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绾君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完整版txt-在线阅读(5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是吗?怀庆帝拉长了尾音,双眼狐疑地看着郑允清,显然并不是很相信他的说辞。

一旁的郑允律见状连忙道:五哥你没见过那账,自然是不知道,当初预算时早就将这些情况都算进去了,我说的支撑到今年入冬那只是保守估计,事实上完全可以支持到明年开春因为冬日是只守不打的。

怀庆帝闻言,心中那丝不快顿时又被挑起来了,道:黄韬你说,可是如此?

黄韬是郑允逸的人,自然不会支持郑允清的说法,道:陛下,襄王说得确实勉强了,因为九皇子虽然带了一万人马过去,可是别忘了,那一万人马是去补先前损失的两万人马的缺的

他这样说,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十万人马可支撑一年的军饷,如今八万人马用到七月就不够了,其中显然有猫腻。

金在中闻言,眉头一皱,似乎着急似的上前一步道:陛下,军饷一事,九殿下不可能谎报,只可能是另有隐情九殿下为人直爽,怎么可能做那种万人唾骂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怀庆帝本来就疑心重,如今军饷一事已经是非常明显的有猫腻了,他自然不会听金在中三言两语就打消了疑虑,只见他阴沉着脸,理也不理金在中,道:去查,叫人去查,今日就出发,马不停蹄地给朕往南疆去!

此话一出,梁崇君的脸上的血色顿时退得一干净!如果怀庆帝派的人是雍王郑允逸的,那么郑允浩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不仅刚打下来的那些军功会丢,恐怕还要被落罪!

与金在中跪在一起的郑允清亦是同样的想法,连忙道:父皇,不如派沈昌珉大人去吧?他办过沈家一案,定不会冤枉了允浩。

沈昌珉是监察御史,倒是合适人选,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当初有人告发他买试题时是金在中维护他,若是他去,便不能保证会不会有偏颇了,果然,一旁的郑允律凉凉道:

五哥,沈大人与九皇子妃私交甚好,恐怕不能担此重任吧?

第九十八章朴有天

他话音刚落,便听站在谢安身后的沈昌珉冷笑一声道:七皇子太抬举臣了,臣当初受过皇子妃恩惠,可并非公私不分的人不过。他突然话题一转,声音沉了沉,陛下,臣最近身体欠佳,并不适宜长途奔波,还望陛下垂怜。

他此话一出,郑允清心里顿时万分焦急,能办这案子且不会对允浩不利的人只有沈昌珉了,其他人不管是谁,都非合适人选。

坐在上首的怀庆帝对沈昌珉的回答十分满意,颇宽容似的道:昌珉还是好好养身子吧,年纪轻轻地就这样羸弱可不好

多谢陛下关怀。沈昌珉回答。

至于去南疆的事怀庆帝看向安康王的方向,眯起眼睛道,允绍,朕看就你去吧!

郑允绍诧异地抬起头,但很快就低下了头恭敬道:回陛下,事关九皇子,臣无官职,恐怕不合适

一旁的安康王也连忙道:正是如此,陛下,允绍年纪还轻,没办过这种事,恐怕会办不好,陛下还是

他还没说完,怀庆帝就有些不悦地打断了他:年纪小,有昌珉小么?没办过这种事,更要出去历练历练既然你说你无官职,那朕就封你个钦差,你就代表朕,就算是允浩也动不得你!

底下的郑允绍闻言,知道推不掉,只好道:是,臣遵命。

一旁的郑允清倒是松了一口气安康王一家一直是中立的,从不参与皇子之间的斗争,如今郑允绍父子推三阻四,也是不想趟这一趟浑水,毕竟去了就表示一定会得罪一方人,自然也就被迫与另一方站到一边去了,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站到有理的那一边,毕竟那样还可以得到怀庆帝的庇护,怀庆帝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选择了郑允绍来负责这个差事。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尽量派人告知允浩,叫他早作准备,务必赶在郑允绍之前理清账务,不要叫人有可乘之机。

他如此想着,看向了一旁的金在中,只见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地面,白玉般的脸庞没有一丝波澜,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下了朝,金在中一个人慢慢走出大殿,正出神,突然看见沈昌珉远远走过,看也不看自己这一边,仿佛从未认识过自己一般。

这人到底是怎么了呢?如此主动疏远自己

他正出神,突然听到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正叫自己:

在中!

他转过头去,只见郑允清正赶上来,走到了他身边,宽慰他道:在中,你无须担心,允浩不会有事的

金在中点了点头,微笑道:你也无需担心。

郑允清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却是有些尴尬,道:是。而且,我会回家计划一下他没说下去,不过金在中也懂得,笑道:

襄王,你真是个好兄长,允浩此生有你为兄弟,真是他的福气。

郑允清闻言,一直有些阴郁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多谢。

两人交流至此,为了避嫌,也分头离去,郑允清去了吏部,金在中回礼部,只不过刚回到礼部衙门,便有人来报说,新罗国的使臣到了!

金在中连忙和礼部尚书乔守儒一起去了城门口迎接。

城门口,只见新罗国来使浩浩荡荡的足有一里地,各种要进献的贡品珍宝被锁在箱子中,满满几十多只大箱子。新罗国的人穿着与东神人稍微有些区别,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十分相像的,其人长相也与东神人相差无几,其实新罗国要按地理位置来说,更靠近北祁一些,只是北祁以前是游牧民族,这几百年间才安定下来建立王朝,而东神则是真正的中原地区,在文化上更为强大,因此新罗也就更愿意臣服于东神。

正因如此,新罗就相当于东神的诸侯国,新罗王也就成了诸侯,因此每一任新罗王即位前,都要递表于东神,等东神的皇帝在表上盖上玉玺,承认了他的合法性,这才能够真正算得上是新罗王,不但如此,新罗国的年号都一律采用东神的年号,每年都向东神进贡,而东神并不干涉它的内政,只负责保护它不受倭国的骚扰。

这一次新罗派来的是新罗王朴仁成的长子朴有天以及两个大臣,人员名单是在之前就送到东神过的,新罗不比西祗和北祁,对东神朝廷要恭敬得多。

金在中与乔守儒走上前去,只见一年轻公子从马车上下来,他约莫十八岁,一身白衣长衫,乌发以青玉笈子束起,身材修长,五官端正,一双桃花眼不笑亦含三分笑,风流潇洒,十分不俗。他与元昱一般爱笑,可是元昱给人一种潇洒不羁之感,他却十分温和,给人以春风拂面之温暖,真是一个翩翩佳公子。他与身旁的人不同的是,他并未戴着新罗国特有的圆沿乌纱帽,可见汉化之程度已深。

欢迎世子与二位大人,世子长途奔波,辛苦了。乔守儒先一步走上前去,随后为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九皇子妃,此次奉了圣谕主办千秋节,特来欢迎世子。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