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在中像是知道他的疑虑,笑着介绍身边的郑允浩道:不瞒你说,我身边这位,正是当今的九皇子,今日我与他前来,原本是想买下你的酒楼,不过我见酒楼中装修颇有雅趣,知道掌柜定然不是俗人,所以才有方才冒昧的说法,还请顾先生海涵。
他说着,起身给顾凡作了一个揖。
顾凡忙上前阻止他:公子客气了,不知公子是?
一旁的郑允浩正要开口,金在中看了他一眼,笑着道:我是梁家的第三子梁成章。
原来是九皇子与梁公子驾临,草民方才失礼了。顾凡也作揖权当赔罪,他方才怎么没想到,关字加耳字不正是郑嘛?!
郑允浩虽然不知道自己皇子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他知道金在中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便也十分恭敬地对顾凡道:顾先生,先前允浩眼拙,经表弟提醒才想起来,酒楼内堂屏风上所写唐代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顾先生定然知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方才我表弟所说,还请顾先生考虑一二。
金在中眼带讶异地看向郑允浩,他总听郑允浩说看书头疼,便以为他不通诗书,没想到他根本是通晓的,而且不仅通,还通得很!
顾凡见郑允浩一脸真诚,也见他谈吐非凡,但内心还是有些犹豫,原因是他先前听说九皇子不爱读书,只喜欢舞枪弄棒,是个粗人,今日一见却有些令他惊讶,似乎本人并非传言中那么粗鲁愚钝,若不是他装得好,那便是眼前此人并不是九皇子。
九皇子能够亲顾茅庐,草民自然是不胜欣喜,只是事情来得太过突然,草民还未做好完全的准备,还望九皇子见谅。顾凡说着,恭敬地向郑允浩作了一个揖。
郑允浩与金在中对视一眼,知道他还有所顾虑,便笑着道:这是自然,像先生这样的才能,要允浩如同刘玄德一般三顾茅庐允浩亦心甘情愿,那么,我与表弟三日后再来拜访。
金在中跟着他向顾凡行了一礼,随即与他一同出了雁来酒楼。
两人上了马车,郑允浩这才满脸疑惑地问金在中道:在中,你是如何看出来顾凡身怀谋略的?我看去,也只不过是一个略微书卷气些的掌柜。
金在中笑着摇摇头,要他说前世的事自然是不可能,他便只好开口道:我也不知道,大约是凭直觉吧。不过你瞧他说话得体清晰,不卑不亢,在你我亮明身份后也并不急着巴结,甚至连邀请都不马上答应,这样的人,就算不是天纵奇才,也定然是个人物吧?
郑允浩听了,信服地点点头,确实如此。
不过金在中说着,眼神突然灼热地看着郑允浩,那异样的光芒都有些让郑允浩吃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样的典故,九皇子殿下你是如何得知的?
郑允浩闻言,挠头干笑了起来:嘿嘿嘿,以前念书时太傅教过,随口就说出来了,怎么,用对了?
金在中知道他人很聪慧,这些典故随口胡诌出来倒也不算奇怪,他怕的就是郑允浩将自己最真实最有城府的一面隐藏起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他一想到这个假设,就觉得心口发慌。
郑允浩见他脸色变了几变,知道他在想什么,伸手握住他的手,难得正色地说道:在中,父皇说过,人最难做到的便是韬光养晦,在皇宫中,这一点更加重要。
金在中闻言略一怔忡,诧异地抬头看着他,自己以为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恰原来,他都知道。
无怪在前世,他能够独自支撑三年,直到最后自己的背叛,他才被郑允逸打得措手不及原来,前世的自己,竟是害死他的罪魁祸首!
