来。

像彭英儿这样的人,也算是出身于宋朝顶尖的商业世家了。

根本不会因为什么所谓的一抱之恩,就会来看一个无名之辈的商业策划。

江临很清楚,彭英儿之前一定是看到了自己贴广告、搞抽奖等一系列营销行为,觉得有趣,才生起了想要与他见面的心思。

而以彭家今日的地位来说,多半不会过于在意一本教材能够带给他们多少利润。

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结识这位新的合作伙伴后,能给彭家带来的附加价值。

在产品介绍这个环节,江临要做的,不是向彭英儿论述《学霸笔记》的价值,而是向对方展现一个值得投资的自己。

恰好,江临已经在计划书里,为他的第一位合作伙伴准备了一份能为对方带来惊喜的礼物。

第8章偷向笛中传

08偷向笛中传

听完江临简短的介绍后,英儿拿过计划书仔细阅读起来。翻到最后一页时,她却看到了一份作者分成合同。

英儿有些惊讶,不仅是因为在上面签名的人是已经在东京小有名气的司马光。

还因为,有着雕版印刷的限制,大多数书坊为了保证盈利,只会印为人熟知的通用典籍,很少会冒险出当代文人所著之书。即便作者大有来头,书坊多半也都只一口价买断书籍,几乎不会与作者分享利润。

江临这份作者分成合同着实有些新奇,连英儿也一时没明白过来其中的用意。

她眉梢微微扬起,直接问道:为何是分成,不是买断?

江临右手摇扇道:就像戏馆子里的说书人要通过群众们的吆喝与打赏了调整节奏,分成的方式也能让作者有效地知道自己写书的水平。而且写书可是很耗费精力的,分成合同更能激励作者的创作欲望,也是对其心血的尊重。

现代网络文学发展最蓬勃的网站使用的就是作者分成制。若想要一个书坊良性循环,江临自然也要遵循这个道理。

况且江临打算将活字印刷推广开来,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并不用像其他书坊那样担心耗费大量板材的问题。

英儿看着这份合同若有所思。

从活字印刷、张贴广告、营销抽奖,到现在的分成合同,江临这个人展现出来的东西总是那么新颖、有吸引力,却也伴随着未知的风险。

或许换了其他的商人都会对江临的创意嗤之以鼻,但英儿出身的彭家却不是守旧顽固之流。她爹爹发家致富时走的路子便是旁人从未走过的,身为独女的她也不会吝于尝试新鲜事物。

况且,英儿也看出了江临将这份合同放进计划书中的深意。

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作者分成合同,而是江临展示给自己的一份诚意只要与他合作,他都会以十成十的尊重来对待自己的合作对象。

这样聪颖、睿智、大胆又有担当的伙伴,哪一个有眼光的商人会不想要呢?

英儿原是想请个客、报个恩,结识一位对她彭家有点小用的朋友,却发现这顿饭的收获远超出她的意料。

江临这个人比她想象中还要优秀。

英儿以茶代酒,敬江临道:江公子,合作愉快。

江临也举起茶杯,与她和文远的碰在一起,笑道:合作愉快。

与此同时,对面的雅间里。

薛九佝偻着背,诚惶诚恐地向自家老爷汇报道:小的隔着门听不太清楚,那、那个江临,好像是在和姑娘喝酒,还在聊卖书的事情

薛清已然喝得微醺,闻言把酒盏重重往桌上一磕。

好他个江临!

包拯上书弹劾之事已成定局,薛清今日特意定了开封府最好的馆子,请几位京官吃饭。被惩被罚他都能忍,但自己的产业大多都在京中,薛清本想着能不能找到个门路,别让自己被贬谪到那些穷乡僻壤里,还在京城里待着。

谁知道,他只要一想提起话头,那些人便会和他打起太极,更有人趁机对他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一顿酒肉下来,薛清只吃了满肚子的气。

而更令薛清恼火的是,他居然在这一掷千金的相辉楼里看到江临。

这个致使自己如此倒霉的罪魁祸首,竟然摆脱了一身的穷酸气,和小姑娘在相辉楼里喝酒谈天?!

薛清才不相信,蹉跎了这么多年的江临不贪不抢不犯法,能突然间花天酒地起来。

看着对面不时传出来笑声的天字号雅间,薛清阴森森道:去查他卖的是什么书,我要让他再也卖不下去!

头疼耽误不得,江临去往启明医馆复诊的同时,还不忘提着些薄礼,来看看前日昏迷后的启游恢复得如何了。

启游早些年是荆楚之地有名的神医,在先人的基础上自创了一套甲乙针经,手持九针便能令人起死回生。虽然这些年偏爱研究人体与尸体,行医的本事却仍根深蒂固。

而他所在的启明医馆也以医术和仁心在开封府闻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