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最大的资费就是在战前的准备工作上,两方各自备战,机关师也是各显神通,郑军这边儿的机关偶有新意,那边儿也不是一成不变,对比起来,竟也有日新月异之感。
没想到竟是这般。
一场列阵之后,张楚跟着纪墨并入新国的机关师行列,还有些感慨,一时又觉得如此方算是安稳了,他还念着那小村子,跟李大牛说好了,请了假一同回去看看。
纪墨却已经转投到机关师的行列之中,与那些机关师互通有无,能屈服于新国的机关师在面对同行的时候各个都有一股傲气,纪墨为了服人,重又做了一套微缩模型来,是在此前基础上的进化版,好多地方都能活动,房屋内外许多水车,有小机关带动,水车旋转,便自有扇叶扇风,让殿内凉爽,垂下的轻纱都会被风吹动,更有一种动态之美。
郑国是最后一个被统一的国家,之后无事可做的机关师本来就有些担心未来的命运,纪墨这个微缩模型一出,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是那模型罕见,早在当年纪墨他们卖掉那第一个模型之后,便有富贵人家仿制作为摆设,虽不寻常,却也不是机关师们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只是那水车带动风扇的小机关,颇为启发,让人看到后难免灵机一动。
谁说机关只能在战场上用了?建筑机关难道不好吗?是含凉殿不漂亮,还是自雨亭不凉爽,消夏避暑人之常情,新国君更要享受世上最难得的享受。
有聪明人更进一步,请愿要为新君建造机密巧制屋上泉鸣水激扇车的建筑作为居所,迅速把机关师的负责范围扩大了,不再是单单战场机关防御机关之类,而是扩大到了建筑机关,再进一步,就该走入千家万户了。
想法是好想法,动作也算得上迅速了,但,跟着被调走的不过几个人,剩下的,更多的机关师,跟着军士们一起迁移到了某处山峦层叠之地,为新君修建陵寝去了。
苦也,苦也,怎是如此!
不久前还格外倨傲,连纪墨那微缩模型都没仔细看的一个白胡子机关师这般叫着,几乎就要瘫软到地了,他就站在纪墨身边儿,见到人倒,纪墨下意识扶了一把,提醒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能得君王信重,方才能有此任,我等当感怀天恩,莫作悲声。
谁都知道,修陵墓这件事不说要耗费一辈子,也是半辈子几十年,等到修好了,说不得这些人就先成了陵墓之中的陪葬品,早早用尸骨为新君铺路。
这等差事,若说信任,的确如此,陵墓机密,何等要事,哪能轻易交托。若说苦,也是真的苦,那些忠诚于新君的人便是面临这等明知必死之事,也不以为意,尽忠职守,而他们这些大半都是陆续从他国收拢来的机关师,可就没那么好的气度了。
一个个,若不是为了活路,谁会投向新国,便是心不甘情不愿,消极应付的都大有人在,如今这般,竟是马上就要为之用命效死了,不死也要死的那种,怎能不让人又悲又愤。
纪墨的好心提醒之意,有人收到了,顺势改了口风,有人则反唇相讥,讥笑纪墨为人作嫁,好端端弄出来一个微缩模型,竟是让别人踏脚上位成功,而他自己,恐怕也是因为那模型做得太好,这才来做新君的死后居所。
听了这话,纪墨脸上毫无怒色,反倒笑起来:若是这般,就该由我总领这其中的机关布置,你等若是毫无异议,便要听我命令了。
他这样死都要争权的做法,竟是让众人都为之一滞,这人是傻了吗?不是郑军之中来的?怎么比那些军士还忠心的样子?