马车中,昏暗的烛光照在金在中苍白的脸上,他眼中带着泪光,一双手紧紧地握住了郑允浩的手。
郑允浩见他这样激动,伸手将他抱入了怀里,柔声安慰道:在中,你是我的结发妻子,我不瞒你。
金在中伸手反抱住他,将脸埋入他的怀里,一言不发。
小时候,有一次父皇来看我们兄弟念书,太傅问了一个典故,说汉文帝创造了无为之治,那么何为无为?又如何做到无为?太子和四哥都说不上来,五哥沉默不语,七哥和八哥平时也不爱念书当然说不出来。当时我年纪还很小,不知这个问题多么犯忌讳,兴冲冲地就对太傅讲了一遍,太傅在父皇面前大大地赞扬了我一通,可是父皇的脸色却不怎么好,当天晚上,他就把我叫进了他的裕翙殿,跟我讲了很长一段话,我懵懵懂懂的不太明白意思,不过我知道,父皇是不喜欢我这么聪明,既然他不喜欢,那我就装笨郑允浩说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装着装着,真的就笨了
金在中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伸手捶了一下他的胸口,随后想了想又轻声道:我喜欢你笨
那我可以永远这么笨。郑允浩在他额间轻轻落下一吻,语气温柔如水。
金在中笑靥如花,伸手抱紧了他。
一路再无别话。
第十三章宫中风波起
这日十月二十,就快到大雪时分了,京都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冬雨,皇子府屋檐上的水流哗哗地流下来,打湿了窗户下的常绿芭蕉。
正是上午辰时刚过,金在中正在屋里窗下算账,皇子府照例一旬一算支出用度,他之前虽没有学过,不过好歹也来了一段时间了,学着学着便也上手了。
这时,金篱快步走了进来,恭敬道:殿下,晴云姑姑回来了。
金在中抬起头,正见晴云跟着金篱后脚进来,晴云因为是宫中之人,故每隔三天都要回宫一次,今日也是去了宫中回禀。她是德妃派来伺候房事的,金在中每每见到她心中都有一丝不自然,只是态度一直很恭敬:
晴云姑姑辛苦了,德妃娘娘可有什么吩咐叮嘱在中?
晴云年纪大概二十五岁出头,之所以还未放出宫去,是因为得了德妃的青眼,提做了宫中女官。她长相清秀,只是因为常年待在宫中,脸上已经染上了一层不符年龄的稳重和老练,见到金在中亦是十分恭敬,行了礼道:回禀殿下,昨日宫中出了事,德妃娘娘与其它一干娘娘被皇后娘娘召去训话了,奴婢等了一会儿才回来。
哦?金在中手中的笔一顿,眼睑一抬,看向了晴云,宫中出了什么大事如此劳师动众?
晴云在他的注视下面不改色,依旧恭顺道:回皇子妃,昨晚宁华宫中据说闹了鬼,宁华宫的主位僖嫔娘娘又是叫又是闹,把整个后宫都吵醒了。因此今日皇后娘娘把娘娘和小主们都叫了去,以示训诫。
金在中嘴角挑起笑容,道:宫中好端端的怎么会闹起鬼来呢,僖嫔娘娘这是梦魇了吧。
俗话说得好,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皇子妃您说是不是?晴云脸上也显现出一丝笑意。
金在中但笑道:可不正是这个理儿。
晴云见了他的笑脸,知道他明白,便道:那皇子妃若是没有别的吩咐,奴婢就先下去了。
嗯,芍红,你替我送送晴云姑姑。金在中自然知道,这些事都是德妃一手安排的。
先前他去德妃宫中拜谢时,就与德妃提到,希望能够将当年祥妃的死再翻出来做文章,德妃对当年的事自然是知道的,很快就布置完毕,只等请君入瓮了。
金在中虽不知道其中内幕,但想来僖嫔第一个中招,定然是当年也有份参与,说不定正是慕皇后害死祥妃的爪牙。不过,这些事他并不关心,因为,总会有人关心的,不是吗?
雍淮王府。
四皇子郑允逸正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只听小厮禀告道:
殿下,娆侧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