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能给包拯添麻烦,教他们的伯乐为难。
其他三个兄弟觉得只要心中坦荡,求个情也不跌面子,或多或少都还想行动,甚至徐庆还说要去观一观那庭审。
卢方见他们是在蠢蠢欲动,只得最终妥协道:那咱们兄弟四人便一齐去看一看。但没有我的允许,你们谁也不可以轻举妄动。
当初江临在接旨查案之时,官家就曾赋予其一项权利,允许其在查明真相后的第一时间发起三司会审,不需像其他案件那样经过不同部门的层层审批。
所以很快各路需要参会的官员们都来到了大理寺的法堂之中。
刑部尚书张尧佐也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了大理寺门前。正下车时,张尧佐觉出这递凳子的小厮有些面生,下一瞬间,被对方扶着的那只手就被塞进了一个小小的圆形竹筒。
张尧佐知道这是裴府递来的信密,立即将之收入袖中,却微微愠怒于这小厮的明目张胆。
明明今天早上才递来了一封写着国子学生四字的纸条,张尧佐心道自己已经知道那桩案子要去听裴府的提点,这人又为何非要在大理寺门前给自己递信?
是生怕他们这样的举动不够引人注意吗?
但那小厮也是按主人的吩咐,一定要在会审开始之前将消息递过来。
他只够悄声在张尧佐耳边留下一个急字,张尧佐便略不耐烦地挥开了他。正当他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看一眼那纸条之时,恰好被眼尖的司马光给喊住了。
张尚书安。司马光恭敬一礼。他会在此处,一是作为新官来旁听学习,二是为了来看他白石兄的案件进展,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
做贼心虚的张尧佐被司马光吓了一跳,正欲发火,便看到司马光身边还有几人。他立即热情地上前招呼道:包中丞,韩司谏
除了包拯和韩琦,他们身边还立着一位眉目舒朗、神色俊逸的年轻人。一身整洁精致的官袍更衬其身姿挺拔,仿若玉树临风。
张尧佐是靠着他那位当贵妃的侄女,才一步步走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在京城的根基并不深厚。张家人丁薄弱,是以他也一直盼着能招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来做他们家的上门女婿。
此刻他看到江临仪表堂堂、气度不凡,无论怎么看,与自家的两个女儿都很般配。
张尧佐不禁问道:不知这位是
韩琦的眼角还带着笑意,十分不见外地同他介绍道:这位是大理寺的少丞江临。不仅计划写得好,实干起来也高效。官家让他七日之内查出案子的结果,他竟能在第六日就申请了公审。
就好比老板让江临一周之内做一份报告发到邮箱,结果对方第六天就要在全公司面前做汇报演讲了。
江临连忙向几人行礼致谢,对韩琦的夸奖感到颇为意外。
毕竟江临压根不知道之前薛清给韩琦递了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又被查出来的事,也不知道自己教谢龄写的那份检讨书被韩琦看到了,颇得对方的喜欢。
但韩琦却因这两件事对江临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而且在通过查清谁偷偷将举报信放在自己桌上而找出了递信之人后,薛清又多一条罪状的事暂且不提,韩琦只要一想到自己之前差点错怪了江临的事,便对这么一个受到上司排挤的年青后辈生出了些愧疚与珍惜之情。
许是因为自己比韩琦早先发现江临这块美玉,包拯心里生出些骄傲之感,脸上难得沁出些笑意。
张尧佐也对江临很感兴趣的样子,查户口一般拉着他问东问西。还是司马光替江临解了围,拉着他聊起来《笔记》近日的销售情况,和自己那边教辅的准备进度。
几人之间气氛十分融洽,直到他们在法堂之中落座,张尧佐都没想起来去看看裴府递来的那封信函,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江临的身上。
展昭立于一旁,大理寺卿傅毅坐在堂上中央,简述了一遍案件开头道:二月十九日辰时许,开封知府陈景玥被发现死于府衙内的住处,月华明珠也于同一时间不翼而飞。官家闻之震怒,令大理寺少丞江临于七日之内查明此案。今二月廿四,少丞江临鸣御鼓,开启三司会审。请江少丞上前说明案情。
江临原以为自己会紧张。
江临从前参加过不少模拟法庭,真枪实弹上法庭的经历却也屈指可数,此刻的环境又是如此地庄重严肃。但一向都周围人都对他抱有期待与支持,江临便逐渐地镇定下来。
他缓缓开口道:下官将以证据为线索,阐明陈知府死亡的真相。首先,请各位与下官一同来看一看案发现场发现的这些物证
实际上,知府被害案的真相已经相当明朗,江临将证据分为两条线,先行叙述了已经缉拿归案的魏恒的那一部分除了于顺儿仍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以外,江临对于各个细节的把控和处理都已经十分到位了。
其实很多人都会以为,现实中的庭审就像律政剧里演的那样,层层反转、套路不断。但实际上,庭审现场最精彩的往往只有离婚分手、劳务纠纷、好友散伙时撕起来的那部分,根本没有那么多临时提交认证、物证的案子。
如果诸位法官手中的案卷将前因后果写得不够明白,案件或许很有可能都无法进入审理。
所以那些法官们就仿佛在读已经被透了底的侦探小说,无法体会到旁听者抽丝剥茧、还原真相的快感。但是江临的说话节奏却很好,将在场诸人逐渐引入情景,再推进高潮。
江临保证自己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之后,拿起那块木质的鱼形匕首,缓缓道:这个匕首,便是下官能够确认真凶身份的关键。
他说话语气停顿之微妙,教已经看过案卷的法官们都略略提起心绪,更遑论在檐上看得正入神的几鼠。忽地,看得最不认真的老四忽然拍了拍其他几人,轻声道:你们快看,五弟在那儿!他怎么要进屋了?
卢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白玉堂施施然进了小院。四鼠心里皆冒出一个荒唐的想法,还未来得及成型,江临的话音倏然落地。
下面有请本案最为重要的目击证人,白玉堂。
26笑拥玉婵娟
众人听到了白玉堂的这个名头时,都忍不住露出了略微惊讶的神色。
尤其是包拯。即便他已经看过了案卷,但他对白玉堂的印象仍是那个偷走了月华明珠、处处爱与展昭赌气作对的顽皮后生。
江临在叙述中隐隐约约地避开了月华明珠时,包拯就已经察觉到一些不对,但他此刻才真正明白了江临的用意为了让白玉堂以一个最为积极正面的姿态进入各位法官们的视线之中。
官家可以欣赏白玉堂的侠义风度,包拯有着能辨忠奸的如炬慧眼,但在场更多的官员却是顽固不化的,很难保证他们会喜欢白玉堂这样锋利的年轻人。
所以为了营造一个单纯无害的形象,江临特意为白玉堂从书院里借来了一身书生行头。
白玉堂不似平日那样穿金绣玉,连一双鞋子也要用银线织成。而是换了一身朴素的青衫,正正地戴着冠礼,没有佩刀,而是带着一块青色的软玉,端的是长辈们最喜爱的读书人模样。
草民白玉堂,拜见诸位官爷。白玉堂温和一礼,礼数是不输司马光的周全,表情也十分恭顺谦和,教台上的展昭看得一怔,下一秒便见对方偏过头时悄悄朝自己轻眨了下眼。
虽然这个轻佻的举动并没有被其他任何人的视线捕捉到,展昭却一点儿也放不下悬着的心了。
房檐上的四鼠也被白玉堂的乖巧模样给唬住了,不禁都在心中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