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型工种(快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技术型工种(快穿)——莫向晚(30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三姑娘见状,微微摇头,智者多寡,有些事总是难与人说,分开嬷嬷拉过来的手,重新坐回桌后:既然已经晚了,何必去争,等到成亲时,自可相见,又何必急于一时。

府中多人总是如此,分不清哪里才是买,哪里才是卖,他们家,何必着急呢?有这万医楼在手,总是不败。哪里想到女儿家人微言轻,能够把这万医楼拢到手中,已经是三姑娘智计非凡,其他的,只能说先不败再观之吧。

嬷嬷急得跺脚,却也无奈何,最后只道:你个木头!愤然而去。

两个丫鬟唯唯诺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还是跟着嬷嬷离开,等她们都走了,三姑娘抬起头来看了看门口,轻叹:何必多烦忧,愁事在心头。

有些东西,不好争啊!

纪墨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儿,大意是明白了,那四姑娘对世子有意思,而世子定亲的是这位三姑娘,三姑娘对世子,似乎不太在意,倒是这万医楼楼下空空如也,桌椅空置,虽有擦拭,却已经许久不见人影的样子,一旁放置的砚台之中早就不见水色了,毛笔空宣,纸张泛黄,种种旧色,足见冷落,是现在的河阳王不再开放万医楼了吗?

还是说,万医楼的这些东西,早就被抄出许多份,外人唾手可得,不必再来这里了?

两者皆有可能,纪墨身在此处,除了这三姑娘并一二打扫下人,就再见不到其他人,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原因,不过那王爷既然把万医楼当做嫁妆,说明还是不在意吧。

既不在意,不再开放也是正常。

三姑娘的成亲日来得很快,万医楼外也多了几分热闹,嬷嬷满面春风地指派着下人在楼外挂上了红绸,贴上了红纸,当真是喜意盎然。

有下人偷偷嘀咕这桩婚事的福气,满口都是夸赞那世子的,说是才学如何,样貌如何,品行如何,再没有不好的,还有人私下里觉得跟四姑娘更配。

纪墨听得一哂,四姑娘如何,他从未见过,但那位三姑娘,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说不得这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夜间,满天星光垂落,远远地,似能看到那十里红妆映红了街市,好不热闹。

【请选择时间,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

五百年。

慢点儿,慢点儿,动作都仔细点儿!

有人招呼着,就在房间之内,眨眼间,就见一轻柔掸子擦过书架,似擦着自己的脸侧而过,几人手持掸子正在清扫书上灰尘。

不远处,几人正在挪移桌案,为了清扫方便之故,也是重新陈设,更换东西,下方也有些动静,却是在修书。

纪墨探头下去,就看到下方的桌椅重新派上了用场,一本本或有缺损的书籍正在被抄录,被修整,有一桌还正在装裱,那些装裱修复所用的工具,多有让纪墨眼熟的。

难得生出几分亲切来,多看了一会儿,再看楼上,还是一片大扫除的热火朝天。

时隔多年,重开万医楼,这可是大事。

可不是么,我们这些老家伙,可都要做好了才行啊!

两个年龄略大的嬷嬷脸上带着喜色,站在一处说话,一边说,还一边盯着下人干活,让他们放轻手脚,免得损伤书籍。

从两人絮语之中,纪墨才知道这曾经属于河阳王的万医楼在当年随着三姑娘给了谁家,也是个王爷之家,不过这个王爷是外戚封王的异姓王,这种根基,跟宗室本是不太匹配的,可人家有个宠妃当靠山,又有争气的侄子辈奋发图强,一代两代几代人下来,倒是把这个异姓王经营得深入人心。

这其中,又不得不提一提万医楼了,这万医楼在当年的三姑娘嫁过来之后就重开了,一开许多年,也就是之前一段时间逢了什么变故,不得不封楼,免得有邀买人心之嫌,这一年才要重开。

两个嬷嬷讲古,也讲不到那许久之前,纪墨听着猜着,隐约能够感觉到些坎坷来。

异姓王从来不好当,好在这一家也是有能耐的,侄子辈不仅娶了河阳王之女联络宗室,更是娶了公主的,如此混入皇家血脉,下一代说是宗亲王位也没什么不对了,再这样加强联系,模糊异姓王带来的冲击,竟是立住了,直到这一代,又是尚公主,眼看着又是起势的样子,怎能容下人不水涨船高,一同欢喜。

第490章

这是成了工具了?

