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间却不知出了什么意外,使得裴好竹错手杀了花凝欢。他在仓皇逃走之时被香寄语无意间看到,随后又派了踏雪堂的杀手来此掩盖杀人的事实。
而杀手在挪动尸体的时候,或因不小心被郑贺看见,或因发觉地毯上的血迹无法清理之类的原因,杀害了独自一人的郑贺。
杀手用鲜血掩盖了之前那片血迹,顺便为裴好竹制造了一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但最令众位判官动摇的是,这番推理全都基于一个改换过三次证词的琴女身上。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就下结论。
江临也知他们的忌讳之处,朝身旁的衙役使了个眼色,教对方随时准备好去将白玉堂传上堂来。
准备给裴府身上再添一根稻草。
而裴好竹看到众判官的脸上纷纷露出难以抉择的凝重神情,也能觉出自己的处境十分不利。
他的浓眉郁结成一片,仍狡辩道:裴某真是不懂江少丞在说什么。即便现场又发现了另一片血迹,也有可能是郑贺与凶手搏斗时留下的,并不能说明什么。
郑贺一介书生,有何能耐与踏雪堂的杀手对抗?而且若按您没有召过舞女的说法,花凝欢当晚应常伴在郑贺左右,为何您在看到那一小片血迹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杀手,而不是已经死亡的花凝欢呢?
江临理了理衣袖,道:还是说,因为当晚召见花凝欢的人是您,所以您一直不敢提到她的名字了呢?
你们你是想说什么?你说清楚什么死,什么
此一问打得裴好竹措手不及,他的脸上闪过一瞬的错愕,眼睛不自觉想往裴北晴的方向看去,却又慌忙止住。
江临循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向来很会掩饰自己情绪的裴北晴也蹙起了眉头,似是不曾预料到事情会这样发展。
你还不愿认罪吗!听着裴好竹的语无伦次,香寄语的情绪忽然爆发,打断了对方说道。
傅毅一拍醒目,要喝止香寄语的无故喧哗,香寄语却猛地磕了几个头,待额头一片鲜红后才哭道:各位官爷容禀!裴好竹当晚召我姐妹花凝欢作陪,出来时神色匆匆,身上带着血迹,这些都是妾身亲眼所见!他杀害了花凝欢的事已是不争的事实!
或许各位会因为妾身的出身质疑妾身证词的可信度,可妾身并未有过半句虚言,若官爷们还不相信,妾身愿以死明志!
话音未落,香寄语便站起身,在众人反应过来前一头撞上了墙边的柱子。
鲜血顺着红柱蜿蜒而下,这样的发展是任谁也想不到的。
维持公堂秩序的衙役们慌忙冲上前去,却只能扶住一个已经软软倒地的香寄语。
来试工的云殊上前一试,抬眸向傅毅道:已经没气了。
所有判官都被香寄语以死明志的举动震撼到了,江临也是头一回见到有人在自己面前咽了气,惊吓之余,颅内也隐隐作痛起来。
何至于此?
待会儿白玉堂便会上堂指证裴府与踏雪堂勾结一事,香寄语何至于为此事自寻短见?!
公堂之上突生变故,傅毅复拍了几下惊堂木,想要按例休堂调整,一旁长久静默无言的裴北晴却忽然起身开了口。
且慢。
江临还未来得及为之前怀疑过香寄语的动机而产生什么情绪,裴北晴说出的话便又颠覆了他的认知。
众人都以为裴北晴要说什么对裴好竹的维护之语,却不想听到的是对其罪行的一锤定音。
当晚好竹醉酒回府之际,愚妇曾去一扶,确实闻到他身上沾染了一些血腥之气。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第32章和风春弄袖
33和风春弄袖
即便裴夫人原本就在公堂上旁听,她的证词也不能被直接当庭采纳,必须经过进一步的确认和审核。
但案情至此,也算是有了重大转折,傅毅拍案,先行休堂作罢。
咽了气的香寄语被衙役们送回了畅春楼,江临出了公堂,白玉堂和谢龄便围了过来。
怎么还没轮到五爷我上场就休堂了?白玉堂一边觉得自己白跑一趟,一边担心江临是在公堂上遇了瓶颈,才没教自己上堂作证。
谢龄将白玉堂的关心表达了出来:案情进展得如何?少丞您又犯头疼了吗?
江临按着太阳穴,只说:顺也不顺,一言难尽,稍后详谈倒是上一桩案子需要收尾的地方,你处理得如何了?于顺儿的事情有着落了吗?
谢龄被江临安排去跟进前案进展,此时面有难色道:回少丞,下官已教覃错带着贝贝走遍了京中的各处舞坊和青楼,均未发现于顺儿的踪迹。带着她画像去找的捕快们也都无功而返
他们倒是沿着吃人胡同的零星线索找到了少数几个拐子。根据其账本记录,下官发现京中抢拐买卖之事层出不穷,拐子们甚至在外地也有据点。前些年南边闹洪水饥荒之时,他们拐带的各地孩童甚至一度逾百人
谢龄蹙眉道:简而言之,像是于顺儿这般年纪的姑娘,若在京中各处遍寻不得,也有可能被贩往外地,再难找回了
这般情况江临也曾想到,现代社会很多时候都拿人贩子没有办法,更何况是安全更加难以保证的古代?
江临心中轻叹一声,严肃道:还是尽力去找,抓回来的人贩子也务必严惩。
是。谢龄点头应下,复又说道,至于魏恒那边,他的态度依然非常古怪,虽一口咬定陈知府等人害死了他的义兄,却一直不肯说出自己是从何处了解到了这些消息的。还是下官同他说了类似于良不肯承认之类的话,他才絮絮叨叨地念着什么神像、什么诅咒。
谢龄有些忧心道:您说他是不是脑袋糊涂了,或者是鬼上身?自己胡思乱想出来了一个故事来骗我们?
什么鬼上身?你胆子那么小,就别整天想什么这些玄乎玩意儿了。江临若有所思地喃喃道,杀人的动机涉及到魏恒的量刑,他竟还不愿意开口,这确实有些古怪
不知为何,谢龄看向江临的目光微妙了一瞬。
不过他旋即换上了一副恭敬面孔,道:下官还问起他知不知道路平从何处寻到了月华明珠,对方只说起路平当年被发配后的逃跑路线
路平是在去永州的半路上跳船逃走的,随后一路颠簸回了开封,月华明珠也应是他在途中寻到的东西。这范围似乎就有些大了
之前文卿说过,月华明珠总共有二十四颗,他那里只保存了少量,大部分明珠应都还在那什么鼍龙褪下的壳里,按理说路平如果是自己找到了月华明珠,很有可能不止是找到了一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