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什么问题差错,祝容会指出来,纪墨会继续下一次练习,自己练得差不多了,再找祝容听,听完若是没问题了就罢了,若是有问题,重复这样的流程,直到无误。
祝容从来不问纪墨从哪里学得这些曲子,只要纪墨奏出来,他就帮忙检查,而他教纪墨,也只教自己熟悉的曲子,并不用纪墨那些曲子。
到了祝容这种程度的乐师,随便吹奏一段都是完整的曲子,并不用专门仿照什么曲谱之类的,刻板地按照曲谱吹奏。
而祝容也有一副好记性,自己吹奏的什么曲子,不会下一刻重复的时候就不记得了,重新吹出一个新花样来。
师父,你可曾听过《凤凰引》?
纪墨想到那特殊的乐曲,直接询问祝容。
《凤凰引》?
祝容似有回想,有几分摇头之意,相似的乐曲名字太多了,他实在是想不起哪个。
哪一个?
他直接问。
我吹给你听。
纪墨也知道在乐曲界,某些旋律的重叠真的是你用我也用,就好像那些著名的诗句总有相似相仿一样。
他拿出了自己的笛子。
随着他年龄长大,他的笛子又换了几次,祝容亲手所做,现在用的这一支笛子,上面的孔洞明显大了些,正合他的手指。
碧绿的竹子在唇边被吹响,一个音,两个音,三个音纪墨吹到第四个音的时候,突然停下了。
怎么了?
祝容看他,有些不明所以,停顿这么长时间,绝对不是乐曲该有的停顿,所以,是出了什么缘故,忘了曲谱?
这种不太可能的可能,似乎是唯一的解释了。
祝容看着纪墨,等着听他的回答。
师父,我好像吹不下去
按照那个呼吸法往下顺,顺不下去,这是怎么回事儿?
经过了上百首乐曲的磨炼,纪墨已经很习惯在吹奏的时候是用呼吸法了,可,放在《凤凰引》这个平平无奇的曲子上,竟是没办法把曲子吹下去,怎么回事儿?
吹不下去?
祝容有些意外。
几年的相处,他对纪墨这个弟子还是了解很多的,记忆力好,反应也快,领悟能力也不错,连着对乐曲的熟练掌握,都是值得称道的,怎么会有他都吹不下去的曲子呢?
可有曲谱,写来。
祝容直接让纪墨写下谱子。
木屋之中没有纸笔,纪墨找了一根木棍,准备在平坦的土地上写谱子,可要写的时候才想起来,看了一眼祝容,师父,曲谱怎么写?
乐师传承,也是比较私人的事情,曲谱,以前的纪家的确因为纪墨表示要学习而买来过一些,但那些曲谱,不是纪墨说,这种东西不对照着看,还真的是未必能够看懂那鬼画符一样的东西。
想想看,古代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五线谱,也没有通用的1、2、3、4、5、6、7之类的简谱,各家各法,连对曲谱的标注也是各有各的标准,各不相同,同样,若是有些人家私自用些自己才知道的标点符号,旁人看了,只怕也如看密码一样,茫茫然不知所以。
纪墨这一问,问得实际,也问得祝容醒悟,教了几年弟子,竟是还没教最基本的曲谱。
这不就是教书先生,不教学文字,先教背文章吗?
没学走,先学跑,顺序错了。
醒悟过来自己这个师父的疏忽,祝容也没拖延,直接给纪墨加了一堂课,让他学习曲谱如何书写。
各家曲谱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祝容想来是看过不少人家的曲谱是怎么写的,这会儿给纪墨讲着的时候,就边讲边评论别人家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录曲谱,这种方法的优缺又在哪里,然后说了自家记录曲谱是用怎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纪墨看得还算新颖,总的来说就跟以前的直接在每一行下面带注释的文言文课本一样,不仅下面带注释,旁边儿还可以有个大括号,直接标明前面这个音该有的种种处置。
当然,呼吸法是不会记录在曲谱之上的。
不,不能说不记录,而是暗记。
此处笔墨可浓一些,便是呼了。
祝容用木棍在地上已经写出的字迹的某一笔上多划了一道,似是有意加深那个痕迹,从而做出暗记来。
记住了。
纪墨听得眼前一亮,还能这样!果然是要加密啊!
这种呼吸法,也是各家之秘吧,就跟武功秘籍似的。
师父,这个字是什么?
纪墨故作懵懂地问。
听到他这样问,祝容再次反应过来,唔,除了没教曲谱怎么记录,他也没教文字怎么写,不过,这个不是重点。
曲有九音,九音不协。
祝容在地上写下九个字来,这并不是此时外面流通的文字,记录曲谱所用的文字,完全是另外一种字,说古不古,说今不今。
古有曲,祭天地,其音避鬼神,不可令识
古时候的乐曲是怎么来的,是从祭祀天地的乐曲发展来的,为了避开鬼神的觊觎,记录乐曲所用的文字就不能是现在通行的文字,即书生们普遍用来书写文章的文字不能够是记录曲谱所用的文字。
两种文字区别开,让记录曲谱的文字成为专用的,小部分人专用的。
不是博古通今,还真的不认识曲谱,这种门槛,这种文化壁垒,只能说曲高和寡了。
纪墨不是很理解这种意义所在,可能就是一种象征意义?他没多做置喙,安静听着,听到祝容讲了讲乐师的传承,从传承说到文字,再说到文字上的一些特殊符号的意义。
第706章
这种记录曲谱的文字,纪墨看来,可以用花体字来形容。
这不是说文字写得好看,而是说文字写得花,如同甲骨文一样,似乎能够从一笔一划之中看出一些各有动作的小人儿,有的又像是各种器物的组合,再加上一些横跨在字上面的符号,纵横联合,也如花瓣的脉络一样。
那些特殊符号,就算是曲谱之中表明某个技法的符号,连这种符号,各家也有不同。
用同样的花体字记录曲谱,因为各家的传承不同,所以特殊符号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家甚至故意转换九音之意,以此来形成对曲谱的加密,不让外人得知曲谱的真相。
这其中的种种,一旦延伸出去讲了,很容易就忘了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