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我在大宋破案强国[七五]——弥苏(5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江临不是一个爱给自己找烦恼的人。

他笑了笑,说:江某救下姑娘,不完全是出自善良,也是为了让姑娘能够出手一助。我知道自己的这个选择可能会对无辜之人造成影响,但人生在世,任何一件没有做到完美的小事都可能有无穷的后患。至少,江某愿意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

它只是一个选择而已。

江临看向云殊似有所动的眼睛,道:姑娘如此提醒江某,是答应帮在下关闭机关了吗?

青龙山中再次响起一阵轰隆,传说中的龙门在震颤之中重新闭合。剩余的水流从另一个方位倾泄而下,江临一行人沐浴在在薄薄的夕阳之下,看着远处的瀑布折射出彩色的光。

江之皋的目光定定地落在了江临的背影之上。

从戳穿假于氏、查明密室的真相,到解开山裂困局、救出了所有人,江临每一次的行为都令江之皋感到意外和震惊。

江之皋忍不住去想,在江临的衬托之下,他这位父亲受人蒙蔽、被人背叛,显得实在是无用极了。

除却偶尔的帮衬,那只一直被他管束着的小鸟已经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长出了自己的羽翼,甚至比他飞得还要更高。

之前江之皋返京面圣时,官家就曾向他说起他的儿子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他直至此时此刻才终于看到江临的熠熠生光。

看来,是他太不懂得分寸了。

不知江之皋的所思所想,江临正坐在白玉堂身边,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侃。

白玉堂心中对江临也很是佩服,但说出来的话都不怎么好听,反而还跟江临翻起了他提自己是妇科能手的旧账。

白玉堂警告道:这件事情,绝对绝对不能告诉展昭!

江临哈哈大笑,引得白玉堂又锤了他两拳。

忽然,白玉堂脑海中似突然冒出了一个画面,道:我觉得那个叫云殊的小丫头有些眼熟

你都和她在大理寺共事一个月了,才想起来她眼熟?

不是是在进大理寺之前。白玉堂一拍脑门道,就是我当初给裴夫人看病的时候,她好像也在啊!

第79章不管断人肠

80不管断人肠

江临刚听到白玉堂所说的话时,心中并非完全没有疑窦。

但他仔细一想,裴府那桩案子牵扯出来的人员众多,主要参与其中的便有云殊的师父启游。那么无论云殊出现在裴府是巧合还是有意,基本上都能说得过去。

他唯一担心的是,云殊有颗聪明玲珑的心,会不会早就看穿了他师父和已故陈知府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启游究竟是为何从大理寺离开了的呢?

青龙寺中的长辈和尚知道了江临等人所做的事情之后,一路赞着他们的善心。虽然明亓仍摆着一张臭烘烘的脸色,不过他说话时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呛人了,只是微微带着一些埋怨:喂,山里可还有个下落不明的如一呢,你们就这么走了,他哪天再冒出来害人可怎么办?

江临这才想起众僧还不知如一被云殊反杀的事情,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该如何去说。

其他人有想帮忙岔开话题的意思,但云殊却很坦荡地说:他在囚禁我的时候动了杀心,我为了自保,已经将其反杀了。

和尚们纷纷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明亓难以置信道:你会武功吗?那如一的尸体呢?

江临打断道:凶杀案的细节不忘对外公开,还请各位师傅多多体谅。

他暂时还没有想好怎么处理云殊的案子。

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云殊为了要自保而杀人实在无辜,放在现代社会也可能会被无罪释放,但也有另一个声音不断和他讲,要以时代的眼光看待法律。

在教化水平不足的古代社会,如果杀人所付出的代价不够巨大,那么便有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人试图在杀人之后脱罪。

江临一时间没权衡好这其间的利与弊,但他觉得,云殊救下了山中众人的性命,或许自己可以帮她争取一下机会。

他们下山之后,第一时间去到了山脚的村庄中拜访了一趟。

坐落于青龙山脚下的小村子叫做青牛村,与江临预计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水流堪堪淹没青龙寺的部分矮屋时,剩余的水便不会对山下的村庄造成多少的伤害。

只见村子里的耕田上冒着刚长出的新苗,水渠里都蓄满了水,没有出现房屋被冲塌的情况,更没有人员伤亡。

村长见他们都是做官之人,连忙向他们说明了村里的情况:这些日子天热,从俺们村子里过的河都快干了,幸亏那青龙山来了汪泉,还救活了不少庄稼嘞。

白玉堂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又往村子里探了探脑袋,一旁有个壮汉觉得他行为奇怪,伸手拦了他一把。

白玉堂瞪人道:拦我做什么,我看你们村里人少,觉得奇怪而已。

这位官爷有所不知啊,前阵子雨少,庄稼不好活,许多年轻人都跑到城里去干活了。村长笑呵呵地拍了那壮汉一把,阿牛,还不快跟人赔礼道歉。

名叫阿牛的壮汉闻言反应了片刻,才憨兮兮地跟白玉堂鞠了个躬。

白玉堂皱了下眉,随即看向江临道:放心了吧?咱们早些回城歇息歇息吧,五爷我这一身的泥巴,快要难受死了。

辽国派了使者要来我们开封府面圣?

白玉堂重复完自己刚刚在酒馆里听到的消息,随即皱起了眉头,向展昭道:咱们刚和夏军打了几场胜仗,他们就要派了使者过来,我可不信他们是来找咱们议和的。

好不容易脱了险,三人都想要聚在一起放松放松。

江临与他们二人碰了杯酒,点头道:同意。

他隐约能够回忆起来,且不说在这一段历史之中,宋朝每次与辽国谈判交锋,都没有落得什么好处。

只考虑书中的世界,江临在阆中那边调查军饷失踪案时,就曾在徐知州的府中搜出来不少含有契丹文字的书信。

当时他第一时间就把全部的书信上交给了官家,只是不知对方是如何跟进这件事情的,在此次的谈判之中又会如何应对。

就算狄青近来在北方取得了几次大捷,江临也绝不会因为这点甜头就对辽国掉以轻心。他将此事简单放在了心上,打算回头再去探听些消息。

白玉堂与江临闲聊道:哎,所以,你打算拿那个于家的小丫头怎么办啊?

江临道:目前考虑的是,将她的罪名上报至大理寺。她和假于氏也已被大理寺收押,但我特别申请了晚些时日再审云殊姑娘的案子,让她做些旁的事情,尝试戴罪立功。

白玉堂诧异道:当仵作都可以赎杀人的罪了吗?

江临摇头道:怎么可能?我说的功是找到宝物的功。你们还记得吗?无论是那个假于氏,还是叶逢秋,都不觉得青龙山中只有一把刀那么简单。而且你想,山中有那么厉害的机关,难道只是用来保护一把威力尚可的刀吗?

展昭回忆了一下,道:确实,和之前找到的巨炮和战车比起来,那把刀确实显得平庸了一些。

江临点头道:所以我需要仔细和云殊商议一番,看看那青龙山中是否还有其他的玄机。

展昭道:这样也好。如果能够找到,既解了云殊姑娘所面临的困境,也助我大宋更强一步。

只不过江临摸了摸额头,有些疑惑地说,我一直觉得我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们能想起来是什么吗?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都有些迷茫地摇了摇头。

晚上稍微饮了些酒,江临吹着暖暖的夏风,惬意地往家里走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