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的指尖微微发麻,太阳穴突突直跳。
于良伪造密室时,扣在窗户上的锁江临闭着眼睛,大脑不受控制地闪现着于良被从他面前拖走时的画面。
我没有杀人你没有证据
凶器、物证、人证,你找不到的
你这辈子也找不到
凶器指向踏雪堂,物证指向平安酒馆,人证是他的女儿原来于良早就已经把提示藏在了字里行间。
案发现场的锁上有平安酒馆的刻印,这一发现令去过现场的谢龄和展昭毛骨悚然。
江临的鬓间也是一片湿热。他沉声道:去平安酒馆,现在就去!
门外是青青欲雨天,风急云又低,一种不祥的预感直压江临心底。江临与谢龄共乘一匹马,火速向城南赶去,白玉堂和展昭也踏着屋檐疾飞而去。
天黑得早,大多商铺都提前收了摊,放眼望去,尽是家中烛火与炊烟。有谢龄御马,江临只紧盯着平安酒馆的方向。忽地,他从楼上的窗户中辨出一道有些奇怪的人影。
绳索够上房梁,又被收紧,颀长身影摇晃,那人在做什么?!
展昭和白玉堂还未跟至,江临忙朝谢龄道:快!有人在酒馆里悬梁自尽!
谢龄猛甩马鞭,三步略至酒馆门前。江临趁马将停便冲入门内,迎面就撞上了昨日的那酒馆伙计冒冒失失地跑下楼来。
伙计脸上满是惊恐颜色,嘴里大喊道:官爷不好了!俺家的彭掌柜悬梁自尽了!
第17章细思愁不饮
17细思愁不饮
围观的外人都被遣散,江临扫视着现场的狼藉一片。
门外的插花被伙计们在慌乱间撞翻在地,大门被暴力破开,门闩脱落了一半。
死者踩着的圆木凳子翻倒在地,用来挡门的书柜、木箱和置衣架子被撞得横七竖八,半截蜡烛掉在地上。
屋内唯一的窗户被铜锁扣着,上面熟悉的刻印令江临的眼有一瞬间的刺痛。
江临将没有早点发现这一细节的懊恼暂时搁下,继续仔细地检查着屋内的角角落落。
伙计们已经截了悬梁的绳索,将彭掌柜的尸体放了下来。被分成两段的麻绳一半被死绑在房梁之上,另一端打了个单套环束在死者的脖颈上。
死者长发披散,圆目欲裂,身上没有挣扎打斗的痕迹,脖颈上只有一道清晰分明的勒痕。
死者彭玉,男,襄州兰滨人士,年三十一,是平安酒馆的掌柜,与陈知府和路平都是同乡。今日酉时许,两名伙计亲眼看到死者在屋内悬梁的投影,二人想要阻止,却撞不开门。待他们叫来帮手撞开门后,死者已经没了气息,只留墙上的
四人齐聚案发现场,谢龄简单总结了一下发现彭掌柜尸体的过程。他不敢将目光落在墙上,放轻了声音继续道:只留墙上的三个血字。
展昭和白玉堂抬眼看去,只见墙上由鲜血书成的陈景玥三字。
那字形蜿蜒扭曲,似藏着无限怨恨。
不用再写其他,只将陈知府的名讳留在此处,便能让人展开无限联想。
谢龄拿出一张残破的薄纸,道:这是捕快从死者怀中搜出的半张诉状,笔迹已确认与死者一致。诉状上面说路平之死并不是意外,而是与陈知府有关,还说陈知府寻到的月华明珠也是从路平那里抢的
终于有简单直接的线索指向了路平,江临立即接过那薄纸细细看来。
那诉状没有说路平是如何获得那月华明珠的,只说他得了明珠以后,自以为发了笔横财,想要将宝物售卖出去。
却不想中间被陈知府及其下人于良听去了他得了明珠一事,二人起了杀人越货的心思,遂将路平残忍杀害,夺走了月华明珠。
江临只知道月华明珠是陈知府献与官家祭祀的重要祭品,确实不知对方得到明珠的手段。
但这诉状只论了缘由,却少了阐述证据、落款日期的那半截,完全无法证明月华明珠曾为路平所有。
想来连大理寺最好的仵作都说路平的死是意外,或许就是因为找不到证据,这张诉状才终究没有被递到官府里去。
彭掌柜与路平是同乡,有可能是路平当年与陈知府斗殴时,把路平接出了衙门的人。
即便只看他为路平写下的这封诉状,也能证明二人交情匪浅。
或许这就是彭掌柜对陈知府的恨意之源,也是他的杀人动机。
谢龄还补充道:而且,捕快们刚刚在平安酒馆的后院马厩里挖出了一条细犬的尸体,大约死了三到五日
死亡时间恰好能与案发日期对上号,这条细犬就很有可能是被用来破坏尸体的那只。
展昭眸光微动。
明确的杀人动机、疑似畏罪的行为和确凿的物证都有了,难道这个彭玉就是杀害陈知府的凶手?
那踏雪堂的匕首又要怎么解释?展昭是正在心里默默地想,真正将这个问题问出口的人是白玉堂。
白玉堂原本就没怎么跟进江临的调查进度,什么都敢问敢说。他道:动机和物证来得突兀,人也死得这样凑巧,我怎么觉得这彭掌柜是真凶的替罪羊呢?
谢龄犹豫道:可江少丞和下官,还有店里的两个伙计都看见了彭掌柜悬梁的那一幕啊。
你们骑在马上匆匆看了一眼,说不定是看错了呢?我感觉这事儿就是不对。白玉堂耍赖似的说着,却得到了江临的附和。
确实不对。江临指尖擦过门口地上的一片粉迹,将那粉末放在稍远的地方闻了闻,道,很刺鼻的香气,这是什么?
展昭闻言上前,越辨别眉头锁得越深。他道:是迷魂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种东西?
白玉堂一听,顿时燃起了些破案的兴奋劲儿,说:肯定是有人把它用在了彭掌柜身上啊。看来这案子真不是自杀,那两个伙计呢?让他们来仔细说说到底看到了什么画面。
江临也颔首同意,两个伙计被再此请来问话。
两人中的小伙计刚来酒馆不久,人生头一回见到死人,明显被吓得不轻。
另一个老伙计稍微成熟一些,又与江临几人都见过面,答起话来少些磕绊。
回禀官爷,酉时是俺们店里的吃饭时间,小王当时见掌柜一直没下来,便打算上楼叫人。谁知他刚到三楼就看见掌柜屋中点着烛火,影子高高地落在门上,似乎在去够什么东西
小王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直到听见凳子倒地的声音,还有那抽动的动作老伙计拧了把汗道,草民当时正巧在二楼干活,听到小王的叫声就上了楼,刚看掌柜的影子在那儿抽搐,烛火就灭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