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这父子俩基本下线啦
第68章
自府衙上门查封宁王府后,京城高官世家皆大为惊诧。
惊得是查封宁王府如此大的动作他们之前一无所知,诧的是一向看来怠于朝政散漫任性的皇帝居然手段如此雷霆,且一出手就直指根基深厚的宁王父子。
这让他们如何不又疑又怕?
故而这些日子京都各高门大户皆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生怕被牵扯其中。
倒是京都的百姓们都拍手称快,虽案子还没结,却已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谈资。
平日他们对宁王父子的作为敢怒不敢言,如今皆;
陛下,宁王父子已被收监,京都府与大理寺、大宗正寺三处协查,将王府翻了几遍,各项罪证确凿,陛下请看。
柏清宇将一卷厚厚的卷宗拿给赵瑜,只粗粗翻略一遍,其中便包含了私自杖杀、强买人口土地等罪行,任哪一项出来都是要杀头除爵的重罪。
赵瑜越翻看越觉心惊,他知赵珂他们不是善类,可当这些罪行一件件摆到他面前,其放辟邪侈的程度还是超出他的料想。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柏清宇又拿出另一份卷宗。
至于他们用毒药控制女子安插到各府做眼线之事,牵扯到京中许多官员世家,他们自然是称对宁王父子所为毫不知情,柏清宇继续道,但从王府中搜罗出来的书信来看,有的的确不知情,但也有与之沆瀣一气的。
这其中牵扯甚广,陛下可要再细细查下去?
赵瑜摔下卷宗:查,为何不查?
他义愤填膺指着卷宗说:就他们干这些事都够枪够砍头几百次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朝廷花那么多银子供养他们,他们就这么回报朝廷的吗?
宁王府中几处废弃的院落中还找出几十具遗骸,男女老幼都有,但以女子和女童居多,年代久远已很难辨认出其身份。
赵瑜看得牙根直痒,那两个父子俩真是坏到一窝里了,天天住在那样的宅子里难道就不会做噩梦吗?
他就说原主虽也骄奢淫逸好吃懒惰,但也就是个怂里怂气一般水平的昏君,没做什么能称得上残暴的事,且这大晋刚传了三朝,家底还挺厚,怎么那么轻易就被一路打到京都了呢?
原来是下面这些囊虫蛀虫平日里就坏事做尽,失了民心。
更可气的是这些人在迎起义军进京之后摇身一变又成了新朝新贵,一点不耽误人家的荣华富贵,反而是真心实意忠于原主的那些忠臣良将都被清肃。
不过气归气,说一百道一万赵瑜也不能否认,宁王父子这样的人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还是因为原主的无能和纵容。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赵瑜没忍住叉腰骂了一句,他本意是骂原主,但在旁人看来就是皇帝发起狠来连自己都骂。
下面站着的冯远真缩了缩头当作什么都没听见,柏清宇自然也听到了,虽不动声色眼底却带上些笑意,接着刚才的话说:若彻查便涉及官员诸多,臣以为可从大理寺、刑部、大宗正寺等各处抽调品行端正能力出众的人手,临时组成一司专查此案,如此方能秉正公平。
赵瑜忖思片刻,点头道:就按柏相说的办,另外趁这个机会让吏部和御史台把所有官员都考核一遍,必要时可破例提拔些资质浅但有能力之人上来。
此次案件被牵扯众多,涉案的不乏一些品级高的官员。
朝中久未进入新鲜血液,也正好借这个时机整顿一番,换些新人了。
只是
赵瑜想起来一事,不过暂没开口,而是问冯远真道:冯知府还有何事?
刚才他就看冯远真在那里欲言又止,不知道想说什么,干脆替他问了。
冯远真迟疑一下,拱手道:此案各种物证人证已搜罗的差不多了,余下只需大理寺、刑部等审理即可,臣臣的家眷牵扯其中,为避嫌之故臣不便参与其中,请陛下见谅!
也好,这几日你也颇为劳累,先回去歇几天吧。赵瑜准了,又问了他几句话,见没什么事便让他先退下。
冯远真似是还想说什么,终究没说出来,犹犹豫豫行个礼退下了。
殿内便剩下柏清宇和赵瑜。
这个冯远真还挺有意思没了外人赵瑜便随意许多,道:看着圆滑世故倒也有忠直之心,我还以为他会开口求情呢。
冯远真府内小妾的事赵瑜也知道,原以为他会借机提些什么,他倒还主动要避嫌。
柏清宇把卷宗收起来,道:他品性不坏,才识也是有的,只是出身平民身后别无依仗,这些年在朝中浮浮沉沉,不圆滑一些便无法立足。
赵瑜点头,大晋虽已有了科举,但恩荫旧俗也一时难以难禁,朝中高官依旧多是世家出身,平民为官还是有诸多限制。
他了解过在大晋之前恩荫制其实已不为常例,但建朝初为收拢人心,太祖又将恩荫制给承袭扩大了。
如今七品以上官员皆可上表得荫一子世受俸禄,皇帝过生辰可上表荫补,三年一次的大祭祀也可荫补,京官则还可举族中三四人入太学进学。
要是功臣就更了不得了,死后可恩荫二十多人,这么东恩西补的算下来,朝中到现在竟是有半数以上的官员是靠恩荫入官的。
太祖不是没想到此制弊端,只是当时朝局不稳,需以此来拉拢人心,此后便成了惯例。
到赵瑜他爹刚继位那会儿,西戎等国屡屡进犯,待他平定外敌后也曾试图改变此制,只是遭到世家们诸多阻挠,加之后来太子薨逝、朝政不稳,就将此事一再搁置了。
当然,不是说靠世家恩荫的就都是饭桶了,但因世家中的有才者也不屑走这条路,如柏清宇这样的都是靠自己科考入仕,更有如沈赫用一身战功得来的官职,久而久之恩荫入官的就多是那些无能子弟。
他们要单是好吃懒做也就罢了,还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挤平民出身的官员,朝外纵容子弟恣意妄为,只是在柏清宇的手段之下不得不稍为收敛,但也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如今倒正是借此机会整治的时候。
先把一批作奸犯科的人薅下来,他们想保命就得弃了官位,料想那些世家此时也不敢多说什么,此外再提拔一批有才华又缺少根基的年青官员,还有就是
等此事了后便开次恩科吧赵瑜斟酌着与柏清宇商量,录取人数可放宽些,不限门第,但务必要取有真才实学的恩荫方面更要限一下,朕就不信断不了那些靠着祖上来世代富贵、骄奢淫逸的世家子弟门路。
柏清宇颔首:陛下考虑周详,臣让礼部尽快准备。
他应下的干脆,赵瑜却知这事没那么好办。
世家子弟靠祖上恩荫入仕是多年惯例,现在虽然时机不错,可乍然改变定会还有人反对,而不用说这中间的黑脸又要柏清宇来唱了。
而且赵瑜发现,以往柏清宇会帮他把一众政事处理妥当,最近却更多引导赵瑜说出意见,倒让他自己有点不适应。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