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型工种(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技术型工种(快穿)——莫向晚(9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从结尾逆看,似乎就能看到全局过程是否尽如所料,若有不尽之处,便是问题所在,可查漏补缺。

纪墨不知道杜昆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学习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有,坏处也有,就是纪墨酒量不佳,尝的酒多了,不说当下醉倒,整个人就有些晕乎乎的,感觉脑子都不那么清明了。

杜美常因此笑他,却也多了个爱好,见面就要让他喝酒,言称必要让他改了这等毛病才好。

喝酒不醉那还是人吗?酒量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是天生的吧,纪墨满肚子的不服气,却也没什么可争辩的,这时候人们的讲究就是有些不同,如制曲不得见鸡狗这条,总算是让他理解了为何自家的鸡还要在围墙之后再盖鸡棚,不怕人偷么?再有村中无狗这个事实因由。

据说,七月制曲时候的祝文,也有保佑全年无虫害的效果,所谓虫类绝踪,穴虫潜影,便是因了那五色五方的威神土公保佑了。

纪墨更愿意相信那是墙角下的避虫草种植得好,已经成了家家建造房子的一部分步骤,此外可能还有就是一些习俗使用的驱虫药草的效果,比如说在夏日蚊虫最多的时候,家家房檐之下都爱挂艾草,也有燃艾的习俗。

此外再要说,恐怕就是酒精的杀菌效果了,没有那么奢侈家家都会把酒水随地泼洒,但每年五月里有一项习俗就是晒酒,这本是酿酒师分辨酒液好坏的方法,在五月中旬的时候,从每一只酒瓮里分别盛出一碗酒,放在阳光下晒,好酒不变色,坏酒会变色,变色的坏酒就能够先喝,而好酒还可继续存放,甚至续接秋日酿的酒,酒味儿更厚。

酒坊之中如此,附近村庄依附酒坊而生,就把这项步骤变成了一种习俗,每逢这个日子,家家户户,也会取出酒来晒酒,不同的是好酒他们喝了,坏酒就直接擦了家具等物,还可泼洒地面,留下一室酒香,更添节日气氛。

很多事情,之前纪墨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进了酒坊之后,对应习俗,竟然能够看懂几分传统的演变了。

如那祝文腔调,像纪父这等没什么文化的人,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却不妨碍他记得那调子悠长好听,闲时哼唱,听到的人莫不觉得耳熟,若有人再入酒坊,如纪墨这等亲自旁观了那祝祭情景,就会对那调子记得更深,如此传统入心,不管其有理没理,也都成了一种文化的一部分,一种传承不可分割的神秘色彩,也随之流传下来。

细究这种传统演变,似也有几分妙趣横生,纪墨从此思彼,想到酿酒技艺上,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把什么变了形呢?

如那荒腔走板的祝文调子,从纪父口中哼唱的时候已经失了最初的郑重味道,反而多了些乡野之趣,酿酒中的传统,又有那些跟着走调了呢?

迫切想要知道一些历史的心思,让纪墨再次想起了某个房间之中的一二书本,纪墨某天绕过去看了看,大失所望,竟都不是与酿酒有关的书,而是装门面一样的识字书,最基础的那种。

竟是没有酿酒的书吗?失望之余,纪墨的话脱口而出。

正好董超在附近,听到冷嗤:酿酒要什么书,难道书上还能直接变出酒来吗?又在这里躲懒,快去做事儿,别让我再逮到你偷懒。

威胁地扬了扬手,像是要打人的样子,自郭园离开后,董超就看纪墨不顺眼,纪墨不与他吵,看他一眼,默默离开,心中愤然,谁说酿酒就不需要书了?口耳相传,多少传统技艺就这样传着传着没有了,想到没有,不觉怅然,又想,自己学这些的意义,是否就在于传承呢?

第150章

事实上,这也是纪墨的一个盲点所在,他之前每次考试完准备离开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倒计时,那个提示之中就有说到可选择继承人传承当前学习成果,如果成绩低的话,说是传承还会自动降级,纪墨每次看到都只是把这部分一眼晃过,只记得前面处理私人物品,禁止夹带的话了,概因时间太短,一天的时间,找继承人,玩笑吧!

就算是真的找到合适的人选,他会的东西也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就教完啊,若是真的能够做到哦,那么他用半辈子几十年去学习的技艺又算是什么,自己太差了,还是弟子太强了?

所以这一条,纪墨基本是过眼就忘,完全没往心里去,现在想到学习的意义上,纪墨就发现,自己之前所做可能是过于简单了,理解也太片面了,说是任务,就一门心思只盯着完成任务去了,全没想过是否还有隐藏的任务。

不是他非要给系统来一个高大上的目标升华其存在意义,而是如果系统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自己学习,那么,自己是老天私生子吗?这样好的教学条件?

一对一,还是一整个世界都为自己学习而存在吗?

做梦都不敢这么夸张,摒弃了这一条之后,再看那个传承,就觉得这两个字格外富有深意。

也许是我做错了,应该传下去的。

辛辛苦苦学来的东西,如果不开展第二阶段的深入学习,如果不在以后再用到,那么之前的辛苦似乎就有些白费的意思。

任何技艺都是如此,熟能生巧,如果说初期的学习阶段就是为了知识点,那么后期知识点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纪墨分析应该是熟练度,好像游戏技能一样,一遍遍锻炼,锻炼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实现知识点的一点增长。

而他好容易把这个增长刷到满值,又经过漫长的时间,一个世界或者两个世界不去做这件事,三天不碰都会手生的技艺,下一次再拿起来,脑子知道是会的,手上还能如满值时候那样自如随意吗?

肯定不会的,那么,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为了让他辛苦一遭,知道这项技艺的存在和过程吗?还是说让他跟着感慨一遍这种流失的技艺叹息它的璀璨?

如果注定要被遗忘,被生疏,那么,学习这份技艺的意义在哪里呢?

很多事情,那时候没有深想,这会儿想起来,才发现自己是不是走到了一个误区,也许系统让自己学习,是想让自己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呢?如果把这份技艺经过自己的手传递出去,续接上前人,是否就能为挽救传统出一份力,让这些古老的技艺不至于日渐没落,走向失传?

想到这一层潜在意义,纪墨不由懊悔起来,若是真的如此,他以前,又浪费了多少机会呢?

在那漫长的考试时间,看着那些博物馆的专家为古代的技艺惊叹,就知道那份技艺到底是不曾流传,那么,这其中,是否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呢?

如果留下一本书就能传承,那本书也就不会被丢入灶膛了。

师承,师承,自己学会了如何当一个好弟子,那么,学会如何当一个好师父了吗?

经过他手的技艺,没有流传下来,是否就是他的错呢?

以前学习的时候,老师也总是说要让好学生帮助差生,不为别的,在知识传递讲述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的查漏补缺,对基础的夯实过程,而不是平白耽误时间的。

不止一个老师这样说,那么就证明这是有道理的,事实也总是证明,给别人讲过一遍的题,也会加深自己的记忆,所以

这一次,就改了吧。

是改,也是尝试,是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对系统规则的又一次摸索,如果能够有所斩获,那么,以后说不定他就能够想明白如何控制系统为己所用,如果它能够让自己穿越来,那么,当然也能够穿越回去。

一条路,不可能只为进入敞开。

纪墨暗下决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