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中这样想着,开口道:殿下
嗯?你叫我什么?郑允浩喝着茶,丹凤眼一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金在中随即明白过来,咬了咬唇改口:允浩
嗯,什么事?郑允浩这才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我有预感,明日早朝,四皇子会推荐你去接替太子。金在中说着,眼神明白地注视着郑允浩,如果那样,你会怎么做?
郑允浩闻言,愣了愣,随即反问道:那你觉得我应该要去吗?他哥哥派来的人确实也提到了这一事,叫他好好考虑。
不能去。金在中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郑允浩更是疑惑,他说的是不能去而非不要去,这就是说不是主观上的不希望他去,而是因为客观上的条件而不想让他去,他忍不住问道:为何?毕竟如果打赢了,我就能够封王了。
不是那样的。金在中看了看四周,确定足够安全,才静静地注视着郑允浩,徐徐道,允浩,不是我阻止你建功立业,我也知道那才是你的天地,可是与南祀的这一仗,你绝对不能去。
郑允浩只是注视着他,等他说下去。
一来,四皇子郑允逸不比五皇子,如何能有这么好心送你这个人情?二来,南祀的主帅韩翊,是个十分了得的将领我是从北祁皇室那里知晓的。金在中不得已撒了个谎,因为要说他做梦梦见或者死而复生还时光倒流这些事,郑允浩是绝不会相信的,而且南祀已经占领的许多地方,易守难攻,你若去了,动辄半年,就算赢了也吃力不讨好,哪怕封王,父皇也不会是打心底里满意的。
郑允浩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分析。
还有,你这一去,朝廷里便只剩五皇子独自一人,他身子不好,如何能够照应全局?金在中说得十分真诚,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直直地盯着郑允浩看,假使别的皇子去,他必定不会比你更厉害,赢了,也需大量兵力物资以及时间,这么久的时间,你和五皇子足够在朝中壮大你们的势力;若是输了,那更好,到时候你再去,只要比他做得好,父皇哪怕知道你是沾了前一位的光,也会在心底生出你比前一位更有能力的印象。所以,你千万不能第一个去。
郑允浩经金在中一分析,猛然如醍醐灌顶,也想到了自己五哥叫自己考虑的原因了他若是直言劝自己不要去,一则身份在那里,怕自己以为他阻止自己建功立业继而与他生出嫌隙,二则他那样的人,如何会承认自己体弱多病一个人无法支撑全局这样的事呢?所以他才叫自己好好考虑,自己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他想到这里,眼睛一亮,突地抓住了金在中的手,道:原来如此,多谢你了在中!
金在中低下头,嘴角却是苦笑,你爱我一世,我这点小事,何足挂齿?
然而郑允浩的眼睛突地又黯淡下去,蹙起眉道:可要是四哥极力推荐我去,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呢?难道说是新婚燕尔,舍不得你?
金在中的脸顿时红了红,避开郑允浩的眼睛,不自然道:自然不可,若是父皇问你的意见,你便说你经验甚少,事关国计民生,你不能因一己荣誉而拿国家与百姓去冒险,更何况你去了也不能做得比懿文太子更好。
郑允浩点了点头,却又问道:那父皇要是叫我推荐一个人去呢?我推荐谁才好?
你谁也不要推荐。金在中摇摇头,你只红着眼睛,跪倒在地,支支吾吾说你太子哥哥刚为国捐躯,你怎么舍得另外几位哥哥去战场
哦?郑允浩嘴角勾起笑,听起来还怪有趣的!
对,如果你按照我说的那样做,去的人十有八九是七皇子。金在中知道,前世的郑允逸推荐郑允浩的理由便是九皇弟通晓兵书军事,而且还未真正带过兵,这一次去,也可历练历练,那么如果郑允浩不去,还未带过兵的皇子便只剩七皇子郑允律了,如果怀庆帝不发话,郑允清也会说话的,他是个聪明人,自己弟弟若是不去,他一定会顺着郑允逸的理由推荐郑允律去。
此话当真?郑允浩脸上满是调皮的笑容,仿佛一个孩子听到了什么感兴趣的事,开始打鬼主意了。那我明天可要好好看看。
他说着,眼中含笑地看向一脸若有所思的金在中道:那么,皇子妃,我们不如就寝吧?他说着,伸手勾住了他的小指。
金在中的心顿时砰砰跳起来。前世的他因为心高气傲,也痛恨他让自己嫁给一个男人,根本看不上郑允浩,故根本不与郑允浩行夫妻之事,后来因为郑允浩的母亲德妃要求,给他喂了多子牡丹要他为郑允浩绵延子嗣,这才迫不得已与郑允浩圆房了几次。
如今,如今,是要与允浩行周公之礼了吗?
他这样想着,脸上突然不可遏制地热了起来,连耳朵都热得直发烫。前世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肯被男人压在身下承欢,可是今世的他却明白这样的男人,完全值得自己在他身下承欢!
郑允浩看到他的反应,顿时笑了起来:你若不愿意,我是不会强迫你的,我们只一起就寝而已。
金在中亦想起来,郑允浩虽然随性,可对自己情深意重,不仅处处注意细节,而且是个十足的君子!
他点了点头,随即任由郑允浩勾着自己的小指,和他一起出了书房。
第四章早朝
第二天一早,郑允浩就辞了自家皇子妃,穿戴整齐到了祎翙殿上早朝,他虽还未封王,但已经过了十六岁,也担任了帝都附近驻扎着的军队中的副将,所以有资格与其他皇子一道议事。
郑允清也来得甚早,在门口碰见郑允浩,见自己弟弟还一脸兴冲冲的样子,顿时拉下了脸用眼神提醒了他。
郑允浩顿时反应过来懿文太子刚薨,自己怎么能一脸兴冲冲的呢?连忙也跟着拉长了脸换上了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
早朝开始,丧子的怀庆帝心情十分不好,说了懿文太子一事后便问皇子与大臣们的意见。
郑允逸果然一步跨出皇子队列,一脸沉痛地道:启禀父皇,太子为国捐躯,儿臣十分悲痛只是,太子的事业未完成,想必皇兄是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故而,儿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派人去接替皇兄,完成皇兄的遗愿。
他说完,兵部侍郎黄韬亦出列道:臣以为,四皇子所言甚是,为国为民,更为为国捐躯的太子殿下,现在派人去接替太子的监军一职非常重要。
他说着,还有几个大臣也跟着附和。
郑允浩一听,心中暗道:果然来了。
皇座上的怀庆帝表情不变,问道:允逸,那依你看,谁去合适?
郑允逸垂首恭敬道:回父皇,儿臣以为,皇兄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几个弟弟自然是要向皇兄学习。九皇弟身为副将,通晓兵书军事,而且还未真正带过兵,这一次去,也可历练历练,因此,儿臣以为,九皇弟是不二人选。
另几位与郑允逸私底下有关系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怀庆帝眼睛一扫,最后落到一直一言不发的郑允浩身上,沉着声问道:那允浩,你自己的意思呢?
郑允浩顿时双手一合,微微弯腰行礼道:承蒙四哥和几位大人抬爱,允浩本该毫不犹豫,可他顿了顿,声音更加谦逊,儿臣带兵打仗的经验毕竟少,战事如此紧张,事关国计民生,儿臣不能因一己荣誉而拿国家与百姓去冒险,更何况儿臣去了也不能做得比太子哥哥更好,若是有负太子哥哥,那如何对得起太子哥哥的英灵?
一旁的郑允逸闻言暗暗蹙起了眉,怎么会?郑允浩不是一向来最爱打仗的吗?这一次如此好的机会,他怎么会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