纪墨只当众人默认,直接去将军那里领命,商量具体的建造陵墓的工序之类的,直接把这个领头的职位坐实了,让旁人再无可争。
第206章
陵墓是每一个新君上位之后第一时间就会修建的,若是新君上位之前,他跟君父的关系非常好,那么,可能在他成人后就会有在建的陵墓了,古人为了规避死亡,有的时候也有些比较奇葩的做法,害怕婴儿夭折,就会不给他起名,更改排行,或者是那种起个贱名好养活的做法,更有甚者,早早修建好一个空冢当做是孩子的陵墓,欺骗鬼神不要再来索要孩子的性命。
对拥有财富和权势的人,比起贱名之类的,显然是后者更能凸显他们的威能,阳间人命令阴间鬼什么的,听起来就不明觉厉。
而当新君成为一国之君后,他之前在建的陵墓会面临两个结果,一个是废弃不用,或者给其他他亲近的儿女用,另一个就是直接在此基础上改建,改建成符合一个君主规格的陵墓。
这个陵墓就是后一种方式改建。
已经有了一定的宫室结构的陵墓还是成王之前的样子,工匠们需要在一些地方扩大,在一些地方添加设施,这之中的难度未必比重新修建更小。重建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画图,全盘布局都可随意,而改建就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布局,不至于把前期的工夫全部白费。
古代的大型工程本来就多靠人力,这等修建陵墓的大事,又不会不被新君关注,哪怕没有明确的工期,必须要在什么时间完工,但新君派来视察的人总会让大家明白,敢磨洋工就去死的道理。
哪怕所有工匠都有一种必将在此殉葬的觉悟,但做事的时候还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不认真,若是被查出来了,说不定检举出他的那个人就不用死了,而他自己,怎样都是难逃一死,谁都不想给别人这样的机会。
这一层心理,也是纪墨后来才明白的。
很多时候,看着古代陵墓之中的种种被坑杀活埋的工匠尸骨,都会想,他们是修建陵墓的人,怎么就不知道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
这本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真正修建的是他们,又不是那些监管的军士,他们遮掩好了,谁又知道呢?
可,难的就是这件事要承担的风险,有些人胆小怕事,有些人想着出卖他人求存,一次两次尚可,三次四次,谁又会舍下自己的性命让别人活命,还不个个都睁大眼睛,只希望找到别人的错误,然后换得自己活命。
于是,留一条生路就成了很难的事情,难到让他们最终都难逃一死。
纪墨开始是有点儿小心思的,偷偷留一条路,真的是很简单的做法,但他还不是太着急,于是,就有机关师率先选择了做这个出头的聪明人,被杀了。
杀他的军士都没多说一句道理,眼神之中的蔑视却已经看透了他们所有人的心,告诉他们,那样是行不通的。
陵墓在山中,更有地下河流经过,各种防潮防腐的处理都在层层铺设着,地洞之中深邃幽暗,火烛的光都飘飘忽忽,有些地方,会直通晦气,不能深入,里面连烛火都无法燃烧。
那是没有氧气的缘故,纪墨知道这个道理,却不知道那样的地下空洞是怎样形成的,总之,结合山势地利,还要按照大师的指点来安排地宫的各个方位上具体是怎样的东西。
从宫室的范围模样,再到其中的摆设,大师都有说法,有些地方,还会打洞立柱,怕木头撑不住,还会选用雕刻了花纹的铜柱,粗大的空心铜柱不知道是用怎样的技术制造出来的,纪墨看着都觉得目眩神迷。
很多现代工业之中觉得普遍而不稀奇的东西,放在这个各项技术都匮乏的古代来说,就显得有如神迹了。
而空心铜柱的效果大概也不仅仅是支架,更是一种传音的手段,铺设的小的空心铜管来回连通,在这个范围之内,若有什么声音,似会通过这些铜管而传递,在洞中形成回音壁一般,让人摸不清声音具体的来向。
这真的是让人惊叹的奇思妙想。
纪墨总领机关事务,真的把这件事放在身上,去安排那些机关师做事的时候,听话的他就虚心请教一些,说话也会多有客气,不听话的,也不必多说,总有那些军士抢着当恶人,更不要说已经从众的那些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劝解那些人听话。
安安稳稳不生事的局面,也能让那些军士放下对他们的戒备,说不得还有机会做出一些逃生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