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了朝回到府中,郑允浩就召见了顾凡,询问顾凡自己到底该不该去。
顾凡闻言沉默了许久,最后看向郑允浩,道:殿下,你可读过《左传》?
自然读过。
那么,《左传》中写了闵公二年的一件事,你可记得?
郑允浩想了想,最后蹙起了眉,道:先生想说什么?
顾凡也不再卖关子,道:能够去西北,得了军功自然是好,如若陛下属意于殿下,那么储君之位唾手可得;可陛下若是忌惮于殿下,那么殿下得了军功,只不过是加速自己的灭亡罢了。
功高盖主,这句话不仅可以用在外臣身上,用在皇帝的儿子身上,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怀庆帝又深险多疑,如若郑允浩得胜归来,那么他功勋卓越,还拥有了兵权,那么怀庆帝自然要提防他篡位,成为第二个郑允逸。
金玦庞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顾凡吟了一句诗,又轻叹了一声道,申生已经成为太子,闵公尚且如此,更何况殿下您还未成为太子呢!
郑允浩闻言,唇角微微勾了勾,带着些许嘲讽的意味:那么先生以为,我不该去?
自然。顾凡点了点头,殿下不去,储君之位也是您的,您又何必去冒这个险呢?兵权这个东西,如对风执炬,常有烧手之患。
那么,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
殿下佯称得病即可。顾凡道,王妃方去,您自然感怀,无心于战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郑允浩沉默不语,半响道:我知道了,多谢先生指点。
顾凡见他面上若有所思,怕自己的话触及了他的伤心事,便劝慰道:殿下,节哀吧。
郑允浩点了点头:也不早了,先生先回去吧。
顾凡自然也怕自己扰了他的清静,便告辞离去了。
郑允浩挥退了身旁的卢进,独自一人留在了房里。他踱至窗下,从案中的暗格里取出一叠泛黄的纸来。
那是他外出征战的时候,金在中无聊寂寞的时候写下的诗词短句。
方才他自己的一句假如父皇执意要我去,又待如何?,令他想起了前年懿文太子死的时候,朝中正好在选皇子去接替懿文太子,两人在书房中商议,他问他,那你觉得我应该要去吗?而他回答说,不能去。
想来这些光景,明明都还如昨日一般。
手中的诗稿已经泛黄,那是他在整理金在中遗物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想必是他怕这些诗句太过缠绵,怕他笑话于他,因此一直没有拿出来,倒叫他捡了。
只是看见这些诗稿时,他心中是既惊喜,又悲痛。
上面写道:
游目瞩望,柳色萋萋。前年今日,我为君妻。去年今日,折柳雁离。今夕何夕,相隔千里。君为我故,缰系功利。久不得归,痛悔无极!
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些都是古人的诗句,还有他自己作的:
昨夜听风雨,一枕梦还惊。醒时犹戚戚,毕竟意难平。六月二十三日风雨大作,梦九郎坠马,惊醒。
秋风渡江南,叶落旧章台。中秋团圆夜,慎勿忘归来。七月七日,七夕夜,独自看牵牛织女思九郎。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今日读唐诗读至此,不觉潸然泪下。此一句情状,细细想来,痛断肝肠不愿再看。
九郎,若余生再有远征,千万千万莫留下我一人。日夜担惊受怕的心情,倒不如一起死了痛快。
郑允浩看完这些诗稿,已是满腹心酸这些只言片语、残诗缺词,都是金在中当时最真实的心情,如今读来,仍是叫人感怀不已。
这世上最苦之事,莫过相思无论相思之人活着也好,死了也罢。
一望无际的草原大漠,郑允浩身穿铠甲,骑着踏云驹,像是身后有什么在驱赶似的,一路狂奔。
快点,再快点。
找到了!
卿卿!
不远处那皂衣公子转过身来,他的脸分明是金在中的模样,可是他佩着剑,乌发及腰,风吹着他的乌发,流露出草原一样冷漠而高傲的气质来,与平时迥然不同,他说:九郎,你终于来找我了!
郑允浩来不及停下马,便已落到地上,他疾步跑过去,猛地将金在中抱在怀里:卿卿,我好想你!
金在中伸手抱住他的腰,面上带着笑容:九郎,你说过,八月份,要带我来大漠,幕天席地看星星,我们终于来了!
郑允浩紧紧地抱着他,几乎要把他揉进自己的身体里:卿卿,这里风大,你身子不好,为何要自己独自过来?
金在中笑道:你不带我来,我便只好自己来了你那么忙,总是想着打仗。
我知道错了。郑允浩正要将他用自己的披风裹得更紧一些,突然被他一把推开,只见他警惕地看着自己,质问道:
你是谁!
我是九郎啊,卿卿!郑允浩着急起来,不知为何,他心里好害怕。
谁是你的卿卿,我不认识你!
我是允浩啊,在中
见他靠近,他猛地抽出剑来,指着他:不许过来,我不认识你,也不是你的什么卿卿,你认错人了!
说着,他转身就走。
卿卿!郑允浩像是被点了穴一样,浑身都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他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茫茫的草野中。
卿卿!
郑允浩猛地从梦中惊醒过来,他摸了摸额头,上面全是冷汗
他怎么忘了,他答应过卿卿,八月份要带他去大漠看星星。
那么这次出征,就带着他一起去吧。
第二百三十六章天家恩怨本无情
郑允浩最后还是答应了出征西北,怀庆帝点了六万兵马让他前去增援,出征之日便定在怀庆帝寿辰之后的八月初六。
出征前一天,顾凡先来送他。
殿下,恕我不能陪同了。顾凡朝他深深作了一个揖,他现在已经辞官,不欲再出仕了,殿下千万保重。
多谢先生。郑允浩上前将他扶起,感激道,先生的指点我一一铭记在心,先生也善自珍重。
顾凡闻言,欲言又止,似乎不知该怎么说。
他本劝郑允浩不要去,可郑允浩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不知为何,他对于此次郑允浩的出征,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此,他在他出征之前就辞了官。
先生有话不妨直讲。郑允浩道。
顾凡叹了口气,道:殿下,我总是觉得此次出征,你不应该去
郑允浩闻言,微微垂了头,不见眸中光彩:若是胜了,我将兵马大权交还给父皇便是了再者,卿卿已去,我哪怕战死沙场,又有什么可惧怕的?
恋耽美