纪墨摸着下巴琢磨着,《纪氏医谱》到了此时,真正在书本之中的医术内容已经是不重要的了,不管精深还是陈旧,都没有什么人在意,反倒是存放《纪氏医谱》的万医楼,自从河阳王做出免费开放之后,在众人眼中不再一样,有了收拢民心的意义,算是提升声望的道具了。

再到其中某一代的河阳王把万医楼给女儿当做嫁妆,这个道具也成了别人家的,哦,对了,河阳王呢?

还在不在?

五百年的时间,还不算之前王朝存在的时间,这个皇室可谓绵长了,现在的异姓王

里面很多东西都不会是下人谈话能够涉及到的,纪墨一无所知,自己在脑子里空想了一下,算是用猜测续路,给这些断续的画面连上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自圆其说也就罢了。

真相如何,总不是他能够一一探索的,考试时间这个跨度,若是均等地总是五十年可能还好些,偏是这种不等的跨度,一下子太大,前面的所知跟后面的就像是有了断层一样,完全连不起来了,只能凭空猜想,稍稍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总之,万医楼重开,总算是热闹了一些,但对《纪氏医谱》这等陈旧医书,有兴趣的人总是少,摆放着新鲜书籍的副楼倒是比主楼更热闹一些。

也还罢了。

纪墨的要求不高,能够传承就好。

【请选择时间,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四千年】

一千年。

万医楼似乎又有所改建,周围的风景也不同了,以前的万医楼旁边儿是有一处湖泊的,通着外界活水,可能会有些潮湿,夏季也会有蚊虫滋扰的烦恼,但对存放图书的万医楼来说,防火显然是最重要的。

早前河阳王还在的时候是不许点明火的,能在楼中待多久还要看天色好不好,否则,很难长久地阅读。

现在么,万医楼的檐下挂着灯笼每逢晚间都会点亮,许是白灯笼意头不好,用的是红灯笼,可那红光,周围景物若是阴森了,恐怕也不好看。

那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被填了,院子里倒是多了好几个两人抬的大水缸,里面养着睡莲的那种,浮在水面上的莲花淡雅清香,水下还有鱼儿不时冒头,颇为可喜。

房中,靠窗的位置也多了些瘦长型的盛水容器,其中的水似采用了虹吸,又或者是什么设置,能够如刻漏一般顺便计个时什么的,若是遇到紧急火灾,这里的水也可急用,便是不能救火,湿了帕子蒙在脸上,也能多几分生还几率。

想法是很好,可突然这等周密起来,就是因为没有了方便取水的湖吗?

纪墨现在的状态,碰不到任何东西,他只能凭目力检阅一番这些书籍,总体上还算是完好,毕竟有人精心打理总是不同的,装裱又或者防虫晾晒等,把保养工作做好,能够延长一些书籍的寿命。

可即便如此,经常被人翻阅的那些还是呈现出一种几欲零散的状态来,有些书还能明显发现其实是换了封皮之类的,应该是重新誊抄过一遍,把新的摆上来了。

这样的书籍,从内容上来说没什么变化,只要抄书的人用心,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对纪墨来说就有些不妙了。

考试作品这里,只能是他亲手所做的东西,这种誊抄的显然不在此列,否则,纪墨怕是要分、身万千才能在每一本《纪氏医谱》旁守候了。

或者直接出现在皇宫之中,那部被河阳王献上去的《纪氏医谱》必然是用料上好的,而非现在这样守着原版。

说起来,《纪氏医谱》的诞生也是用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地,早在纪墨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开始写,之后几十年,也都没断了这件事,后来更是在河阳王的支持下,把一些需要验证的方子集中拿出来验证,对《纪氏医谱》的正确率做出了提升,但这也不排除前面所写的部分有些陈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